第二就是加強軍隊宣傳,制定針對軍屬的優待政策,鼓勵宣傳民眾參軍,灌輸“一人當兵,全家光榮”的思想,並在各級學堂設立兵操等軍事訓練專案,用以充當體育教育。
於此同時,軍隊數量也要進行擴充,並對現有編制進行調整。
到1895年7月戰爭結束,東南陸軍總共擁有七個步兵師,四個混成旅和一個騎兵師,共計13.6萬人。這些人中有四個師和一個混成旅是在戰時擴充的,除此之外還有楚軍等半近代軍隊,這些軍隊都是需要改造的,整編之後就是很好的軍隊。
因此,在整軍計劃中,陸軍將在該基礎上增設兩個步兵師、三個騎兵師、一個混成旅和一個教導總隊。
增設教導總隊是左念微深思熟慮過後的結果,在新式教育中,最先鋪開的就是軍校和技校,尤其是海軍方面,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發展歷史,而陸軍學校也有了十多年的發展歷史。
沒有好的軍校是練不好兵,這是一條鐵律,因此左念微在原有的船政陸軍、海軍學堂和江南陸軍、海軍學堂的基礎上,設立了江寧、安慶、徐州三大陸軍士官學校,江寧、廈門兩大海軍士官學校,同時在江寧設立東南陸海軍事大學。
這些學校即將畢業的學生也要進入教導總隊歷練,教導總隊就是陸軍之標杆,是一座會移動的軍校。
教導總隊的規模也相當大,下轄3個步兵旅,1個騎兵團,1個炮兵團,1個搜尋營,1個工兵營,1個通訊營,1個輜重營。
炮兵團下轄2個炮兵營和1個重炮兵營,擁有36門75mm山炮和18門150mm重炮。
步兵旅下轄3個步兵團,1個旅屬炮兵營,擁有18門75mm山炮。
步兵團下轄3個步兵營,重迫擊炮加強連、重機槍加強連、工兵連、輜重連、通訊連、特務連、衛生隊各一,擁有150mm重迫擊炮8門、馬克沁重機槍4挺。
步兵營下轄3個步兵連,1個重機槍連,1個迫擊炮連,1個步兵炮連,擁有馬克沁重機槍2挺、60mm迫擊炮4門,90mm迫擊炮4門、75mm山炮1門。
步兵連下轄3個步兵排,1個迫擊炮班,擁有2門60mm迫擊炮。
步兵排下轄3個步兵班,1個擲彈筒班,擁有2具50mm擲彈筒,步兵班14人。
教導總隊總共編有3萬餘人,裝備有步、騎槍15000支,50mm擲彈筒486具,60迫擊炮270門,90mm迫擊炮108門,150mm迫擊炮72門,馬克沁重機槍90挺,75mm山炮117門,150mm重榴彈炮18門。
這支標杆軍隊將會由左念微親自統帥,未來的大戰也一定會有他們的身影。
除了編制、人員改動,陸軍其他方面的主要變動就是增加了火炮和機槍數量(以步兵師為單位計):
光緒十八年式馬克沁重機槍增至48挺;
50、60、90mm迫擊炮分別增至188門、64、48門,增設新研製成功的光緒二十年式150mm重迫擊炮24門;
光緒十四年式仿克虜伯75山炮增至64門;
同時設立三個獨立重炮兵團,每團下轄3個重炮營,每營下轄3個連,每連四門150mm克虜伯重炮,每團計三十六門,總計一百零八門。
設立五個攻城重炮兵團,每團下轄3個重炮營,每營下轄3個連,每連兩門210mm攻城臼炮,每團計十八門,總計九十門。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新兵種加入了東南陸軍,那就是裝甲列車,徐州兵工廠已經生產了兩列裝甲列車,並透過了試驗,後續按照計劃將增設30—50列,建立多支裝甲列車隊。
這次陸軍整軍計劃預計用時五年,耗費6600萬元,經過整編之後,陸軍人數將達到23萬,裝備齊全,戰鬥力絕對是亞洲第一。
在這五年內,東南巡閱府將會逐步完成陸軍以及陸軍司的各項建設,為未來的光復中華的偉大行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當然,雖說目標很宏大,但從短期來看,陸軍更有可能的是投入大量的頻繁的低烈度戰爭中,這對於陸軍來說自然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其他陸地武裝力量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就是東南轄區內的武裝警察力量,按照公安署的計劃,五年內將要建設一支10萬人的武警部隊,建設一支20萬人的警察部隊,用以保衛東南百姓的安全。
其次,還有一種隊伍也很重要,那就是保路總團,東南巡閱府擁有山東和東三省的築路權、使用權、所有權等,建設這些鐵路時,東南也會順帶著建立一支保安團隊,這支團隊的規模取決於鐵路建設情況,但毫無疑問的是,這部分人會非常多,多到足以在短時間擊敗幾個省的一般軍事力量,並有效彈壓地面,而且這些人實際上是專業的鐵路工兵,未來在西北和西南大建鐵路時,這些人的力量也非常重要。
東南自保從來不是偏安一隅,左念微會抓住一切向外擴張的機會,儘可能快的統一全國,並最大程度儲存國家元氣。
【作者題外話】:大家多來點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