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眼中閃過一絲希望:“說說看。”
劉生拱手道:“爵爺何不繼續打定王的旗號?一面應付清軍,一面在永平府張貼告示,就說定王已借來十萬清兵,即將反攻北京。”
“此計如何?”
“若李自成知曉此事後退兵,我們自然不必開關迎清。若他執意來攻,我們也能借機拖延時日,為後續計劃爭取更多籌碼。”
吳三桂眼前一亮,這確實是個兩全其美的主意。既能穩住多爾袞,又能試探李自成的態度。
“妙計!”吳三桂露出久違的笑容,“本爵不過是個遼東總兵,自當以定王殿下馬首是瞻!”
與此同時,李自成的大軍正在向山海關進發。和北上攻打北京時的情形大不相同,沿途百姓竟是閉門不出,連街道上都看不到幾個人影。
開平衛和灤州這樣的大城,往日繁華熱鬧,如今卻是空城冷落。街道上積滿灰塵,偶爾有幾扇門窗被風吹得吱呀作響,更添幾分淒涼。
在灤州城外的大營中,李雙喜快步走進帳篷,遞上一張告示:“陛下,您看看這個。”
他仔細端詳了片刻,眉頭頓時擰成了疙瘩。告示上寫著定王已借得清兵十萬,即將反攻龍城。這訊息來得蹊蹺,讓他心中升起一絲不安。
“大軍師,二軍師,你們看看這個。”李自成招呼宋獻策和顧君恩過來。
兩人湊上前仔細閱讀,神色各異。
“陛下,此事蹊蹺。”宋獻策沉吟道,“定王若真有十萬清兵,為何不直取北京,反而在山海關耽擱?依我看,這其中必有玄機。”
顧君恩也點頭附和:“不錯,這八成是吳三桂的緩兵之計。他想用這個訊息來迷惑我們,好爭取時間。”
李自成沉默不語,他何嘗不明白這是個圈套?但萬一要是真的,讓吳三桂和清軍合兵一處,後果不堪設想。
“傳令下去,全軍加速前進!”李自成一揮手,語氣堅決,“本王倒要看看,這山海關到底有什麼門道!”
大軍繼續東進,所過之處,依舊是冷冷清清。當年在陝西起事時,百姓們都是簞食壺漿相迎,如今卻是人影全無,連個打探訊息的都找不著。
難道是自己稱帝后,真的失了民心?這個念頭在李自成腦海中一閃而過,隨即被他強行壓下。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當務之急是要儘快拿下山海關,以絕後患。
就在這時,前方斥候飛馬而來:“陛下,前方發現清軍斥候!”
李自成眼神一凜,看來吳三桂是真的和清軍勾結上了。
“傳令全軍,加強戒備!”他沉聲下令“請各位將軍前來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