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79章 海上君王

國內的變化實際上也反映出國外的一些變化,左念微在德國訪問時間不長,除了覲見威廉二世,修約和拜訪老友外,並未做過多停留。

這期間,東南海軍與德國海軍進行了一系列的交流,並在戰艦,特別是電子裝置、火控、防護等方面進行討論,雙方舉行的演習也讓德國第一次接觸到純正的英式戰艦和作戰風格。

1897年11月9日,使節船隊回到上海,早已被冠上“外交英雄”之名的左念微受到了東南官員和上海民眾的熱烈歡迎。

在左念微回到上海後,一位老朋友,費城船廠的老闆小克朗普,找了過來。

一位船廠老闆找上自己,左念微拿膝蓋想也知道是什麼情況。

對於這位的作品,左念微還是相當期待的,原時空,沙俄海軍中的“列特維贊”號戰列艦就是由這位設計建造的,其效能在沙俄海軍中僅次於“皇太子”號,被日本稱為“最好的俄國艦”。

1897年初,那時的東南海軍對於戰列艦舉棋不定,並且還向義大利訂購了兩艘裝甲巡洋艦,而非直接認準英國戰艦,這讓小克朗普生出來了希望來,主動聯絡上左念微。

左念微對於克朗普的設計不置可否,在交流中詢問對方是否願意讓東南的工程師和工人參與到戰艦的建造中。

對於這個要求,克朗普委婉的拒絕了,但當左念微提出可以考慮訂購兩艘時,克朗普明顯動容了,兩艘戰列艦的訂單對於任何一個造船廠來說,都是難以拒絕的。

在一陣掙扎之後,克朗普同意了左念微的要求,同意一定數量的中國工程師和工人前往美國參與建造。

左念微在英國的這段時間裡,克朗普與海軍工程師委員會又進行了數輪討論修改,在10月完成了重心測定,等左念微一回國,克朗普就將設計報告送到了左念微面前。

只等您簽字了,先生!

這句話確實沒問題,早在11月3日,船臺上就已經為戰列艦準備好整整3000噸的鋼鐵,同時做好了船體鋪設準備,編號都確定了302、303。

不得不說,克朗普的成功與他的瘋狂密切相關(費城船廠出現過多次工人不堪壓迫而罷工)。

1897年11月18日,左念微在海軍工程師委員會的協助下,完成了該艦的審定,與費城船廠簽訂了合同。

第一、該艦以英國的威嚴級和聲望級為藍本進行設計,最終成果與英國的老人星級戰列艦頗為相似,但速度更快,由於海軍對於美國戰艦不夠信任,所以海軍要求各項效能不得出現較大缺陷,建造週期不超過36個月。

實際上,兩艦的建造速度相當快,1900年5月中就相繼完工,30個月都沒用到。

雖然在海試期間,費城船廠喜提十餘個部門的工人大罷工禮包,但由於中國工程團的存在,這兩艘戰艦還是按時歸國,而船廠內的其他戰艦就沒這麼好運了,包括美國軍方的訂單都被迫暫停了四個多月。

第二、設計排水量為13300噸,長130.7m,寬22.6m,吃水7.6m。裝甲為克虜伯裝甲,主裝甲帶152mm,超過水線長度的2/3長;上甲板裝甲103mm厚;指揮塔外側裝甲254mm。

此外,該艦設有防雷縱壁隔,是世界上第一艘擁有該防雷措施的戰艦(原榮譽屬於俄國的皇太子號)。

第三、主炮塔由招標選拔,最終維克斯公司中標,其側面和正面的裝甲厚203mm,頂部裝甲厚51mm。

第四、動力系統上,使用兩臺立式三缸三脹往復蒸汽機雙軸推進,且必須使用亞羅水管鍋爐,這一條是左念微特別要求的,左念微對於克郎普提議使用的尼克勞斯鍋爐的穩定性十分懷疑。

而亞羅鍋爐也沒有讓左念微失望,25臺大型亞羅鍋爐為這艘戰艦提供了18000匹馬力的澎湃動力,使其能夠達到19節的高速,且保持高於17.8節的航速長達6個小時,被譽為“最快的戰列艦”,在戰場上,追得上她的打不過她,打得過她的追不上她,直到1903年英國的鄧肯級服役,這一局面才被打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