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力挽狂瀾

第3章 太祖託夢

“恍惚間,夢見先祖了。”朱慈烺故作沉思狀,聲音低沉地道。

“不知千歲爺夢見的是哪位先祖?”王承恩小心翼翼地問道,“可是太祖高皇帝?”

“可能是吧,但不像畫像上那般。”朱慈烺陷入回憶,“年輕許多,看著挺兇的。”

王承恩在一旁默默觀察著朱慈烺的神色。自從朱仙鎮大敗,整個北京城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流言四起,甚至有人暗中議論南遷之事,太子近來也常常徹夜難眠。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但太子今晚卻顯得格外不同。

“王伴伴。”朱慈烺突然開口,“你說,大明還有救嗎?”

這個問題讓王承恩心頭一震。他看著燭光下太子那張稚嫩,眼神卻又透著幾分滄桑的臉,一時不知該如何作答。

“殿下何出此言?”

“王伯,如今形勢你我心知肚明。”他輕聲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困惑,“你說,為什麼我們明明有這麼多能臣良將,卻最終難逃悲慘的結局?”

王承恩愣了一下,似乎沒想到朱慈烺會突然問這個問題。他沉吟片刻,謹慎地回答:“這......”

“盧象升,”朱慈烺繼續說道,“在寧遠與皇太極對峙時,明明已經看出敵軍主力已退,卻因朝中某些人的彈劾被革職查辦。若非如此,他也不會鬱鬱而終。”

“孫傳庭,帶著殘兵敗將重整河南軍務,硬是在短短時間內扭轉了頹勢。可朝廷呢?軍餉遲遲不到,最終導致全軍覆沒。”

“毛文龍......”朱慈烺的聲音突然頓住,轉身看向王承恩,“王伯,你說這些人真的是無能之輩嗎?”

王承恩的臉上惶恐不安,低聲道:“千歲爺說得是,這些大人確實都是難得的人才。只是......”

“只是什麼?”

“只是朝中黨爭太過,甚至......”王承恩欲言又止。

朱慈烺走到王承恩面前,壓低聲音說:“甚至連父皇也被矇蔽了,是嗎?”

王承恩渾身一顫,連忙跪下:“千歲爺,這話可不能亂說啊!”

朱慈烺扶起王承恩,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絕:“王伯,我這次昏睡,確實是太祖顯靈。他老人家告訴我,大明江山已到了存亡之際,若再不做出改變,恐怕......”

王承恩的臉色變得越發凝重。作為東廠提督,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朝堂上的種種弊病。

朱慈烺又起身走到書案前,攤開一張地圖。“你看,自李自成起兵以來,河南、陝西、山西盡成匪患之地。東北建虜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南下。”他的手指在地圖上劃過,“朝廷一面要剿匪,一面要防胡,可兵力從何而來?糧餉從何而出?”

王承恩看著地圖上密密麻麻的標註,不禁暗自吃驚。這些細緻入微的分析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像是一個十五六歲少年所為。

朱慈烺從案頭取出一疊厚厚的冊子,“這是我近日整理的各地稅賦、兵力、糧道分佈。”他翻開其中一頁,“去年加派雖得千萬兩,但大半都出自江南。反觀中原、遼東,不僅收不到稅,還要不斷投入。”

王承恩接過冊子,越看越是心驚。這哪裡是簡單的統計,分明是一份詳盡的國力分析。

“殿下深謀遠慮。”

“不,這是無奈之舉。”朱慈烺搖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想要平定流寇、抗擊建虜,至少需要六十萬精銳。每年光是軍餉就需四千萬兩白銀,再加上軍糧、器械、戰馬,這筆錢從何而來?”

室內陷入沉寂,只有燭火偶爾發出輕微的噼啪聲。

“所以,”朱慈烺緩緩說道,“我們必須暫時放棄中原、遼東,退守江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