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海沙島行宮的御書房內的氣氛卻是凝重異常。崇禎帝來回踱步,腳步聲在空蕩的房間裡迴響。難掩內心的焦躁。他又穿回了明黃常服,彰顯自己的皇帝身份。
馮元颺、宋權、周奎等人站在一旁,個個噤若寒蟬。這些曾經的心腹重臣,此刻竟無一人敢開口獻策。
“朕非亡國之君!爾等皆是亡國之臣!朕要你們何用!”崇禎帝突然停下腳步,怒喝道。他的聲音在房間裡迴盪,帶著幾分悲涼。
眾臣默然。他們心知肚明,現在的大明,早已不是崇禎一人說了算。那位年輕的太子,才是真正掌控大局的人物。
馮元颺年事已高,聽到皇帝訓斥,只想著告老還鄉。他顫顫巍巍地出列,聲音有些發抖:“陛下,臣老朽,實在難當重任...”
正要開口請辭,卻被崇禎一聲冷哼打斷。“太子年紀尚輕,朝中大事,總該有個老成持重之人輔佐才是。”
“馮卿,你在朝為官多年,對滿朝文武想必瞭如指掌。”崇禎的聲音裡帶著幾分疲憊,“不妨說說,誰能擔此重任?”
馮遠颺額頭滲出冷汗。殿內燭火搖曳,他看到崇禎眼中滿含期待。這個問題就像一把懸在頭頂的利劍,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
“陛下容稟,”他斟酌著措辭,“如今龍城大變,能臣良將多已星散。這個時候......”
“怎麼,連你也要對朕藏著掖著?”崇禎猛地拍案而起,案上的茶盞震得叮噹作響。
馮遠颺連忙跪下:“臣不敢!只是......”他深吸一口氣,“留都六部之中,倒還有不少治世能臣。若陛下能抵達南京,未必不能重振朝綱。”
這句話彷彿開啟了某個開關。崇禎雙眼陡然明亮,整個人都精神了幾分。
“對!朕竟忘了南京!”他來回踱步,聲音裡帶著難掩的興奮,“那裡不但有六部重臣,更有數萬京營將士,都是朕的忠臣啊!”
馮遠颺愣在原地,沒想到一句隨口之言,竟讓陛下如此激動。殿內的氣氛頓時變得微妙起來。
“馮卿,你即刻去問問太子,幾時可以啟程南下?”崇禎的語氣裡帶著幾分迫切,“我得馬上趕往南京,不能再耽擱半分!”
領了聖命,馮遠颺匆匆告退。
撫軍大元帥府內,朱慈烺正在會見一位特殊的客人。
侯恂,這位曾經的東林黨重臣,此刻正坐在太子對面。七年牢獄之災在他臉上留下了深深的溝壑,但那雙眼睛依然銳利如初。
“先生受苦了。”朱慈烺親自起身相迎,語氣誠懇,“父皇誤信讒言,讓先生蒙冤入獄,實在是......”
“千歲爺莫要如此。”侯恂連忙起身躬身,聲音沙啞卻堅定,“臣雖坐牢,但心向朝廷之心未變。”
朱慈烺暗自點頭。這位東林大佬果然老辣,得知自己已經掌控大權,這是邊訴苦邊表忠心呢。
“本宮深知先生冤屈。”朱慈烺正色道,“從今日起,廠衛不得隨意拿問朝廷命官。除非涉及謀逆大罪,否則一切案件,都要經由御史臺依律審理。”
侯恂眼中狐疑不定,捻著山羊鬍子沉吟片刻:“此乃祖制......”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