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43章 北洋的糟糕局面

這兩人皆是身份不凡,老者名為翁同龢,號瓶廬,乃是當朝帝師、戶部尚書,青年這是今年陛下欽點的狀元郎,張謇,字季直。

“瓶廬公,西北雄兵萬人已至保定,南洋大艦六艘停駐渤海,如有陛下聖旨,則大事可成,國家可定,抵禦外侮,自是無憂。”

張謇所說的西北雄兵是甘陝楚軍,人數也沒有萬人,只有六千多人,另外還有兩營南洋陸軍的騎兵,歸屬左念微的四叔左孝同統領。

渤海上的軍艦自然就是南洋海軍的定海、濟海、楚雄、楚泰、龍威、同安六艘戰艦。

只要得到光緒帝的態度,南洋就可以進兵。

同時,在朝中任職的三叔左孝勳也在各國使館奔走,接著外購軍械的名頭串聯各國,力圖獲得列強的支援,減小阻力。

戰爭中的政變更多的是遵循戰爭邏輯,對外作戰勝利將會為政變帶來合理性。

所以左念微對於列國的干涉和後黨的反撲是十分看重的,南洋不可能靠自己擊敗日本,財政和後勤都需要清廷和各地督撫的支援。

而一旦處理不當,不要說烽火遍地了,就是鴨綠江邊的五萬淮軍、清兵就夠南洋喝一壺的了,這裡面可有不少人都是外戰外行、內戰內行的混蛋。

“季直,若是能得黑龍江將軍的支援,大事或可成……”

談著談著,翁同龢突然提到依克唐阿的部隊和西山健銳營,張謇立即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不禁在心中笑到:政變還沒成功就想著怎麼對付我們了?

“若有陛下聖旨,我部曉之以大義,動之以情理,自不怕將軍他不棄暗投明。”張謇起身拜到,“還請大司農為天下,為國家,為陛下,舉大事,匡大義,還大政。”

……

九連城楚軍大營

“巴蘭德先生,多年不見,沒想到今日一逢,竟是在戰場之上。”左念微在軍營門口,親自迎接一位貴客,德國駐華公使巴蘭德。

左念微在德國留學時曾與這位駐華公使有過許多接觸,兩人也算略有私交。

巴蘭德與左念微寒暄兩句之後,看向兩旁站立計程車兵。

“左將軍訓練計程車兵真是精銳啊,我相信他們應該可以毫不費力的幹掉日本的軍隊吧?”

“巴蘭德先生,軍隊是依託於國家的暴力機器,我們需要一個正常的國家才能取得戰爭的勝利。”左念微坐西面東,伸手請巴蘭德坐下。

自詡中國通的巴蘭德對於中國特殊的宴席禮儀也有一點了解,知道請客人東坐的意思,心裡也很是愉快。

一旁的勤務兵捧著茶壺給兩人斟上茶,左念微舉起茶杯:“軍中禁酒,還請巴蘭德先生理解。”

“理解理解,請!”巴蘭德連連表示理解。

楚軍軍令與西方不同,戰時並不供應酒水,包括低度酒也不供應,取而代之的是茶磚和香菸等物資,如果用上酒,那就意味著本次戰鬥九死一生。

不過左念微也在考慮在特定時間段新增一些低度酒,如啤酒、葡萄酒等。

“哦,左將軍,貴國的茶葉真是讓人著迷,神器的東方飲品。”巴蘭德放下茶杯,稱讚了一句,也不知道真心與否。

隨後,巴蘭德話鋒一轉:“左將軍,我聽聞貴國的後勤不便,為何不修築一些鐵路呢?”

“您應當知道,偉大的德意志帝國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我們修築了一套完整的鐵路系統,經濟、戰爭,一切都與鐵路息息相關。”

巴蘭德說的話不假,鐵路系統確實是德國強大的關鍵,是德國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將破碎的德意志諸國聯絡起來,完成了國家的整合。

“我認為,在遼東修建一條鐵路將成為戰爭最好的助力。”巴蘭德不動聲色的說道,“我們德意志帝國擁有最好的技術,願意與我們的朋友共享。”

“哈哈,巴蘭德先生,這不是我一位小小的軍官可以決定的,你應當去朝廷裡尋求幫助。”

“不不不,左將軍,我相信您可以做到,請您明白,我們德國與您有著深厚的友誼,從十五年前便是這樣了,您有任何困難,我們都會給予您足夠的幫助!”巴蘭德特地在“幫助”兩個字上咬了重音。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