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85章 遠東軍備競賽與布林戰爭

對於東南而言,日本只是轉移矛盾的工具,是避免被捲入列強爭端的工具。

而這個工具確實相當順手,直接性的戰爭緩解了美德等國在菲律賓的爭端,而抵達遠東的美國遠征軍第八軍也成功掌控馬尼拉,初步控制菲律賓。

在既定事實面前,英德兩國都沒有了進一步的行動,德國人開始將經歷放在日本和新得到的關島上,而英國人則開始謀劃一場關於遠東的和平談判。

維多利亞女王鑽禧或許已經是大英帝國的一個轉折點,帝國日漸龐大的開支使得財政也難以接受,對於帝國的邊疆——遠東,英國已經拿不出足以鎮壓全場的武力了,縱然六艘老人星戰列艦已經被擺上船臺。

因此,英國人希望透過一些外交手段,以英國的國力做支撐,逼迫遠東各國坐下好好談一談,就像是當年俾斯麥主持瓜分非洲一樣,英國也覺得遠東的土地需要一場瓜分會議。

但對於現如今的遠東各方勢力來說,這個似乎並不算什麼好訊息,因為遠東的所有空缺早在百年前就已經被填滿,遠不是非洲可以比擬的。

因此美國與西班牙以美西戰爭還未結束拒絕參會,德、法也各找原圖拒絕參會,荷蘭對其他殖民地沒有什麼想法,只要守好自己的地盤就行,所以純粹是來當氣氛組的,葡萄牙現在在遠東就剩下澳門了,每天還要擔心被東南找上門,對於這種活動心中也沒有底,不知道應不應該參加。

一直到1899年初,美西《巴黎和約》簽訂,美國從西班牙手中獲取了菲律賓群島,但與歷史上相比,關島這次到了德國人手中。

《巴黎和約》可以視作遠東和平會議的一個開端,但卻未必是好的開端。

1899年2月,英國在新加坡召開了會議,邀請美德等國參會,試圖在遠東進行明確的勢力範圍劃分,同時壓制各國已經露出苗頭的軍備競賽。

但這根本不可能,第一,遠東的土地早已有了主人,除非一個勢力倒下,例如日本,否則沒有瓜分的餘地。

第二,沙俄拒絕參加這次會議,而沙俄又是遠東軍備競賽的最大推手。

沙俄龐大的造艦計劃讓遠東各國都感到害怕,這是英國掩蓋不了的事實。

在沙俄國內,即將下水的三艘“彼得羅巴普洛夫”級戰列艦,這三艘遠洋戰列艦是明確要派到太平洋艦隊來的,函館,或者說“達瓦泥”的港口條件完全支撐得起這種級別的主力艦。

三艘佩里斯維特級戰列艦也擁有較好的適航性,很有可能也要派到遠東來。

除了這些即將落成的戰艦,那位沙皇還推出了新的造艦計劃,將繼續增建“十二艘裝甲艦”,俄國所指的裝甲艦包括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

為此,沙俄向法國訂購了“皇太子”號戰列艦和“巴揚”號裝甲巡洋艦,向美國訂購了“列特維贊”號戰列艦。

同時,沙俄又在吸收了“皇太子”號的基礎上,自行開建了五艘“博羅季諾”級戰列艦,同時建造了一艘1.3萬噸的裝甲巡洋艦“格羅姆鮑伊”號。

另外,俄國也在向美、法、德等國購進“瓦良格”號、“阿斯科爾德”號和“諾維克”號等數艘新銳的防護巡洋艦。

沙俄遠東艦隊擁有著大量的主力艦,面對北極熊,大家只相信自己手中的獵槍,而非英國人的空口白牙。

德國的“俾斯麥親王”號裝甲巡洋艦準備下水,同時明確表示,未來至少會再派遣一艘前無畏艦和一艘裝甲巡洋艦前往遠東。

工業強大的美國從1895年之後便開始暴兵了,一條條主力艦被擺上船臺,其中有多少會來到遠東,這又有誰知道呢?

一場軍備競賽的結束,除非是其中佔主導的幾個國家感到吃力,否則不會結束。

站在皇家海軍遠東艦隊的角度來看,六艘“老人星”級戰列艦也僅僅是夠用而已,如果英國繼續保持光輝獨立,那再來六艘“老人星”恐怕也不一定夠用。

雖然說,對於現在的大英帝國來說,別說六艘老人星級戰列艦了,就算是平方一下,三十六艘那也造的起,但問題是,帝國真的要向遠東地區投射如此多的力量嗎?

真的要向遠東傾斜如此多的資源嗎?

英國政府現在尚且還不確定,但很快,他們就會確定了,因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