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力挽狂瀾

第2章 大明朝有戲

身後傳來輕微的腳步聲,朱慈烺回過頭,看到黃大寶正恭敬地立在那裡,眼神中帶著幾分猶豫。

“有什麼事?”朱慈烺收斂思緒問道。

黃大寶低著頭,聲音略顯遲疑:“千歲爺,這幾日奴才在朝堂外聽到一些議論......”

“說來聽聽。”朱慈烺在案前坐下,隨手拿起一本奏摺翻看。

“皇上在朝堂上......說他非亡國之君,朝中眾臣皆是亡國之徒。”黃大寶的聲音越來越小。

朱慈烺的手指在奏摺上頓了頓,嘴角浮現出一絲冷笑。堂堂天子,竟把所有責任都推到臣子身上,這種說法本身就站不住腳。執掌大權十七載,居然手下都是亡國之臣,這不是在自打嘴巴麼?難道整個大明朝就真的沒有人才了麼?

他的目光落在案頭的《朝野備乘》上,書中記載的那些能臣良將一一浮現在腦海:黃得功、左良玉、祖大壽......哪一個不是可堪大用的人才?可惜用不好、用不對,最終白白糟蹋了這些難得的人才。

殿外忽然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朱慈烺的思緒。

“千歲爺,”黃大寶快步走到殿門口探頭張望,轉身稟報道:“王督主求見。”

朱慈烺放下手中的奏摺,眼中閃過一絲精芒:“讓他進來。”這個王督主身居要職,又是崇禎帝最信任之人,想要南遷就必須得到他的配合。

朱慈烺讓黃大寶屏退左右,偌大的殿內只剩下朱慈烺和王承恩二人。

王承恩是個奇怪的人。

眾所周知,能在皇宮這個爾虞我詐的地方爬到高位的太監,哪個不是人精中的人精?可這位提督東廠的太監總管雖位居要職,偏偏一副老實巴交的樣子,說話做事從不拐彎抹角,就連走路都是直來直去。因此素來以耿直著稱,是個難得的實在人。

歷史上這位王承恩可算是太監裡少有的青史留名之人。他對崇禎帝可謂忠心不二。當年李自成攻城時,文臣拋棄了崇禎,武將背叛了崇禎,只有王承恩對崇禎不離不棄,帶兵堅決抵抗,拼死一搏。破城後又陪伴崇禎皇帝登上煤山,崇禎皇帝吊死在山腰亭子下邊一棵歪斜的老槐樹上,而王承恩也在崇禎帝死後,自諡在了旁邊的海棠樹上。

可就這麼一位一根筋的人物,要怎麼說服他配合自己行動呢?朱慈烺有點頭疼。

而此時,王承恩正臉上帶著慈祥的笑意,緩步走到朱慈烺面前:“千歲爺,老奴是替皇上送些補品過來。本想明日送來,聽下人說,太子子時過了還未安寢,便想著千歲爺這幾日也是憂心國事,多有操勞,昨日還昏睡了一天一夜,所以老奴才深夜打擾,把補品現在就給千歲爺送過來了。”

“有勞王伯了!”朱慈烺連忙回道。

“聽聞千歲爺這次不是生病,而是老祖宗託夢?可有此事?”王承恩又道。

朱慈烺聞言,雙眼微眯,心中念頭急轉。原來自己穿越過來時,在夢中叨叨老祖宗的話竟被人聽了去,還傳到了崇禎皇帝的耳中。這可太好了!自己正不知道怎麼說服這位皇帝身邊忠心耿耿的大紅人,他倒是自己來了個瞌睡遞枕頭。託夢!這豈不是個現成的幌子!眼前這位看似樸實的老人,或許就是自己開啟局面的突破口。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