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力挽狂瀾

第89章 我們都是定王的人

與此同時,山海關內一片慌亂。李自成率軍東進的訊息已經傳到,據說有二十萬大軍壓境。這個數字把守關將士都嚇住了。士兵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其實這完全是李自成的障眼法。他實際帶來的不過六萬人馬,但愣是把聲勢造得驚天動地。沿途百姓看到大軍經過,都以為真有二十萬之眾。

這一招還真管用,山海關上下人心惶惶。將士們在城頭來回踱步,不時望向遠方,生怕隨時會看到滾滾軍馬。

“二十萬大軍啊,這可如何是好?”一名小校愁眉苦臉地說。

“要不要請清兵相助?”另一人壓低聲音道。

“可是清兵靠得住嗎?”旁邊有人憂心忡忡地問。

各種議論聲此起彼伏,傳遍了整個山海關。

山海關帥府內也是一片嘈雜。燈火通明的大堂裡,將領們爭執不休,各執一詞。

“爵爺,事不宜遲,還是趕緊派人去大清攝政王軍中求援吧!”一名將領拍案而起,臉上寫滿急切。

“胡鬧!”另一人立即反駁,手指微微發顫,“千歲爺可是下了死命令,絕不能讓清兵入關。你這是要讓我們所有人都背上叛國的罪名嗎?”

吳三桂坐在主位上,眉頭緊鎖。燭光在他臉上投下明暗不定的陰影,映照出他疲憊的神色。他抬手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這些天的焦慮和困擾讓他幾乎沒睡過一個安穩覺。

山海關內的情況確實不容樂觀。城中原本就擁擠,現在又湧入了大量從各地撤退來的百姓和軍眷。糧草物資消耗驚人,而朝廷承諾的百萬軍餉卻遲遲未到,手中的存銀所剩無幾。

“爵爺,這些百姓都是聽了朝廷的旨意才遷入關內的,現在山海關雖堅固,但也容不下這麼多人啊!”一名年長的將領憂心忡忡地說道。

“那就讓他們出關!”有人提議。

“出關?”另一人冷笑,“送他們去給清軍當奴隸嗎?你這是要斷送多少人的性命!”

爭吵聲此起彼伏,迴盪在大堂之中。有人主張死守,有人建議投清,更有人提出乾脆投靠李自成。眾說紛紜,卻無一個妥善的解決之策。

吳三桂聽著這些爭論只覺更是頭大,心中愁苦不堪。他何嘗不知道現在的處境有多危險?前有李自成的二十萬大軍正在逼近,後有多爾袞的清軍虎視眈眈。一個不慎,就可能萬劫不復。最簡單的就是引清軍入關對付李自成。但太子才來了信說這是下策。自己的父親弟妹又都站在太子一邊。吳三桂委實不得不多思量一番。萬一太子真是個中興之主,那自己放著唾手可得的榮華富貴不要,卻去背上千古罵名,實在不划算。但目前最重要的還是把眼前的難關給渡過去。

“諸位將軍說得都在理。”吳三桂緩緩開口,“但你們可曾想過,請神容易送神難,一旦放清兵入關,後果將不堪設想。大清鐵騎入主中原,會有多少百姓遭殃?”

堂內一時寂靜。

“可是爵爺,”一名將領小心翼翼地說道,“若是不放清兵進來,我們又該如何應對李自成的大軍?”

這確實是個難題。若不是崇禎皇帝那道遷移百姓入關的旨意,他現在還能在寧遠安穩待著。可現在倒好,腹背受敵,進退維谷。

就在這時,一個略顯沙啞的聲音打破了沉默:“爵爺,屬下倒是有個主意。”

眾人循聲望去,說話的是陳圓圓帶來的護衛劉生。這個黑麵漢子看起來粗鄙,實則是個舉人出身。若不是亂世,說不定早就金榜題名了。吳三桂見他能文能武,確實還有些才能,便授了個小官,今天也來參加議事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