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的一等岸防艦最終還是選擇在江南造船廠建造,由杜業爾主持建造,艦體鋼材由徐州煤鋼總局提供,裝甲購自法國施耐德公司。
這艘戰艦在1891年2月於江南造船廠浦江船塢內開工建造,預定名為“橫海”。
橫海艦長88米,型寬18米,型深6.1米,標準排水量5600噸。
該艦的動力裝置由16座龍驤鍋爐,2座立式四缸三漲蒸汽機組成,雙軸雙槳驅動,可以輸出8200匹馬力,航速16節。
橫海號的武備為305mm主炮2門,152mm副炮6門,47mm速射炮12門和6挺格林快炮,還有457mm魚雷發射管2具。
除了305mm艦炮是從阿姆斯特朗公司進購的以外,剩下的火炮均是江南製造總局生產。
主炮炮塔設在艏樓甲板的龜背狀防浪甲板處和艉樓甲板上。緊貼主炮後方有一座粗大的桅杆,可供觀測員從內部上下,桅杆下部為裝甲指揮室及航海艦橋,艦橋旁的桅盤中安裝有4門47毫米速射炮。剩下的152mm速射炮和47mm速射炮均在艦體兩側。
在防護方面,作為一艘岸防戰列艦,不需要考慮航程等問題,所以橫海艦可以擁有更多的防護噸位,她擁有一條縱貫全艦的主裝甲帶,厚度為210—105mm,上緣高出水線1米,下緣低於水線1.5米,主甲板側面也有120mm厚的裝甲防護。指揮塔裝甲最厚處更有305mm的裝甲防護,即便是被三景艦的320mm巨炮命中,也不至於受損太嚴重。
當然,代價是她的煤倉總容量只有350噸,以10節經濟航速也只能航行2000海里,但無所謂,反正這艘戰艦也不會遠洋作業。
左念微對於江南造船廠的實力還是比較相信的,但對於外敵和內奸是絕對不能不防的,這艘戰艦作為遠東所有造船廠建造的第一艘戰列艦,勢必會惹得日本人眼紅,再加上建造上的困難是不可避免的,如果發生意外,這對於南洋海軍和中國造船業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因此,左念微特地調了駐守舟山軍港的第三混成旅層層保護。
儘管目前日本人還不知道這艘戰列艦的存在,但這段時間,南洋訂購的五艘巡洋艦已經給了他們足夠的刺激了。
日本海軍部叫囂著要將海軍軍費提高到總軍費的60%,但這一舉動毫無疑問的被伊藤博文等人壓了下來。
日本如今的經濟情況並不樂觀,日本的紡織業在南洋的打擊下損失慘重,三分之一的紡織廠都宣佈破產或出現經營困難,在東南亞,又出現了大量的華商跟日本商人搶購糧食,很多時候,他們並不買,只是單純的給日本商人抬價,導致日本糧食進口花費比1887年之前高了20%。
這就導致日本每年的國家稅收只有2000萬兩不到,還要同時保證國內糧食安全以及發展海陸軍。
對此,日本提前在1889年就開始發行了海陸軍債券,並在歐洲大肆兜售。
日本海軍對於這筆債券更是望眼欲穿,在過去的五年裡,日本海軍為了對付定鎮二艦,向法國訂購了嚴島和松島這兩艘特製的巡洋艦,並在橫須賀造船所建造了第三艘橋立號,這三艘艦統稱為三景艦,擁有一門看起來很厲害,但實際上發射困難的320mm巨炮。
同時,為了應對南、北洋水師的寧海、平海、馭遠、和遠四艘巡洋艦,日本海軍還將三景艦的第四艘改成了一艘巡洋艦,命名為秋津洲號,並繼續在橫須賀造船所建造她的二號艦八島號,這兩艘巡洋艦排水量3100噸,擁有19節的航速和4門152mm速射炮,被日本寄希望配合浪速、高千穗兩艦應對來自於這四艘戰艦的威脅。
為了應對致遠、靖遠,他們又向阿姆斯特朗公司訂購了千代田級巡洋艦的二號艦千歲號,這兩艘巡洋艦排水量2400噸,航速19節,擁有10門120mm速射炮。
訂購和建造這些戰艦已經花去了日本上千萬兩的海軍軍費,但是日本還要應對南洋的這次購艦大潮。
面對南洋的戰艦,日本最後還是咬了咬牙,向阿姆斯特朗公司訂購了訂購了四艘戰艦。
對於鎮海號裝甲巡洋艦,日本人選擇劍走偏鋒,向英國訂購埃德加級一等巡洋艦,並進行了修改,這艘巡洋艦被日本命名為春日,排水量7300噸,航速18節,擁有兩門254mm艦炮和12門152mm速射炮。
而後,日本又訂購了一艘四千噸的防護巡洋艦,即是原時空臭名昭著的吉野艦,航速23節,擁有4門152mm速射炮。
除了這兩艘戰艦,日本還準備以秋津洲級巡洋艦為藍本,向英國訂購了兩艘巡洋艦,分別命名為對馬和新高。
但左念微又豈會讓日本安心訂購戰艦?
根據左念微掌握的情報,之所以出現定海號價格飛漲的原因,就是日本駐日公使青木周藏在其中搞得破壞。
青木周藏找到了立場親日的英國首相索爾茲伯裡,試圖藉助英國政界的勢力干涉南洋海軍的購艦。
但還好,這一舉動被駐英公使薛福成及時發現,隔天薛公使也立即趕往了海軍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