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55章 東南巡閱府

“陸奧特使,您好。”薛福成躬身作揖還禮。

“關於朝鮮衝突一事,我方以為,兩國可停戰議和,重修和睦。”

“陸奧特使看過我方交予的《告日本之朝鮮事書》了嗎?停戰可以,議和也可以,但依同治十年之《清日友好條規》,日本需廢除日朝之規,還我國之朝鮮、琉球二邦;另,依《條規》,我國所借長崎之租借地,二十餘年間貴國尚未實行,今日當一併處置。”薛福成氣定神閒的看著陸奧宗光,示意助手將檔案再次遞交給陸奧宗光。

“若依《清日北京條約(互換條規)》,琉球當屬本國,此事已有定論,閣下所言或有不妥。”陸奧宗光看著薛福成,將這個條約抬了出來。

“此事居未有所言,我需糾正陸奧特使,我國從未與貴國簽訂過任何條約,所訂立者,唯有條規與章程,望周知。”薛福成看了陸奧宗光一眼,出聲糾正道,“以《互換條規》而言,貴國只有護僑之義,斷無吞併琉球之理,此實乃貴國歪解,我方不予承認。朝鮮、琉球二邦皆乃我天朝百千年親藩,並無可商談之處。”

相比於日本,東南外務總司已經算是很有禮貌了,至少給了陸奧宗光解釋的機會,沒有像日本人那樣只給“允或不允”的單選題。

“此外,貴國所言《江華條約》者,我方不與承認,即日當廢除,另需讓對馬島,以為中日朝鮮之界,讓大隅諸島,以為中日琉球之界。”

說完兩國的領土糾紛,薛福成接下來提出的就是割地一事了。

“......”對於這件事,陸奧宗光沉默不言,無聲抗議。

“再次,就兩國交戰一事,我國所支軍費無算,日本當償之,合銀元一萬萬又七千萬元,以英鎊計,當二千八百五十七萬。”

接下來就是獅子大開口的環節了,東南要的也不多,算起來也就2億兩白銀而已,(現在白銀已經貶值了,從一英鎊四兩變成了七兩左右)。

“貴國所言斷無誠意,我方絕無可能同意!”聽到這個數字,陸奧宗光差點眼前一黑,栽倒在地,隨後憤然起身,離開會議室。

“那便戰吧。”看著走到門口的陸奧宗光,薛福成不鹹不淡的說了一句。

“我國會請國際仲裁的!”陸奧宗光憤憤的留下一句話。

包括左念微在內的所有人都知道日本賠不起這個錢,這不是日本說了算的,也不是東南說了算的,這其實是那些利益均沾的歐美列強說了算的,超過了一定的數額,東南能拿多少,全看與英法等國的談判,而非與日本的談判。

最重要的是,英國不會讓日本倒下。

所以左念微根本不在乎這個談判,現在的總參謀部正在制定一項計劃,包含朝鮮、琉球、日本等多個地方。

在朝鮮方面,對於兩大重鎮,總參謀部決定真圍平壤、佯攻漢城,徹底切斷日本交通線,將二十萬日軍圍在朝鮮,然後實攻琉球,威脅日本本土。

最終,在3月初,總參謀部將計劃確定下來,代號“海波平”。

二月底開春之後,朝鮮的溫度基本回升到零度左右,相比於冬季,已經能夠勉強用兵了。

在總參謀部制定出這個計劃之前,陸軍和海軍就已經按照原定計劃向平壤和南浦進發了,經過幾次較量,南洋第一、三、七師、第一騎兵師、江南楚軍右翼與甘陝楚軍的十個營步騎一道圍攻平壤,成功的在大同江北岸建立起封鎖陣地,並在炮火和騎兵的支援下向南岸進發。

缺少海軍和岸防炮的南浦港很快就淪陷了,這個朝鮮北部最大的港口再次回到中國人手中,成為了南岸陸軍攻勢的有力支撐點。

1895年3月15日,“海波平”計劃正式啟動,已經完成修復的楚同號、龍威號、定海號、濟海號會同南琛號、南瑞號、保民號、寰泰號一同護送第一混成旅登陸仁川。

南洋陸軍的大舉進攻讓島上的日本陸軍感到恐慌,連忙調集軍隊在仁川等地抵抗。

然而,當日本的注意力被集中到朝鮮時,南洋海軍的艦隊已經秘密的在基隆港內集結了。

而登陸作戰的總指揮則是劉永福,旗下部隊包含黑旗軍五營精銳、第三混成旅和第一師,總計二萬七千人,編為徵日選鋒軍。

《六韜》有言:“凡用兵之要,必有武車、驍騎、馳陣、選鋒。”,選鋒就是由精銳士兵組成的突擊隊。

隨著第二次黃海海戰結束,日本頹勢已顯,法國人是不可能繼續在安南動手,除非他們腦子抽風了,但即便是腦子抽風也不要緊,駐守安南的桂軍和黑旗軍部隊並沒有跟隨劉永福返回臺灣,憑他們也足夠抵擋法軍的全面進攻了。

3月17日,鎮海、定海、濟海、楚同、龍威、建威、建安七艘軍艦組成的徵日艦隊成立,由鎮海號艦長鄧世昌擔任艦隊司令,護送十餘艘運輸船,搭載徵日選鋒軍第一加強團五千人先行前往琉球。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