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91章 基層治理

因此,這就需要轉變思路:

如果我們直接找村長,讓村長敲鑼召集全村人開會,然後讓黨員幹部上去講話,介紹參加群眾組織的好處和意義,告訴他們只要報名就能參加。

來者不拒,有多少來多少,開拓時期,首先要把量做起來,放手擴大群眾組織,用人方面要無所顧忌。

投機分子也好,異己分子也罷,只要可以利用,就大膽利用,地主土豪,流氓地痞,有一個算一個,在最初截斷,群眾運動和組織的範圍越大越好,人數越多越好。

只有這樣才能開啟局面,畢竟,有組織總比沒組織要好,等群眾組織建立起來了,接下來就是讓群眾組織參與政權。

在這一階段,中華黨的黨員們就可以讓村長籌備會場,負責開會的後勤保障工作,讓鋤社或者其他群眾組織以自己的名義,敲鑼通知群眾開會,安排各項工作,將村政權實際轉移到群眾組織手中,形成與舊鄉紳並存的雙重政權。

在這一步的關鍵就是要保持好核心人員的純潔穩定,保證槍桿子的威懾力足夠,只有這樣,群眾組織才能真正給群眾帶來實惠,才能威懾住蠢蠢欲動的鄉紳,保證雙重政權的順利組建。

走過這一步之後,就算是初步開啟局面了,因此,當“量”的問題解決時,下一步一定要解決“質”的問題。

和軍隊一樣,基層政權中魚龍混雜的隊伍是沒有戰鬥力的,很容易就會被鄉紳顛覆,所以,我們在前期可以隨意的壯大隊伍,但到了中期就必須最佳化組織,對隊伍中的人員進行提純。

強大的軍隊依靠根據地,同時,根據地也給予軍隊強大的支援,到了這一步,就是軍隊與政黨結合發展的時候了。

經歷過前面的奪權階段的基層主導從鄉紳變成了幹部,幹部的靈魂是黨性,所以,沒有一個戰力強大的黨,應付不了如此複雜鬥爭形勢,說黨的建設是根據地發展壯大的最關鍵因素也不為過。

發展黨員的初期也是以走量拉人頭為主,甚至連入黨申請也可以不看重,當地幹部就可以批准,來人就行,這一步其實與群眾組織的第一步是一樣的,等人數上來了就開始提純隊伍。

地痞流氓不要。

土豪劣紳不要。

把這些人清除出去之後,接下來就是要對黨員進行初步培訓,然後開始對黨員進行審查,歷史有無問題,工作能力有無問題,對黨的政策理解如何,與群眾關係如何,批評與自我批評,主要優缺點和傾向等等。

不僅要交代自己的歷史和問題,還要交代領導、同事、下屬的歷史和問題,或者單獨談話,或者下去找熟知情況的群眾談話,或突然襲擊,或旁敲側擊,如果一個人有隱瞞,任你情商智商再高,總會出現一些不一致或自相矛盾的言論。

對待不合格的人員處理,也有區分,對於落後、封建等人員直接剔除,而其他的,只要不違反原則,態度有問題的,慢慢教育即可,能力有問題的,慢慢培養即可,這都不是大問題。

其實走到這一步,基層治理也就算是完成了一半,最後的問題就是時間太短,新當選的鄉長、村長几乎都是窮人,大部分人都是文盲,沒有任何行政經驗,在地方上缺乏廣泛的聲望,即使上了村長的位置,也無法使政務正常運作,最終還是得依靠地主鄉紳。

對於這部分地主鄉紳,還是原來的態度,情節惡劣的直接武裝批鬥,殺雞儆猴,情節不那麼惡劣的可以合作,對於其中一部分態度好的,在宣傳過後願意進步的也可酌情吸納。

最後就是將原本只存在於巡閱府官員培養體系中的行政速成班搬下來,大辦夜校,在農閒時刻鼓勵百姓學習,制定兩年基礎義務教育等等。

透過這麼一套組合拳,軍事動員、群眾組織和政權下基層環環相扣,互相保證,迅速使得東南的行政力量下沉到基層。

這套辦法也隨著共和軍的前進腳步向著其他省擴散,而在對清佔區的作戰中,共和軍也會先打擊一批貪官劣紳,幫助基層人員建立政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