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府書房,簷下的金紋捲簾,被春風輕輕吹起,不時發出簌簌輕響,堂中香爐上輕煙嫋嫋,混合著墨香,一片寧靜。
蕭惟安低著頭,跪在書房的青磚上,額前碎髮已被汗打的微微溼潤。
他死死盯著地面,彷彿那一塊磐磚,便是他命定之所。
這是父親死後,族中第一次召他敘話。
蕭正山坐在案後,端起面前茶盞,慢條斯理地抿了一口。
開門見山,“你父親之死,你是否懷恨在心?”
話音落下,香爐內的輕煙彷彿都停頓了一下。
蕭惟安心頭一突,不可慌張!一定要留在這裡!若是被趕了出去,父親的仇便再也沒法報了。
他緩緩抬頭,挺了挺背脊,與蕭正山對視,“侄兒不敢。父親說過,這是他的選擇,不可記恨。蕭家是我父子的根基和依靠,為了蕭家,做什麼都是應當的。“
蕭正山盯著他,眼神一寸寸落下,“你父親是個明白人,但今日我問的不是他,而是你。“
蕭正山一字一頓,“你,是否心中記恨?“
蕭惟安與他目光直視,絲毫不躲,“侄兒母親早亡,與父親相依為命多年,他的臨終叮囑,侄兒萬萬不敢忤逆。“
蕭正山目光凌厲如刀,直視他眼底,似是要將他看穿。
蕭惟安壓制著胸口如滾動的岩漿般的心緒,一臉坦然。
片刻之後,蕭正山將茶盞輕輕放在案上,“你父親曾說,要我保你在蕭家一世平安。”
“他既坦然赴死,我自當不會食言。“
蕭惟安心中一震,牙關緩緩咬緊,原來如此!父親用性命為自己換來的竟是這樣的承諾。
蕭正山略一沉吟,“可你資質實在不堪,文不成武不就。若讓你出任仕途,豈不叫人笑我蕭家無人?”
蕭惟安身子一抖,生怕控制不住臉上的表情,順勢低下了頭,“侄兒愚鈍,辜負叔父教誨。”
蕭正山滿意的點了點頭,“那便罷了,今日起,你便跟著蔣管家罷,一切聽他吩咐。”
他頓了頓,“今後不必再住在以前的地方,我已吩咐了他,給你收拾出一個小院,搬進去罷,也算是立個門戶。將來婚配,我自會再給你安排,必不會虧待了你。”
“侄兒……感激不盡。”蕭惟安喉頭哽咽,聲音微啞,一個頭磕在了地上,整個人看上去像是一條被壓彎了脊樑的狗。
蕭正山不再看他,再度端起茶盞,“憑你的身份,我此番安排,已是給了你天大的恩典,蕭家多少旁支子弟,求都求不得。“
蕭惟安不斷磕頭,額頭碰得地磚砰砰作響,“侄兒明白,叩謝叔父大恩,侄兒定盡心為蕭家效力,斷不會有絲毫異心。“
蕭正山飲著茶,頭都未抬,“行了,去罷。記住,你若有他想,我可就顧不得對你父親的承諾了,休怪我翻臉。”
“是!侄兒不敢,侄兒萬萬不敢!叔父如今給了我在蕭家安身立命之所,侄兒感激不盡,絕不敢失了這一切!”
蕭正山揮了揮手,面上露出一絲不耐,“去罷。“
“是!“蕭惟安起身站起,躬著身子,緩緩地,倒退著出了書房。
門外立著一人,年約近六旬,身著青布長褂,面色紅潤,頭髮一絲不亂,正是蕭府的大總管,蔣忠晏,蔣管家。
見到蕭惟安退出來,他眼皮抬了抬,“請隨老奴來吧,蕭少爺。”用詞雖然規矩,語氣卻隱含譏諷。
蕭惟安點了點頭,跟著他往蕭府的東南角走去。
蕭府歷經數代,不斷修葺,佔地極大,繞了三道角門,一道長廊,才抵達了一處僻靜的院落。
灰瓦青牆,硃紅的木門上,漆面斑斑,牆角生著薄苔,幾株枝條過密的松樹擋住了陽光,顯得格外陰涼。
蔣管家在門前站定,將門推開,“這便是老爺吩咐給您的院子。已然打掃過了。東西有些舊了,少爺先將就著住下,老奴改日再給您更換。“
蕭惟安拱手,“多謝管家費心操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