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58章 日本兩頭堵

僅僅一個晚上,戰時大本營就制定出了陸軍撤退的計劃,而這個計劃也很快就傳到了身在平壤的第一軍指揮官大山岩的手上,要求他儘可能的將部隊帶回來。

此時的平壤已經已經被東南的陸軍攻下來大半了,日軍手中只剩下三分之一個平壤城和橋船裡堡壘群,但兇狠堅韌的日本第一軍依然沒有放棄平壤,雙方在這裡的殘酷拉鋸戰讓列強的陸軍也感到十分的恐懼。

這一場中日戰爭,不僅僅驗證了鐵甲艦決戰的情況,也將世界陸軍的戰術向前推了一把,塹壕、堡壘等防禦工事的利用在這場戰爭中得以拓展,迫擊炮等武器開始進入各國的眼中,並迅速成為熱門。

得到訊息的大山岩在考慮之後,留下了建制已經破碎的第五師團和一個後備聯隊堅守戰場,令第五師團師團長野津道貫指揮斷後,而自己率領第一、二、六師團以及兩個後備聯隊向漢城撤離,為了保證撤退的速度,日軍將大部分火炮和重機槍都交給了第五師團,其餘師團輕裝簡行,返回漢城。

日軍的大規模撤退很明顯吸引了東南陸軍的注意力,在平壤指揮作戰的左念微立即下令,派出第一騎兵師和楚軍馬隊進行追擊騷擾,並抽調部隊進行追擊。

位於仁川的東南陸軍也對漢江防線發動了一場猛烈的進攻,以圖牽制日本駐守於此的第三、四師團,這兩個師團是漢城日軍的主心骨,剩下的新建第七、八師團和數量眾多的聯隊並沒有那麼重要。

眼看著日本準備收縮防線、撤離朝鮮,俄國人先坐不住了,沙俄駐日公使找上伊藤博文,表示願意幫助日本調解,不過,代價是獲得位於北海道的室蘭港。

這個要求日本是絕對不會同意的,相反,伊藤博文第一時間就拒絕了沙俄的提議,並且將這個訊息送到了英國公使那裡,言下之意就是:俄國人要來了,你看著辦吧。

而沙俄自然也早已料到日本會是這個反應,畢竟日本不是清朝,對方對西方的外交手段非常熟悉,因此沙俄決定來手硬菜。

沙俄駐華公使科西尼秘密來到上海,並前往江寧與東南巡閱府進行會談。科西尼知道東南對沙俄非常不友好,所以他提出的協議非常的簡單,即以沙俄停止對黑龍江的蠶食換取東南不插手沙俄對的日本戰事。

沒錯,沙俄準備武力奪取北海道,不同於旅順,室蘭港就在沙俄艦隊的眼皮子底下,英美德等國在這裡都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和實力來對抗沙俄,其他列強也沒有意願來阻擋沙俄,相反,他們或許還希望沙俄開啟日本剛剛勉強合上的主權國門。

從過程來看,沙俄這招真的是“我本蠻夷”了,視《萬國公約》如廢紙,執意執行“惡”,但從結果來看,沙俄未必真的會落得群起而攻的下場,這一舉動毫無疑問的是在將列強的邏輯展露在世人面前。

而英國人如果想要阻止沙俄,那麼他們只有一個選擇,就是依靠東南的陸軍,所以只要穩住東南,沙俄的行事就將不受影響。

所以沙俄與東南這個看起來好像是廢話,實際上也是廢話的協議就有了那麼一點獨特的作用,沙俄在遠東的兵力有限,沒有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沙俄沒能力在遠東發起一場以十萬數計的戰爭,所以沙俄勢必要將黑龍江上的軍隊調走,而東南也一樣,既沒有北伐海參崴的能力,也沒有跨海參與日俄戰爭的財力。

儘管雙方都做不到,但依然要達成一項協議,這其實也就是外交。

但這項協議不能擺到明面上,甚至不能寫在紙上,只能作為存在於雙方心中的君子協議。

達成這個君子協議之後,東南還是那個視沙俄如殺父仇人的東南,沙俄還是那個覬覦東北的沙俄,只不過雙方在日本問題上達成了某種程度的默契而已。

在這個君子協議達成之後,東南很快就展開了對長崎的襲擊和登陸。

1895年4月10日,東南外務總司再次終止了談判,開始進攻長崎,日本海軍剛剛修理完畢的三艘戰艦再次趕赴長崎,三天後,新高號被鎮海號擊沉,日本海軍退守佐世保港。

1895年4月13日,在沒有任何徵兆也沒有任何外交宣言的情況下,沙俄軍隊突然在北海道的南部地區和本州島北部的陸奧地區進行了登陸,面對沒有海防的日本,登陸行動進行的異常順利。

不同於相隔較遠的東南,離得近的沙俄的行動就要劇烈的多,沙俄一次性就向北海道輸送了1.3萬陸軍,向陸奧輸送了1.8萬陸軍。

駐守在北海道的日本軍隊雖然保持了警惕,但是仍舊無法與三倍於自己的俄軍對抗,整個北海道都在沙俄的鐵蹄下顫顫發抖。

而沙俄在陸奧灣的登陸更是一記晴天霹靂,將日本政府打的眼冒金星,本州島作為日本最重要的主島,絕不能有半點閃失。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