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馭遠艦則是意圖復刻利薩海戰的勝利,加速向寧海艦衝去,艦艏與舷側三門主炮不停的射擊。
相距五百米時,馭遠、和遠兩艦先後發射魚雷,黑頭魚雷在蒸汽白煙中彈射入水,衝向靠後的平海艦,意圖打斷寧海的動作。
寧海艦和平海艦依靠著機動成功避開了魚雷。這個時代的魚雷射擊精度很差,往往都要貼到幾十米的射擊才能起作用。
這些小插曲並沒有影響寧海艦繼續輸出,152mm速射炮以每分鐘7發的高速向馭遠艦傾瀉火力。
但馭遠艦並沒有停下,在裁判的評定下,經受了至少70炮的馭遠艦依然能夠對寧海艦造成傷害。雙方成功錯開,馭遠編隊的撞擊戰術並沒有成功,雙方再次展開了一輪角逐。
在半個時辰後,定遠艦發出結束演習的旗語,兩支艦隊上的記錄人員們都開始了統計核實。
半個小時後,四艘戰艦各自放下一艘快艇,將射擊資料送到定遠艦上,而各艦主官、海軍官員以及英國遠東艦隊指揮官古金將軍也齊聚定遠艦,一同觀看最終結果。
“報告大人,本次兵演,雙方耗時共計一個時辰零五十分鐘,經判定,認定馭遠編隊馭遠艦大破,和遠艦大破,寧海編隊寧海艦中破,平海艦被魚雷擊沉,最終判定馭遠編隊獲勝。”
一旁的文書拿起結果開始宣讀,最終結果肯定是北洋獲勝,這點沒什麼的,畢竟南洋海軍扮演的日本海軍,總不能滅了自己的威風。
但左念微對這個結果並不滿意,事實上,如果這真的是戰場上,北洋艦隊已經沉了,這從中彈情況就能看出來。
“火力投射項,馭遠、和遠兩艦共計發射主炮炮彈78發,副炮炮彈126發,寧海、平海兩艦共計發射主炮炮彈56發,副炮炮彈228發,火力投射項寧海編隊勝利。”
“主炮判定命中項,寧海艦被命中6發,近失彈2發,平海艦被命中6發,近失彈3發;馭遠艦被命3發,近失彈6發,和遠艦被命中5發,近失彈5發,馭遠編隊理論命中機率15.4%,寧海編隊理論命中機率14.3%,馭遠編隊命中率略勝一籌。”
“最後,經過認定152mm對戰艦主體不構成致命威脅,但對上層建築有較大影響,馭遠編隊實戰中命中率應當與寧海編隊相近。”
對於這次的演習結果,左念微個人是不太滿意的,但官場上就是花花轎子各人抬,那些官員也看不懂,就知道炮在那裡劈里啪啦的打。
但一旁的皇家海軍軍官卻小聲的表示了異議:“我認為,這次應當判定寧海編隊勝利,寧海編隊的速射炮投送遠比馭遠編隊強,並對馭遠艦的水線裝甲造成了猛烈打擊,上層建築也受到了嚴重傷害,應當判定失去戰鬥力。”
但很快,古金將軍就瞪了這個中尉一眼。
“這是中國人的事情,與我們無關。”那個中尉身邊的人拉了拉他。
一些場面上的話並不重要,這點勝負對北洋水師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哪怕他們今天輸了,也不會改變艦首對敵的策略的,畢竟北洋水師建軍的核心是定遠、鎮遠這兩艘鐵甲艦,這兩艘戰艦是艦首對敵,那其他戰艦也只能是艦首對敵。
左念微並不關注北洋水師如何如何,左念微注意到的是,南洋海軍需要一種能提高火炮瞄準效率和統一指揮射擊的裝置或者炮術。
但這種具體的炮術上的提升辦法,左念微也不知道,左念微畢竟不是炮兵出身,更不是海軍炮兵出身,對於這種東西自然是兩眼一摸瞎。
左念微能做到的只有鼓勵各艦的槍炮官們努力創新實驗,各種獎金和榮譽都等著他們呢。
而南洋海軍也確實想出了一些辦法,結合舷側對敵的戰術特點,南洋海軍開發出了各炮統一計算彈道的射擊術,這這相較於歐洲列強的海軍都是先進的。
但整體的效率還是不夠,艦炮射擊環節繁瑣,各炮位響應速度不一,各艦槍炮組的經驗和能力也不一,統一射擊術很多時候也顯得有些雞肋。
不過,既然技術上解決不了,那就努力挖掘人體潛力唄。
南洋海軍每年基礎休假時間只有20天,遠洋訓練後特別休假20天,這對於各國海軍來說都是相當嚴格的訓練了。
並且在寧海、平海兩艦上,中下層官兵各有兩隊人馬,輪流上艦,這就是在為後續巡洋艦的補充做準備。海軍訓練週期長,時間緊迫,寧可人等船,也不能船等人!
等今年底,靖海、威海二艦歸國,南洋海軍就能更快的擴充套件實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