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放火燒糧?”
“不……不是小人!”荊慕卿連連磕頭,“是幾個地主,他們說寧可燒了糧食,也不給大順軍!小人勸過他們,他們不聽啊!”
李來亨看著這個無恥之徒,心中一陣厭惡。這種人,為了保全自己,什麼話都說得出來。
“帶下去吧。”他揮了揮手,“明日再審。”
夜幕降臨,青山州城漸漸安靜下來。遠處的山野間,又響起了那熟悉的歌聲:
“一大早備好酒菜迎接,欠債不還鐵定沒好下場……”
秋風蕭瑟,落葉紛飛。枯黃的樹葉在空中打著旋兒,彷彿在為即將到來的大軍奏響進行曲。
李自成的大軍如滾滾洪流,分兩路南下江陵。沿途塵土飛揚,馬蹄聲聲,旌旗獵獵作響。士兵們精神抖擻,眼中閃爍著必勝的信念。
偏師由李過率領,八千戰兵,八千輔兵,向荊門進發。這支隊伍輕裝簡行,行軍速度極快。每到一處,百姓們都自傳送來糧食和水,讓這支軍隊補給充足。
主力則由李自成親自統領,八萬大軍沿漢水東進。浩浩蕩蕩的隊伍綿延數里,卻秩序井然。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沿途並無哭喊聲和求饒聲,反而時常能聽到百姓們的歡呼聲。
荊門城下,李過並未貿然強攻。他站在營帳前,望著城頭上來回巡視的守軍,眉頭微皺。
“大帥,要不要立即發起進攻?”一名將領湊上前來,急切地問道。
李過搖了搖頭,目光掃過城東的玉峰山,嘴角露出一絲笑意:“何必強攻?以我們手中的兵力,強攻只會徒增傷亡。況且青山州城東面的玉峰山以東盡是平原,完全可以繞道而行。”
他轉身走進帳內,在沙盤前站定。帳內將領們屏息等待,只聽他沉聲道:“傳令下去,先佔領玉峰山,再分兵六千圍城。”
這一次作戰方略與往常大不相同。不再是隻取大城而放棄小鎮,而是要從根本上瓦解敵人的根基。既然確定了“計口均田、免債不還”的策略,就要徹底執行到底。
李過帶著其餘兵馬,開始攻略周邊的清溪口、雲棲口等地。所到之處,均田免債的告示貼滿街頭。百姓們圍在告示前,有人激動得熱淚盈眶,有人歡呼雀躍,更多的人則是難以置信地反覆確認。
“這是真的嗎?”一個老農顫抖著手指著告示問道。
“千真萬確。”隨軍的文書官走上前,耐心解釋,“從今以後,田地按人口平均分配,所有債務一筆勾銷。”
訊息如長了翅膀般迅速傳開,越來越多的百姓主動投靠。有的送來情報,有的獻上糧草,更有人自願加入軍隊。
而在主力這邊,李自成的大軍如入無人之境。
十一月初二,承天府城鍾祥不戰而降。城門大開,百姓夾道相迎。街道兩旁擠滿了人,有的抱著水囊,有的端著熱食,紛紛遞給過往的將士。
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婦人顫巍巍地走到李自成馬前,雙手捧著一個布包:“將軍,這是我們全家的積蓄,請收下吧。”
李自成連忙翻身下馬,扶住老婦人:“老人家,這錢您留著用吧。我大順軍不取民財。”
“這不是民財,是我們全家的心意啊!”老婦人執意要塞給他。
李自成心中一暖,卻仍堅持推辭。最後在眾人的勸說下,只收下了一些糧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