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帳內的氣氛凝重得幾乎要滴出水來。若吳三桂真與清軍聯手,那他們到底還打不打山海關?
宋獻策和顧君恩對視一眼,眉頭緊鎖。連一貫愛說笑的親兵們也噤若寒蟬。
這情形,不用什麼大軍師小軍師,就連普通士卒也能看出不對勁來。帳外傳來陣陣喧譁聲,夾雜著零星的咒罵。
自打離開北京城,大順六萬老營兵計程車氣,早已不復當初攻入北京時的昂揚。倒不是怕了韃子,而是因為李自成給的銀子太少了。
“十兩銀子?”一個滿臉橫肉的老兵把銀子往地上一摔,銀錠在地上滾了幾圈。
“就給十兩?”另一個瘦高個兒老兵冷笑一聲,“咱們拼死拼活打下北京城,就值這個數?”
“這是打發要飯的呢?”更多的不滿聲此起彼伏。
營中怨聲載道,士氣低落得幾乎要跌到谷底。李自成坐在帳中主位上,面色陰沉如水。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案几,發出“咚咚”的悶響。
這些老營兵多是從西北邊軍出身,當初跟著李自成起義,不就是因為崇禎皇帝剋扣軍餉麼?可如今攻下北京,才知道崇禎不是摳門,是真窮。
“陛下。”宋獻策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小心翼翼地開口,“士氣...”
李自成抬手打斷了他的話,眼中閃過一絲煩躁。他何嘗不知道士氣的問題?
光是從那些貪官汙吏家中抄出來的贓銀,就有三四千萬兩之多。這訊息傳開時,老營兵們還挺高興。可李自成的表現,卻讓他們大失所望。
幾千萬兩銀子到手,一個老營兵才分到十兩?這不是打發叫花子麼!要知道,他們可都是開國功臣啊!
“陛下,”顧君恩踱步上前,聲音低沉,“末將巡營時聽到,有人說...說咱們比崇禎皇帝還摳門。”
李自成猛地站起身,帳篷頂部的燈籠隨著他的動作晃動,在地上投下搖曳的影子。他攥緊拳頭,又緩緩鬆開。
錢沒給夠也就罷了,連可以世代傳承的土地都沒個著落。一幫老營兵心裡都憋著火,哪還有什麼幹勁?
李自成其實也有難處。麾下遠不止這六萬精銳士兵,還有留守陝西、河南、湖北的,包括那些征戰西部的精銳部隊,再加上投降的各路豪強和明朝降軍,總數幾十萬。
一人發十兩就要幾百萬兩,每級軍官都得額外發放獎賞。真要論功行賞,起碼得上千萬兩。更要命的是,從四月開始,這幾十萬人的軍餉都得按月發放。
“皇爺,”宋獻策輕聲道,“要不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