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靖海級採用四座圓筒鍋爐和兩臺短衝程四缸三脹往復式蒸汽機,雙軸推進,最大輸出功率8500馬力,航速為21節。
但在強壓通風下,靖海級可以輸出一萬四千匹馬力,航速高達23.5節,是不折不扣的海上飛毛腿。
至於武備方面,靖海級火炮依然採用全速射炮的配置,主炮為三門阿姆斯特朗40倍徑6英寸速射炮,一座安在艏樓,兩座安在艉樓,按中軸線分佈。
副炮為六門阿姆斯特朗40倍徑4.7英寸速射炮,安裝在兩舷的耳臺上。
小口徑速射炮方面,靖海級選擇了10門哈奇開司40倍徑47毫米速射炮、8門哈奇開司20倍徑單裝37毫米速射炮和8挺11毫米格林快炮。
相比於皮埃蒙特級,靖海級雖然放大了近600噸,但卻削減了一半的主炮。
不因為其他,只是原艦的火力實在是猛的嚇人,2400噸的皮埃蒙特號,火力比4150噸的吉野號還要強出一頭,這簡直讓人不敢相信。
在靖海號愉快的交流中,阿姆斯特朗公司開始與南洋方面洽談裝甲巡洋艦的建造。
在裝甲巡洋艦的選擇上,南洋海軍就要慎重的多。
一來是這艘裝甲巡洋艦很有可能成為南洋海軍的旗艦,其效能等方面都需要得到保證。
二來是縱觀各國裝甲巡洋艦,確實沒有什麼比較合適的。
因此南洋只能退而求其次,以皇家海軍“奧蘭多”級裝甲巡洋艦為基礎,進行設計改進。
南洋對此的要求很簡單,即價格不得高於40萬英鎊,噸位不低於5300噸,航速高於19節。
這項設計工作依然是由菲利普•瓦茨爵士來主持的。
而瓦茨的動作也非常迅速,初版的設計圖和預算在1890年1月,與靖海級的合同一起送到了福州船政局。
隨後,左念微立即召來了魏瀚等船政工程師對設計圖進行分析改進。
“水線帶裝甲可以再擴大一點,噸位可以繼續再放大一百噸左右,應用新型鎳合金鋼應當可以保證很好的防護。”
一條條意見被高效的匯總起來,在經過了數輪磋商後,合同在1890年8月成功簽訂。
這艘裝甲巡洋艦,單艦總費用為39.8萬英鎊,工期不超過三十個月。
這艘戰艦預定名為“鎮海”號,在1890年12月開工建造,由阿姆斯特朗公司在泰恩河畔的埃爾斯威克造船廠建造。
相較於母型“奧蘭多”級,鎮海號在武備、裝甲和動力系統方面都做出了較大的調整。但在外觀和佈局上還是能夠明顯的看出兩型戰艦之間的承襲關係,只不過內部已經有了較大的變化。
鎮海艦全長326英尺,寬55.5英尺,吃水21英尺,正常排水量5600噸,是南洋海軍最大的一型戰艦。
鎮海號的艦體為鋼製,核心區域的防禦由水線裝甲帶、裝甲甲板、前後裝甲隔艙壁共同構成一個裝甲盒子。
對於防護,南洋海軍也是下了血本,臨時選擇了最新式的鎳鋼裝甲,即哈維裝甲,使得這條裝甲帶的厚度較“奧蘭多”級大幅度降低,為8英寸厚,但可以輕鬆抵擋8英寸炮彈的轟擊。
狹窄的水線帶裝甲一直是奧蘭多級的弊病,但隨著新式裝甲的運用,這一問題也得到了一定的解決。鎮海號降低了裝甲的厚度,就節省了重量,節省下來的重量就可以大幅增加了裝甲帶的高度,擴大了保護的範圍。
至於縱貫全艦的裝甲甲板,鎮海號最終採用了“穹甲”樣式,平坦部分最大厚度為1英寸,傾斜部分則為3英寸。
對於戰艦的大腦,指揮塔,鎮海號也安排了足夠的裝甲保護,最厚的部位為8英寸。
除非遭到三景艦的320mm巨炮直接轟擊,不然不會有太大的損傷。
但三景艦,這三艘戰艦三門炮,在整個海戰中加起來也就開了十幾炮,而且全部沒有命中,因此左念微也不是很擔心。
在動力系統上,阿姆斯特朗公司採用了較高的配置,由四臺鍋爐與兩臺四缸三脹往復式蒸汽機構成,雙軸推進。強壓通風時,最大輸出功率達14000匹馬力,航速20節,強壓通風下可輸出16000匹馬力,航速可以達到21節。
武備方面,南洋海軍依然重視速射炮,鎮海號的主炮選擇了兩門阿姆斯特朗40倍徑8英寸炮,在艏艉的上甲板上沿中線各置一門。
副炮選擇了10門阿姆斯特朗40倍徑6英寸速射炮,全部安放在兩舷的上甲板,前後四門火炮設有耳臺。
小口徑速射炮上,鎮海號擁有16門哈奇開司40倍徑47毫米速射炮、10門哈奇開司20倍徑單裝37毫米速射炮和6挺11毫米格林快炮,可以應對諸如魚雷艇等小型艦艇的襲擊,也可以壓制水兵們的跳幫作戰。
當鎮海號的合同簽訂的時候,可以預見的,整個遠東都將掀起一股風潮。
而南洋並不準備對此進行保密,因為只有給日本適當的壓力,才能逼日本提前動用海軍經費。
當然,左念微知道,也不能把日本人逼急了,萬一她們狗急跳牆去買戰列艦,那左念微保不齊就要提前撕破臉皮了。
那麼,那個時候,南洋的敵人可就變成了日本+北洋+滿清了,面對這樣的敵人,南洋必死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