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91章 基層治理

4月2日上午,繁雜的戰果清點工作終於做好了。

本次武漢之戰,起義新軍達1600餘人,投降被俘新軍達3200人,被俘舊式軍隊達6300人,其餘還有不低於五千人的新舊軍流竄出武漢,下落不明。

物資方面主要是軍火,共和軍在戰場及漢陽兵工廠內共繳獲各式步槍4萬支,其中十四式步槍接近一半,剩下的就是萬國造,馬克沁重機槍和加特林手搖機關槍四十八挺,75mm十四年式炮21門,各式120mm、150mm克虜伯、阿姆斯特朗大炮67門,繳獲的彈藥雜亂難以統計。

這些外國大炮主要是在三鎮的城頭上繳獲的,而國產的七五炮大半是在龜山炮兵陣地重繳獲的,少部分是兵工廠內生產還未來得及投入使用的。

在戰場上,這些佈置在城牆附近的重炮根本來不及運作,反倒是那些佈置完善的75炮陣地給共和軍帶來了大麻煩。

在清點戰果的同時,陣亡傷殘的撫卹也沒有拉下,共和軍在本次戰鬥中共投入教導總隊一支,甲種師一支,乙種師兩支,其中第二十、十八師戰鬥任務輕鬆,兩部陣亡人數為18人,98受傷。

而正面作戰的教導總隊和第九師的傷亡就要大得多,兩部共4.5萬人,陣亡438人,各級殘疾963人,對於這些傷亡將士,共和軍的撫卹力度是很大的,除了一次性撫卹金和每年的固定撫卹金,還有對陣亡將士妻兒的政策優待,在工作、住房和教育醫療方面有著全覆蓋的優待,同時還會有軍人協會監督實施。

在各項事宜處理的差不多之後,左念微開始整編清軍部隊,準備組建一支乙等師,這支部隊骨幹由起義新軍和各師抽調軍官、士官組成,從投降和被俘的清軍中遴選三千人補充,其中包括一千戰鬥部和兩千工兵、輜重等,再從後備縱隊中抽調三千人編入其中,最後就地招募三千人,組成湖北暫一師,師長黎元洪。

而藍天蔚、吳祿貞等人則被左念微收進教導總隊,讓他們在裡面好好鍛鍊鍛鍊。

不過話說回來,另一個時空的陸士的中國三傑和北洋士官三傑已經有一半在自己的麾下了,這搞得左念微有時候都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名將收集癖了。

浙江的蔣百里去年考入江寧陸軍士官學校,現在在教導總隊參謀部裡,藍天蔚、吳祿貞也進了教導總隊,現在就剩下湖南的蔡鍔、張孝準和直隸的張紹曾,張紹曾什麼情況左念微不清楚,不過蔡鍔和張孝準的訊息左念微是知道了。

4月16日,湖南傳來訊息,第八師已經攻克長沙,斃敵五千,俘虜一萬三。

第八師是西征軍中唯二的甲種師,前身是楚軍江南右翼和湘字練軍,和第九師一樣,第八師軍中湖南人居多,師長岑惟方是岳陽人,本次主攻湖南就交給了第八師,第十七、二十二、二十四師輔助。

4月12日,第八師開始進攻長沙,湖南沒什麼新軍,戰鬥力有限,再加上左家是湖南出身,佔領長沙倒是不難,軍事佔領整個湖南也就是跑馬圈地而已,只是後續的行政班子在這裡束手束腳起來,被當地的鄉紳搞得苦不堪言。

談到基層治理,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做起來也相當麻煩,巡閱府在東南六省搞了五年才搞出來一個基本體系。

這個體系是左念微提出的,然後有下鄉的中華黨同志們和基層官員們補充整理而來,其根源就是另一個時空我黨在晉察冀邊區的基層政策。

在基層治理上,中國幾千年來都基本做不到皇權下鄉,政府沉不下去,只能依靠鄉紳,在多種影響因素下,廣大基層百姓的政治性格特點可以簡化為三句話——“冷漠”、“封閉排外”和“對現有政權充滿畏懼”。

面對這種問題,左念微選擇走一條與西方和日本都不一樣的路線,其骨幹是中華黨黨員,協助者為政府官吏和鄉紳,自上而下的動員群眾,建立基層政權。

這套流程的第一步是利用政府威懾力和槍桿子,與舊鄉紳建立合作,跟村民們多見上幾次面。

至於這些鄉紳是否與中華黨一條心,那根本不重要,我們只需要他們把村民們召集起來,好讓中華黨黨員們跟村民見上面,熟悉熟悉。

這就像是我黨當時宣傳抗日一樣,如果讓從未跟老百姓見過面的同志一家一家的,一個一個的宣傳,勸老百姓參加抗日組織,老百姓會是什麼反應?

“你是誰,你想幹什麼?你再不走,我就報告村長啦。”

如此種種,這是天然的反應,老百姓沒見過你,聽不懂你說話,自然就不相信你,所以這樣的行為不容易融入群眾,對基層治理自然也無從下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