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蟒雀吞龍,開局娶了鄒氏

第66章 當頭一棒,敲暈袁紹

就在袁紹的大軍,剛剛從幽州易京出發兩天後,關中的黃白城內,姜耀召集楊修、賈詡、程昱、魏延、徐晃、陳到、姜修、李譚、霍峻等天策軍核心人物,開始一場軍事會議。

沒錯,還有霍峻。

霍峻是姜耀第一個招降的大將,原來一直為南陽太守。一方面為姜耀鎮守著最為富庶的南陽郡,一方面監視劉表防備曹操,任務非常重大。

不過,隨著天策軍的實力越來越強大,霍峻在南陽郡的意義就越來越小了。

所以,姜耀將霍峻從南陽召回來,任命為天策府記室參軍,專職輔助姜耀進行各種軍事決策。

如果說,楊修是姜耀的治政方面秘書的話,那霍峻就是姜耀的軍事方面的秘書了。

“所以,袁紹剛剛確定,覆滅公孫瓚後要攻打我天策軍,你們影密衛就得到了訊息?五日後,也就是今天,這情報就傳到了黃白城?真夠快的啊!”姜耀道。

賈詡微微躬身,道:“袁紹為破公孫瓚,到處搜尋能造先進拋石車的能工巧匠。微臣雖然沒有能力保護拋石車的秘密,卻可以將影秘衛的人混進那些工匠裡面。”

“賈長史果然厲害。”霍峻道:“知道拋石車秘密的人太多了,根本就不可能保得住。但是,賈長史並沒有放任拋石車技術的流出,反而將計就計,利用這個秘密,在袁紹身邊,安插了一顆釘子。呃……”

至於這顆釘子,現在究竟到了什麼位置,能掌握袁紹多少秘密。甚至於,賈詡安插在袁紹身邊的,是不是隻有這麼一顆釘子。這釘子又是透過什麼途徑,把訊息如此迅速地傳到關中的……霍峻是聰明人,就不會多問了。

他只是問道:“這份情報絕對可靠嗎?”

“至少有八成以上的把握。”

“八成的把握,足夠了。”霍峻道:“袁紹要攻打我天策軍,無非是兩個方向:其一,從冀州的代郡,或者幷州的太原郡出發,或者兩路大軍同時從代郡、太原郡出發,攻打我幷州的雁門郡。其二,從幷州上黨郡出發,攻打我司隸的河東郡。所以,我軍的防守,也就是這兩個方向。”

姜耀微微點頭,道:“說下去。”

霍峻繼續道:“如果臣是袁紹,就選雁門郡。因為,如此一來,不但能兵分兩路,讓天策軍顧此失彼,而且還可以安排一路奇兵。”

程昱冷笑一聲,道:“其實,那奇兵也沒什麼奇的,鮮卑人唄。汝南袁氏,一向和北方的異族關係不錯。無論對烏桓還是鮮卑,都有一定的影響。袁紹完全可以,一方面和我軍相持於雁門郡,一方面出鮮卑軍這路奇兵。”

“程司馬將算無遺策,霍某佩服。下面,吾再說說,我軍應有的應對……”

霍峻真是思路相當敏捷,眨眼間,就想好了對付袁紹的策略。

比如說,如果在雁門決戰,天策軍應該如何調兵遣將,如何動員幷州七郡的府兵。如果鮮卑軍參戰的話,又如何該將計就計。

再比如說,如果袁紹沒有攻打雁門郡,而是虛晃一槍,出兵河東。天策軍應該如何應對。這時候,要考慮曹操和袁紹結盟,共同對付天策軍的可能。

還比如說,如果袁紹分兵兩路,同時攻打雁門郡和河東郡呢?

另外,涼州的馬騰,被袁紹派人說動,繞路草原,進入雁門郡。可能性雖然不大,但也應有一定的預案。

馬騰趁機攻打蕭關,入侵涼州的可能,也是有的。

對了,還有漢中的張魯。

……

姜耀聽了,心中暗暗點頭。

這個軍事秘書,還真選對了。

霍峻不愧是史上有名的擅守的大將,他定的這些策略,雖然稱不上多麼驚才絕豔,但各種可能性全部考慮到了,稱得上算無遺策。

待霍峻的話講完,姜耀向四下裡看來,道:“怎麼樣?諸位以為霍參軍定的作戰計劃,如何?”

李譚道:“真是奇了怪了,大家都是兩個肩膀,抗著一個腦袋,霍參軍這腦袋,究竟是怎麼長的?這剛得到情報,就把各種方方面面的情況全考慮到了。那袁紹不來,還則罷了。只要來攻打咱們天策軍,絕對偷雞不成蝕把米。”

“霍參軍想的那些可能,俺連一半都想不到。”姜修搖了搖大黑腦袋,道:“反這個俺覺得,霍參軍的計劃挺好。”

徐晃微微躬身,道:“末將沒有任何意見。”

……

眾人紛紛表示贊同,唯獨魏延、程昱、賈詡沒有表示意見。

姜耀道:“文長(魏延的字),你怎麼說?”

“呃……”魏延張了張嘴,最後嘆了一聲,道:“雖然臣心中隱隱覺得有些不妥,但還真找不到霍參軍計劃中的漏洞……也許是我想多了吧。”

“仲德你說呢?”

“上將軍這是在考教老臣啊!”程昱眨了眨眼睛,道:“想必,上將軍早就看出來,霍參軍這計劃的不妥了吧?”

姜耀微微點頭,道:“可以這麼認為。不過,現在仲德你先說說。”

“好,那老臣就說說。咱們鎮東……天策軍,一向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怎麼霍參軍的這個計劃,都是守啊守的。那有什麼意思?難道,上將軍還害怕了袁紹不成?要我說,袁紹想打咱們,咱們還想打他呢!”

“有道理!我就是這個意思!”魏延恍然大悟,道:“咱們天策軍,一向進攻為主,才有瞭如今的這番基業。怎麼,一聽袁紹打來,做了縮頭烏龜了?袁紹是天下第一諸侯怎麼了?打得就是他!”

“對,主動進攻!咱們天策軍打的就是天下第一!”

“進攻!進攻!一味防守,就算贏了有什麼意思?”

“俺也贊成進攻。剛才,腦子轉得慢了點,被霍參軍帶到溝裡去了。”

……

李譚等人眼前大亮,紛紛附和。

姜耀這才微微點頭,總結道:“的確,霍參軍的計劃,雖然不能說不好。但是,守成有餘,進取不足。如今我軍兵精糧足,為什麼要怕了袁紹,以防守為主呢?為什麼,我軍不能取了太原和上黨二郡,徹底擁有幷州呢?”

“是,多謝大帥教誨。”

霍峻心思電轉,道:“雖然西河郡,瀕臨著太原和上黨二郡。但是,中間隔著巍峨險峻的呂梁山,難以進軍。所以,如果要進攻太原和上黨這兩郡的話,我軍其實也只有兩個進攻方向。第一個方向,就是從雁門郡出發,向南攻破敵軍的石嶺防線,進攻太原郡。第二個方向,就是從河東郡出發,向北攻破壺關城,進攻上黨郡。”

“那霍參軍認為,我軍應該從哪裡進攻?”

“無論選擇哪條進軍路線,都有一定的道理。”霍峻道:“石嶺防線沒有城池存在,只有部分萬里長城阻隔。我軍攻打太原郡,要容易一些。但是,必須防備鮮卑背刺。而且,上黨郡高屋建瓴,只要上黨郡依舊在袁紹軍手裡,我軍即便取了太原郡,也難以安穩。”

“那進攻上黨郡呢?”

霍峻道:“要破上黨,必須先取壺關。此關北有百穀山,南有雙龍山、兩山夾峙中間空斷,山形似一個水壺。以壺口為關,故名壺關。著實易守難攻之極。但是,只要攻下壺關,攻打上黨郡,就沒多大的困難了。而且,攻下上黨郡再打太原郡,乃是從上而下,佔了地利,也容易了很多。”

“很好!諸將聽令!

“在!”

諸將紛紛站起來,躬身領命。

姜耀道:“本將軍心意已決,出河東郡,攻壺關,取上黨郡。在袁紹大軍到來之前,送給他一份大禮!”

姜耀作為穿越而來的歷史愛好者,當然知道,上黨郡的重要。

比如,那場千年之後都膾炙人口的長平之戰,就發生在上黨郡。

此地如果不夠關鍵,秦國和趙國,至於為了它打生打死嗎?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趁著袁紹軍主力未至,攻取上黨郡呢?

至於說,壺關難以攻克?姜耀打的就是險關!

“喏!”

諸將躬身領命。

然後,姜耀又吩咐霍峻制定此戰的詳細計劃,要留下部分兵馬,防備馬騰、鮮卑、曹操……張魯就算了,散關人馬加強警戒就行。

不出一個時辰,霍峻就將此番作戰計劃草擬完成,甚至要求影密衛配合,監視馬騰、鮮卑、張魯、曹操的動向。

眾人又討論了一個多時辰後,天策軍的作戰計劃正式成型。

然後,姜耀率四萬大軍,其中騎兵三萬,步兵一萬(也都騎馬,因為鎮東軍洗劫了幷州七郡的異族,並不缺馬),從黃白城出發,出潼關,入河東郡,北上壺關。

“可惡的鎮東軍,可惡的姜耀!簡直,完全沒把我高幹放在眼裡啊!”

四萬人的軍事行動,這麼大的動靜,是不可能瞞得了敵軍的細作的。

幷州刺史高幹,很快就得了訊息。

原本,他被鎮東軍奪了半個西河郡就夠憋屈的了。現在聽說,姜耀率天策軍主力,進攻壺關,簡直肺都要氣炸了。

很簡單的道理,袁紹的大軍,正在趕來幷州,慢則半個月,快則七八日,就能到達幷州。

姜耀這時候來打壺關,就是覺得這麼幾天的時間裡,有破壺關的堅把握。

那他高幹算什麼?

酒囊飯袋?還是一隻任姜耀予取予求的大肥豬?

要知道,他可是袁紹最有能力的子侄啊!袁紹麾下,不過是幽、青、冀、並四州。袁紹任命了三個兒子各領幽、青、冀一州後,又讓他個外甥領幷州,這是多大的看重?姜耀怎麼就敢如此輕視!

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高幹乾脆離了太原,親自來到上黨郡,坐鎮壺關。

就在他到了壺關的第二天的時候,姜耀率領的四萬大軍的主力,也到了壺關城下,安營紮寨。

“去勸降吧。”姜耀在中軍帳內吩咐道。

“是。”

霍峻答應一聲,率數十名騎士,來到壺關城下一箭之地,勒住了韁繩。

“吾乃天策上將府記室參軍霍峻是也,有話對你們壺關守將言講。”

“你等著啊!”

守城的軍卒迅速下城樓稟報,功夫不大,兩員大將在數百甲士的保護下,向城下看來。

“你就是那什麼霍峻?”左邊那個三十來歲的大將,滿面冷笑道:“你可知,我是何人?”

“聽說,壺關守將,名叫鄧升。”

“鄧升是他!”那大將向身旁之人指了指,然後道:“不怕告訴你,我就是幷州刺史高幹。今日,吾親自坐鎮壺關。你有什麼話,可以對我說了。哼哼,你是不是還幻想著壺關開城投降啊?告訴你,白日做夢!”

“不是白日做夢,而是我家天策上將,看在上天有好生之德的份上,不願意多做殺戮而已。即便你是袁紹的外甥,也是一樣。只要你三日內,開城投降,我天策軍保證全城軍民百姓生命財產之安全。否則,三日後,我軍攻城,城破之後,主將全家一體誅絕,屯長以上軍官,十中殺五。城內動員起來的民夫,十中殺一。其餘人等,盡皆沒入官中為奴。”

聽說守城的主將是高幹,霍峻面色絲毫變化,將天策軍的條件說了一遍。

高幹聽完了越發不屑,道:“我就奇怪了,既然你們天策軍明知我不會投降,為何還要多費這番純屬唇舌呢?莫非,還指望發生什麼奇蹟不成?”

“當然不是。而是……”霍峻胸有成竹地道:“當初,我軍兵發河東,攻大陽城,就是這番條件。城破之日,一一應驗。今日,我軍兵發上黨,攻打壺關,依舊是這番條件。如果,高幹你不聽良言,那就給後面的人打個樣兒……以後的守城之人,可要掂量掂量了……勿謂我天策軍,言之不預也!”

“敢情你是把我當成了儆猴的那隻雞!”

一股微微不祥的預感,湧上了高幹的心頭,又迅速被他完全拋棄,道:“那我倒要看看,你們天策軍,如何三日後,破我的壺關城!你們有砲我也有砲,最終無非是以砲對砲而已,我怕得誰來?”

“高幹你不會失望的。”

……

……

三日後。

轟轟轟~~

雙方的砲戰,也就是拋石車大戰開始了。

壺關城居高臨下,按說有一定的射程優勢。但是,天策軍拋石車的技術略好,數量略多,彌補了地利的不足。

雙方你來我往,很快就鬥了個勢均力敵。

到了下午巳時的時候,已經互相將對方的拋石車砸的差不多,石彈雨稀稀落落的了。

“看來,這壺關城內,果然沒什麼人才啊!”姜耀見狀,微微搖了搖頭。

霍峻道:“主公何出此言?”

“守城的拋石車不是這麼用的。”姜耀道:“佔那麼點高度的便宜,沒多大的意思。”

“那主公以為,這拋石車應該如何用?”

“守城時,拋石車不要安在城牆的上面,而是要安在城牆後面。守軍可以看到攻城方的拋石車位置,攻城方卻看不到守軍的拋石車具體位置。如此砲戰,守軍的拋石車大佔優勢。吾要破壺關,就必須花一番力氣了。”

所謂花一番力氣,就是動用火藥或者配重拋石機這兩個大殺器之一。

霍峻苦笑,道:“主公精彩絕豔,乃是軍事大家,一眼就看出拋石車守城的真正用法。但是,其他人……反正微臣,是想不出來,守城時應該這麼用拋石車的。恐怕天下絕大多數人,也絕計想不到。”

姜耀所說的,其實是,宋人吃了拋石車大戰無數虧之後,才想出來的守城方案。無論高幹還是霍峻,讓他們倉促間想出拋石車的真正用法,著實有些難為人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