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人,小人是與同伴從林子裡鑽過來的,沒有密道,但小人在岸邊有地方藏了小木筏子。”
“那城中倭人軍隊多少,青壯多少,武備如何?”
林春貴對於這個琉球人還是不太相信,只是丟擲了幾個問題。
“回大人,倭寇兵馬不多,本島上約有有正兵二百餘人,警察與輔兵五六百人,丁壯多少,饒小人不知道,武器或也有大炮洋銃,也只有正兵方才配有拉栓的洋銃,其他人只有些老舊的銃械,大炮等物小人便就不知道了。”毛南公想了半天,也只給出了大概的數字。
對於對方提供的訊息,林春貴不置可否,而是繼續問道:“那你們有多少人,有什麼武器?”
“回大人,小人這邊聚有丁壯數百,島內其他地方還有義軍數千人,武器約有十餘杆洋銃,還有百十杆鳥銃,大刀長矛,弓箭都是有的。”
這個回答並不讓林春貴意外,琉球王國在兩百多年間軍隊建設就一直被日本壓制,武庫中怕都是湊不齊一副盔甲,就更別提洋槍洋炮了。
隨後,林春貴又問了幾個關於琉球本地情況的問題,列如琉球人反抗情況,日本統治政策等內容。
“我如今放你回去,明日我軍登陸,你可為我軍領路?”林春貴看著毛南公問到。
只見毛南公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撲倒在地:“不敢不從,天兵一致,琉球上下必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對於對方浮誇的演技,林春貴沒有任何動容,而是命艦務長取來十把左輪手槍,交給了對方。
接著命人用小艇將這幾個人送回去。
對於這些人,林春貴沒有抱有太大的期望,只是在航海日記和報告上簡單的提了一嘴。
……
次日清晨,四艘運輸船從馬齒山來到那霸港外,一場非常潦草的登陸戰即將開始。
之所以說這是一場潦草的登陸戰,完全是因為日軍的行動過於不靠譜。
日本在島上的軍隊實際上不能稱之為軍隊,連朝鮮戰場上的日軍後備隊都不如。這些人除了徒有些力氣外,無論是裝備還是戰術都十分落後。
上午七點,偵查奄美返回的艦艇立即加入了登陸作戰,但當真正到戰場上的時候,鄧世昌和劉永福才發現,一切的準備都是多餘的。所有艦艇中只有龍威、建威、建安三艦能夠駛入那霸港,其他軍艦隻能在海灣內停泊。
而那霸港外只有四個炮臺,修築時間基本都在嘉靖年間到崇禎年間,其上的火炮倒是稍微新一點,是幕府在1859年鑄造六磅青銅炮,根本不具備威脅性。
而登陸戰也進展的很順利,日本防衛力量十分薄弱。
各艦共放下小艇53艘,搭載士兵540人,配備二十門50mm擲彈筒和十門60mm迫擊炮。
面對選鋒軍的登陸,日本守備隊也進行了阻擊,但他們的阻擊可以說微乎其微。
日本駐守在那霸港的武裝人員總共有三百五十四人,沒有一支村田步槍,只有一堆年齡超過二十歲的萬國造,總共有一百三十多把,剩下的則是鳥銃之類的東西,除了四門岸防炮,港內沒有任何重火力。
而原本準備在選鋒軍登陸時起義的毛南公等人尷尬的發現,日本防備力量完全不是選鋒軍的對手,自己還沒開始,那邊就已經結束了。
雖然打鬼子用不上他們,但琉球當地的安穩還是需要他們的。
劉永福在這裡留下了一營黑旗軍,配合這些琉球人收復琉球諸島和八重山諸島,至於首裡城,劉永福等人也沒有去看,其實也確實沒什麼好看的,琉球王尚泰此時身在東京,島內的那群落魄公卿還不值得劉永福出面。
光復琉球后,劉永福等人卻沒有立即離開,而是一面在當地整理資訊,一面等候第二批軍隊到來。
奄美諸島已經被日本統治了二百多年了,島上的防備力量不能與琉球相提並論。
根據得到的情報,當初,日本為了防止南洋沿著島鏈北上進攻本土,在徵召部隊時並沒有動用奄美大島上的軍事力量,那裡現在還駐紮著一支守備大隊和數千名被動員起來的預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