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遠東艦隊於南洋海軍和北洋海軍都有著一些關係,尤其是南洋海軍,英國遠東艦隊曾多次和南洋軍艦在南海等地舉行小型演習,再加上南北洋海軍的兩位英國副提督以及總稅務司的赫德,英國海軍部對中國海軍更看好。
相比於自己難以干預的日本海軍,明顯是中國的海軍更容易干預。
依靠著薛公使的四處走動和左念微的斡旋,最終還是將定海號以合適的價格拿下了。
而這次輪到日本購艦,薛公使也是第一時間在拜訪了漢密爾頓。
薛福成來拜訪的藉口是邀請英國海軍參加光緒十七年的海軍演習,但實際上實在暗示日本海軍不可能成功。
對於這份邀請,漢密爾頓表示原則上同意,但還需要與海軍部的同僚商量。
但這已經足夠了,英國人不會拒絕這樣的機會的。
而另一邊,阿姆斯特朗公司果然對日本的戰艦進行了一些刁難。
阿姆斯特朗公司從吉野艦的優良效能入手,向日本漫天要價,一艘埃德加級的售價只有40萬英鎊,但一艘吉野艦,阿姆斯特朗公司卻問日本要了35萬。
一時間,日本也僵住了,這個天價幾乎是無法接受的。
就在雙方僵持的時候,另一個巨大的新聞出現在了各國的報紙上。
俄羅斯帝國的皇太子,尼古拉皇儲即將在1891年11月開始進行一場環球訪問。
這個新聞對於歐洲各國來說,是個大新聞,但在東方,卻好像沒那麼重要。
但事實上,清日兩國的反應的相當大,尤其是南洋,對於尼古拉皇儲的訪問非常的反感。
因為,這位皇儲要到東方來幹一件大事——為西伯利亞大鐵路東線。
沙皇俄國自其誕生時起就一直與領土擴張相隨相伴。與如英法等殖民大國不同,沙俄掠取殖民地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財富、貿易和霸權。他們對殖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吞併新土地用以滿足皇室和軍事貴族們的利益需求。
這對於與沙俄相鄰的列國和民族來說,可謂災難,與英國不同,沙俄對待有威脅的民族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屠殺,無論他們有多少人,無論是十萬,一百萬還是一千萬,只要他們殺的完,他們一定會殺完。
如今的俄國沙皇是亞歷山大三世,在他之前,俄國已經有了十三位皇帝,在此期間,沙俄的國土擴張了上萬倍,達到了驚人的兩千多萬平方千米。
在這麼龐大的版圖周邊,俄國最後能開拓的土地也就只有東方了。
為此,沙俄二百年如一的向東擴進,從康熙朝的《尼布楚條約》到雍正朝的《恰克圖條約》,再到乾隆朝不明不白的丟了北庫頁島(沒簽條約),道光朝失去了藩屬哈薩克、布魯特,咸豐朝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同治朝的《堪分西北界約》,以及光緒朝的《伊犁條約》,北方各地已經失去了四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這對於一貫主張塞防的左宗棠和南洋一派來說,都是不能忍受的,而對於左念微來說,最不能忍受的其實是西伯利亞大鐵路。
在沙俄大舉東進的各項政策之中,若要按危險程度排出一二三,那最引人矚目的一定是將要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這條幹線,西起車里雅賓斯克,東至海參崴。在同沙俄的其他鐵路相連後,總里程可達九千公里以上,號稱世界最長的鐵路。
當這條鐵路修通之後,位於沙俄核心的歐洲部分,將更容易與廣袤的東方相連。也更有利於調集帝國的資源,投送到遠東進行新的大規模的開疆擴土。
用這條鐵路的重要推動者,沙俄重臣謝爾蓋•維特的話來說,“在修建鐵路時,戰略性的社會政治考慮,較之財貿和經濟的考慮,佔有絕對優勢”。
這也意味著,日後想要再奪回北方領土就愈發艱難,沒有鐵路延申的國土,不是真正屬於本國的國土,這句話用在西伯利亞是最為合適的。
因此,就在1890年,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正式頒發命令,宣佈大鐵路將從第二年起正式動工。
這條鐵路先動工的部分與原時空不一樣,這次沙俄將在車里雅賓斯克先開工,海參崴方面先行籌備材料,等到1892年5-6月,尼古拉皇儲到達東方之後,再行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