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力挽狂瀾

第55章 入城大典

北京城內外,天啟三年九月十五日,紅底黑字的闖王軍旗在春風中獵獵作響。旗幟之下,數萬大軍沉默佇立,只待一聲令下。

李自成立於德勝門前,獨眼中精光湛然。這座守衛京師數百年的雄偉城門,如今即將見證一個新朝代的誕生。他身著明黃色蟒袍,腰懸寶劍,一手按在馬鞍上,神色凝重。

數日前的正陽門之戰後,投降的三名大明忠義貳臣已被安置妥當。宋獻策連夜籌劃入城大典,為這場改朝換代的盛事做最後準備。

“報!”斥候馬蹄聲急促,揚起陣陣塵土。

“樞密院傳來訊息,崇禎帝御用的太監王承恩已被擒獲,正在押解來京。”

李自成輕輕點頭,目光投向遠方。

“父皇,吉時已到。”李雙喜策馬上前,他身著錦繡戰袍,腰配雁翎刀,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李自成深吸一口氣,翻身上馬。那匹通體烏黑的高頭大馬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心情,興奮地刨了刨蹄子。

“擂鼓。”他沉聲下令。

頓時,震天的鼓聲響起,混合著號角的嗚咽,在城牆間迴盪。數萬大軍開始緩緩向前推進,鐵蹄踏地的聲響宛如滾雷。

文武百官和御營親軍簇擁在李自成左右。沿途每隔十步便有身著勁裝的兵丁挺立,手持長矛,目光如電。街道兩旁的民居緊閉門戶,門前皆設香案,黃紙牌位上恭敬地書寫著“永昌皇帝萬歲”。

百姓們跪伏在地,人人頭上都貼著“順民”二字的黃紙,低著頭不敢動彈。偶爾有人偷偷抬眼,卻在觸及那支浩蕩軍隊時立刻垂下頭去。

“陛下!”又一名斥候飛馬奔來,“李過將軍傳信,已派郝搖旗率精銳騎兵趕赴天津,與兵備道原毓宗聯手設伏,準備截殺逃竄的明廷殘部。”

李自成正要說話,又一騎飛馳而至。

“李來亨將軍密報:已在城外擒獲崇禎兩子及一貴妃。但太子朱慈烺由邱致中、祖澤溥護送,正往永平方向突圍,意圖與關寧軍會合!”

李自成眯起獨眼,眉頭微皺。朱慈烺這個小子不簡單,遠比他那個只會發脾氣的父親難對付。若讓他與吳三桂的關寧軍匯合,後患無窮。

“立刻傳令李來亨,全力追剿!決不能讓朱慈烺逃脫!”他沉聲下令。

隊伍繼續前行,來到西單牌樓前。李雙喜雙手呈上一把鑲金雕弓和三支羽箭。

李自成接過弓箭,勒馬立定。他搭箭拉弓,“嗖”的一聲,利箭破空而去,正中路邊一塊石碑。第二箭、第三箭相繼飛出,皆釘在第一箭旁邊。

“大兵入城,百姓勿驚!”他的聲音洪亮有力,“開門營生,軍歸營帳。擾民者,斬!”

宣詔官立即重複聖旨,聲音在街巷間迴盪。將士們山呼萬歲,百姓們也戰戰兢兢地附和。

穿過大明門,終於來到承天門前。這座莊嚴的宮門聳立眼前,門楣上的匾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陛下。”宋獻策策馬上前,壓低聲音道,“請射承天門,去朱氏帝氣。此乃先生所授秘法,可斷絕前朝氣運。”

李自成默然不語,只是取過一支特製的鑲金箭,慢慢拉開弓弦。箭矢破空而去,正中門匾中央。他仰天大笑,心中暢快無比。

然而這份喜悅僅維持了一日。

次日夜,李巖匆匆闖入武英殿,臉色蒼白:“陛下!大事不好!吳三桂有變!”

殿內一片寂靜,燭火搖曳。

“李來亨急報,二十四日在玉田遭遇敵軍,朱慈烺已成功投奔吳三桂軍中。更糟的是,郝搖旗部在天津遭到吳三桂的猛虎騎突襲,損失慘重......”

李自成臉色陰沉,獨眼中寒光閃爍。他站起身,揹著手在殿內來回踱步。

“李巖,你且告訴我,這世上怎會有兩個吳三桂?”李自成聲音低沉,眉頭緊鎖。殿內氣氛頓時凝重起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