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84章 領邦當為我鑑

但絕非所有人都會束手就擒,尤其是對於已經步入民族國家的日本而言,軍隊與國民的愛國熱情會更加高漲,因此第一師團中的部分軍官和士兵共同舉行了這次兵變,並於東京城內的反抗力量取得聯絡,許多有過軍事經驗的市民和青年學生拿起武器,準備保衛他們的國家。

但勇武並不能改變事實,東京孱弱的岸防部隊並不能給聯軍造成任何威脅,在熟悉東京水文情況的英國軍艦的帶領下,各國軍艦排成雙縱列魚貫進入,並向港口設施進行炮擊。

聯軍選擇的登陸地點位於東京的東南區域,這裡與東京城區僅隔一條荒川。

兵變之後的第一師團安排了一支聯隊在該處抵抗聯軍的登陸,上百艘小艇被艦隊放下,作為本次出兵最少的美國人,就成為了第一批上岸的部隊,各國軍艦將為他們提供全飽和炮火支援,這是聯軍總司令,阿恩特將軍對美國人做出的保證。

但這位英國海軍將軍似乎沒有注意到,這支營級戰鬥隊屬於美國陸軍,其實力嘛,大家懂得都懂。

因此,縱然日本人缺乏重武器,僅有步槍、手榴彈和炸彈可以使用,而美國人則有著艦隊數十門大炮的炮火支援,但美國人仍然在灘頭扔下了數十具屍體,然後被日本人趕下了海,直到太陽快要落山,美軍才在灘頭建立了一個陣地,這一局面讓阿恩特將軍氣的跳腳。

第二天,擔任主攻的變成了東南,而本次統領登陸部隊的可以算是日本的老熟人了,當年甲午戰爭時率軍登上日本本土的——鮑世模少校,現如今他是東南海軍第一支海軍陸戰隊,陸戰一團的團長。

不同於老美的四等馬潤,東南的海軍陸戰隊跟著海軍,那小日子過得還是相當不錯的,至少在生活上是跟海軍的老爺們在一口鍋裡吃飯,武器裝備也是撿好的挑,基本是應有盡有。

而他們出動,東南海軍也是開足馬力的放炮,說起來,美國人和法國人昨天戰事不順,除了是吃了軍員素質的虧,還有一個就是海軍不夠給力,兩家來的都是老軍艦,能給他們的援助有限,而其他國家的軍艦說給的支援嘛......

哈哈,那就聽聽得了,我這速射炮說一輪打四炮,就四炮,多不了一個子兒!

而這次是自家人登場,那就不能再划水摸魚了,各種150mm、120mm、75mm、47mm口徑的炮彈朝著灘頭招呼。

相比於磨磨蹭蹭的美軍,作為剛剛經歷過甲午戰爭洗禮的東南陸戰,表現得就要專業的多,很快在火力支援下突破了灘頭日軍的防禦,向著荒川進發。

日本人一貫極端,對於本次戰鬥,缺乏縱深的日軍決意在荒川邊上的橋頭建立陣地,與聯軍進行“玉絕決戰”。

說實話,日軍的佈置確實讓聯軍摸不著頭腦,司令部在昨天晚上做出的決定是多線進攻,鑑於各國軍配合並不默契,所以不如各自選擇一條線路進攻東京。

而倒黴的法軍就直接撞到了該陣地上,數千第一師團官兵與後備聯隊聚集在該處,對法軍進行了猛烈的回擊,這讓法軍直接矇蔽了。

但法軍司令官迅速穩住了陣型,脫出了三門大炮,然後這三門大炮就以驚人的速度向日軍陣地傾斜炮彈,三門大炮竟打出了二十門大炮的氣勢。

這正是法軍的最新產品,不傳之秘,M1897式75毫米火炮。

強大的重火力讓法軍逐漸取得了優勢,缺乏重武器的日軍只能苦苦堅守在並不牢靠的工事中,但法軍的數量畢竟不佔優,在充分檢測該武器之後,法軍再次將75小姐藏好,然後向司令部求援。

隨後,兩邊的中德部隊收到訊息,開始圍攻該陣地,同時承受當世四大陸軍強國中的三個的進攻,那也是死得其所了。

次日造成,英軍攻入東京城區,日本投降,此時日本政府已經撤出東京,代表日本政府簽署投降書的是陸軍大臣山縣有朋。

8月15日,日本首相山本權兵衛在東京灣內的英國戰列艦百夫長號上籤下了《東京條約》,規定日本向各國賠償4500萬日円的等價黃金,擴大東京租界、由列國指導日本軍事建設和地方關稅。

目睹全程的東南代表在日記中如是記錄道:“一個民族就此沉淪,事實證明,唯有廣袤的國土與豐富的資源才能支撐起一個國家的發展。”

【作者題外話】:從下週開始,一張金票加更五百字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