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張家樂的快樂生活

第93章 五十年代末的婚禮

閻解成在一旁瘋狂的點頭道:“咱們都是出了錢的,飯肯定是要吃的!”

“要是不用和賈家的人坐在一個飯桌上就好了。”劉勇樂呵的說道。

張家樂眨著眼,一臉的疑惑。

“這賈家的老虔婆,上了席面也不管別人吃沒吃,直接摟席!”

劉勇一邊說著一邊還做做了個往懷裡摟東西的動作。

看的張家樂哈哈直笑。

“騙你幹啥?”

劉勇雙手一攤,“不過這次賈張氏怎麼著也會收斂不少,我看到汪師傅帶著東西去了賈家好幾次。”

“再說了,好歹也是咱們院子裡的一大爺,這點面子賈張氏還是要賣的。”

“到時候你們兩個跟我坐到一張桌子不就得了。”

張家樂笑著點點頭,他對於這頓中午飯倒是不怎麼期待,但是能夠看到別人結婚還是頭一次,好奇心作祟,時不時的往外瞅著。

“走,咱們也出去瞅瞅,估摸著等一會就該熱鬧起來了。”

張家樂也不墨跡,直接帶著身邊的哼哈二將向外走去,正好看熱鬧。

話說他也是頭一次在這個年代看別人結婚呢!

五十年代末的婚禮,被人們節儉到了極致。

這會的人們還沒有那麼物質,大家的消費水平都差不多,惟一的區別大概就是:稀得稀,乾的幹。

婚禮中那些繁瑣的過程被一一拋棄,什麼壓貼,放定,催妝,送嫁妝,添箱,射草,邁火盆等傳統專案統統都沒有了。

迎親也變得簡單了,這時候也沒有人敢坐花轎了,基本上都是新郎帶著兩個同輩的朋友,騎著腳踏車或者是三輪車,去新娘的家裡接親。

嫁妝則更是簡單了,能夠給床棉被都算新娘家裡富裕。

新娘的陪嫁少,所以對於新郎家的要求也低,後世傳說的三大件,手錶,腳踏車,縫紉機這會都是奢飾品,沒有哪個姑娘會不識趣的提出這種要求。

一般新郎家裡能夠湊齊八腿一暖兩盆就可以了,要是能夠湊出來二十四條腿,新娘都恨不得提前嫁過來,生怕小夥子再被別人給撬走了。

要是能湊到三十六條腿,那就更轟動了,姑娘家都恨不得擺宴席昭告天下自家姑娘嫁得好。

您想啊,哪能放得下三十六條腿的房子,該多大啊?

重點不在腿,而在於裝著腿的房子。

當然了,您不能去委託商店淘換舊貨,那是打姑娘的臉,就等著結婚當天捱揍吧。

同時,社會上還流行著那樣一句話:“嫁個軍人怕打仗,嫁個幹部怕下放,嫁個工人吃定量,嫁個農民吃得上。”

那個時候大家普遍缺糧,工人因為有每個月按時發放的工資和每個月定量的糧食,所以地位正處於巔峰的狀態。

像是後院劉海忠家裡的大兒子劉光奇,只是工廠裡面的文職,也算是吃了工人福利,找物件時腰板倍直。

前院,閻埠貴搬了一張桌子坐在大門的一側,充當起來記賬的。

桌子上鋪著一張大紅紙,上面還放著記賬的本子和毛筆,旁邊還擺著一盤子糖塊和瓜子。

三大爺閻埠貴這會正樂呵呵的抽著煙,咧著嘴樂呢!

也就是這會還沒有到上禮的時候,不然有的他忙了!

張家樂晃悠悠的走過去,站到閻埠貴的面前準備隨份子。

他的兜裡面裝著四份禮金,都用紅紙包裝著,分別是兩毛,五毛,一塊,兩塊,主打一個隨大流,大家隨多少,他就掏多少。

這玩意你不能現場點錢,只能多備上幾份,以防萬一。

“三大爺,我來隨禮了。”

閻埠貴樂呵呵地回答:“你打算隨多少啊?”

“我也不懂,您看我隨多少合適啊?”

張家樂本來還想著偷瞄一眼,看看院子裡的鄰居都隨多少,沒成想閻埠貴又開始抖機靈了,前面的金額都被遮起來了,一個字都沒有瞧見。

“這個嗎,只看心意,不論金額。”

閻埠貴多機靈,妥妥的一隻老狐狸,他防著後面站著的汪師傅呢,說少了,萬一被傳了閒話,落個不是,說多了,隨禮的人回頭還不知道該怎麼罵他呢。

張家樂咬咬牙,掏出來一元的紅包,放到桌子上。

哪知後面的劇情,重新整理了他的認知。

三大媽拆開紅包,高聲喊道:“張家樂,一元。”

張家樂??

合著你這收款人還自帶播放功能,我要是隨了個二毛錢,還不得當場社死。

四合院的鄰居們為了汪師傅家的喜宴,也是出了大力的。

中院臨時大搭了一個大灶臺,也不知道是拆了哪家的門板當案板,被洗刷的乾乾淨淨,一眾的老孃們在上面揉著面。

菜板子被傻柱剁的梆梆作響,灶臺下火焰升騰,直往外冒火星。

後院還擺了兩桌,估計是拿來招呼女方的家人和自家的直系家屬的。

前中後三個院子一時間鬧哄哄的,大人小孩來回的穿梭,瞅著不像是婚宴,倒像是四合院聚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