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100章 時間與同盟

1902年5月,布林戰爭結束,英國在這次戰爭中損失慘重,2.2億英鎊的軍費讓大英帝國也不堪重負,而國內國外噩耗頻傳,先是維多利亞女王駕崩,後是德法美荷列國齊聲討伐英國在南非的暴行,使得英國的“光榮孤立”變成了真正的外交孤立,致使英國不得不與布林人媾和。

面對英國的外交孤立,作為盟友的中國自然得有所表示。

1902年8月,為了慶賀英王愛德華七世登基,英國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閱艦式,而中國也派出了一支使團參加,這支使團自然也是十分有分量,共和國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防部長左念微和外交部長辜鴻銘親自率隊,在武夷山號、玉山號裝甲巡洋艦和閩江號防護巡洋艦的護送下前往英國。

在參加完閱艦式和英王登基大典之後,左念微與英國首相貝爾福等人展開了會晤。

左念微不指望英國參戰,也不希望英國參戰,如果英國援引同盟條約參戰,那法國必然參戰,德奧肯定也不會幹看著,屆時必然引發一場世界範圍的亂戰,而中國在這場混戰中只會成為炮灰,而不是指揮官。

中國需要英國做到的,僅僅是兩條,第一,威懾德法美等國,降低沙俄在海外獲得的支援;第二,穩定遠東各勢力,防止中俄大戰時,有人在後面捅刀子。

這點很關鍵,因為中英關係遠不如歷史上的日英關係穩定,雙方目前除了一個沙俄,基本沒有什麼戰略共同點,而與英國這種國家,只靠經濟維繫的關係是脆弱的。

中國要防備的物件是法國和美國,這兩個國家是唯二可能對中俄戰爭造成重大影響的國家,這兩國與中國關係都比較一般。

自1882年起,美國開始頒佈排華法案,在1894年又強迫清廷簽署《中美會訂限制來美華工保護寓美華人條款》,將虐待華工合法化,從甲午之後開始,兩國之間就進行過無數次的討論,但一直拖到條款即將到期,也沒有拖出個一二三。

因此,兩國雖然商業往來日益增長,但無論在政府間,還是在民間,中美關係都較為一般,遠不如英德兩國,而美國也由於擔心其在遠東的殖民地安危而一直較為敵視中國。

法國那就不必說了,法國和俄國是同盟,而且法國一直視1885年的《中法條約》為恥,覬覦中國控制下的安南和南掌,在東南亞與中國有著明確的利益衝突,雖然兩國經濟往來頻繁,但關係同樣一般。

而且,法國還是一個殖民大國,在非洲等地都有著殖民地,不要說出兵了,只要法國在路上給沙俄艦隊提供補給,那對於中國來說都是致命的。

而英國在這種事情上,表示也很明確,首相貝爾福向左念微保證,沙俄如果派出遠征艦隊,那他們將不會在途中獲取一點補給,如果法國參戰,英國也絕不會坐視不理。

同時,貝爾福也直接拒絕了左念微提出的在中亞地區出兵的提議,雖然英國在阿富汗等地陳兵二三十萬,但絕不會參與到中俄的戰爭中去,作為補償,英國願意為中國提供一個“公平公正”的國際環境。

相比於索爾茲伯裡,他的這位外甥,貝爾福更為現實、冷血,柔中帶剛,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政治動物。

“貝爾福先生,關於貴國提出的在北海道作戰的要求,我方依然認為,我國需要得到日本政府的全力協助,並且是明文保證。”

貝爾福希望中國跨海,至北海道與俄軍作戰,對於這個要求,中國自然是,沒有什麼問題,別的不說,至少函館這一海軍基地是需要打擊的。

但問題是,貝爾福又十分擔心中國在日本擴大影響力,對英國在日本的利益造成威脅,畢竟日本不比中國,實在是太小了,大家就那麼點肉,完全不夠分的。

“左先生,對於貴國的要求,我們自然也是理解的,但日本是一個主權國家,我想,軍隊主導權應當交給日本自行解決。”貝爾福搖了搖頭,不願在這種事情上為中國做擔保,“左先生,我相信日本政府,也希望貴國相信日本政府。”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相信日本政府是一個有作為的政府,但日本如今的情況十分糟糕,令萬國失望,如果沒有一個有名望的大國作為協調者,恐怕日本並不能在一些問題上達成一致。”左念微直接擺上了證據,“我相信您也知道,日本的軍隊已經停在邊界線上五年之久了,這五年裡,日本不僅沒有繼續反擊,反而還撤走了一部分軍隊,毫無疑問,日本人已經放棄了奪回領土的目標。”

“如果沒有一位有能力的大國作為協調者,如今的日本政府恐怕更傾向於內鬥,而非繼續光復他們的領土,而如果沒有日本的支援,我國拒絕主動向北海道的俄軍發動攻擊。”左念微擲地有聲的說到,“我國絕對不會拿中國將士的生命開玩笑!”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