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559章 總體戰

但在海空軍領域,德國人還是在努力提高產能的,1940年8月,德國透過了“第三個五年計劃”,在計劃中,軍工生產的重心全面轉向海空力量。

按照計劃,在航空工業委員會的領導下,德國將新增兩座發動機製造工廠和三座大型飛機制造工廠,並且將對國營813廠、815廠和821廠三座汽車工廠,即原時空曼恩公司紐倫堡工廠、戴姆勒·賓士公司辛德芬根工廠以及福特科隆工廠,進行改造,使其擁有生產主要飛機零部件的能力。

海軍方面則主要計劃在呂根島新建一個大型船廠,包括1個主力艦船塢,2個巡洋艦船塢,2艘驅逐艦船塢,同時,配套的新港口將作為正在興建的航母及其配套艦隊和5支潛艇艦隊的母港,前者大約包括2艘航母,2艘重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

此外,計劃中還包括了對法國的援助事務,包括支援GR公司和西斯帕諾·絮扎公司新建兩座發動機工廠,擴建佈列斯特造船廠和土倫造船廠等。

而法國則將移交包括船廠重型機械、高壓鍋爐、蒸汽輪機在內的多種技術和裝置,協助德國擴產。

人力資源的問題自然不止於德國擁有,美國人也同樣需要慎重考慮,他們需要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兩線作戰,而且要承擔民主兵工廠的重要責任。

海軍需要人、陸軍需要人、航空隊需要人,但軍事人員擴充過多會擠佔從事工農業生產的人口,農業需要人、輕工業需要人、重工業同樣需要人,這反而對工業能力造成負面影響。

然而,由於英美兩國已經達成了同時守衛伊比利亞和干涉沙俄的戰略,進一步的擴軍成了必須的事。

於是,在聖誕節前一天,美國戰爭部提出的擴軍計劃檔案被送到了總統面前。

現在美軍已經擁有45個步兵師、11個裝甲師、1個空降師,下一步將擴軍至100個步兵師、18個裝甲師、4個空降師。

這個計劃在各個層面都沒有受到什麼反對,因此很快便得到了批准,擴軍計劃也迅速啟動。

相比之下,對於佔據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中國來說,人力不是問題,但軍隊總不能養著沒事幹。

到目前為止,陸軍共有270萬人,較開戰前的增長主要體現在後勤單位上,從36萬人提升至83萬人,大幅增加的同時,專業後勤體系的實踐也有所發揮;守備兵力則沒有什麼增加,主要是將乙種師調到海外承擔該任務,並作適應性訓練;野戰兵力增長也有限,目前僅有2個乙種師升格為甲種師,不過,甲種師升格為摩托化步兵師的進度有所加快。

海空軍兵力增長則要明顯的多,目前,海軍約為107萬、空軍約為55萬,艦艇總數的增加以運輸艦和護衛艦為主,其他艦艇則多處於建造過程中,大約要到明年底才能夠見到小型軍艦服役,而航母和戰列艦等主力艦艇則要等到大後年。

飛機方面倒是擴產的快,海航擁有各型別作戰飛機4700餘架、輔助飛機3300餘架,空軍則擁有各型別飛機11000餘架,其中戰鬥機2900餘架、轟炸機1700餘架、運輸機1600餘架、偵察機800餘架、教練機4000餘架,不過飛行員的培養壓力還是不小的。

而工業擴產一事,隨著中歐交通線暫時打通,進度也有所加快。

今年下半年,總體動員委員會掛牌成立,其下主要包含工商、財政、農業和交通四大門類,第一任務是組織資源分配,儘可能高效的擴充工業能力,從而保證陸、海、空三軍所需,第二任務是接管物資配給制定,視情況調整配給制,並監督落實,在保證國民日常生活之必需的前提下節省更多的資源投入軍工部門和軍隊。

另外,此前訪歐,中國與德法捷等國簽署了一系列貿易協定,內容涵蓋了大部分與經濟和軍事工業建設相關的產品,包括重型卡車、大型工程機械、機床及重型機械、電氣裝置、合金、化工品等。

這些商品重,大部分都屬於能夠自產,但產能不足的,比如重型卡車、大型工程機械、少部分高精尖機床、大型軋機、大型彎板機、部分合金、甲苯、粘膠纖維、高標號水泥等,少部分則是完全無法自產的,比如大部分高精尖機床、特種機械、多種化工產品、部分合金等。

除了汽車和石油,整體工業產能基本沒有什麼數量級的差距,其他方面也僅有飛機的差距較大,但目前還沒有拉開距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