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今跟陳實兩個人分管新朝的交票,算是位高權重。
他雖然是後來加入的,但是在新朝的話語權不輸給辛贊。
誰叫他是新朝的一個錢袋子呢。
所有衙門要用錢,都要求他們。
“讓你們議論的新朝新制,議論的如何了?”
何歡捧起打瞌睡的小丫頭,讓她趴在自己膝蓋上,一邊哄著,一邊問李光和辛贊。
李光收起了笑臉,沉吟道:“依照各部官員的意思,我們應該沿用大宋舊制,再緩緩調整,最後調整出適合我新朝的新制。”
新朝建立以後,先沿用舊制,再推行新制,這是歷朝歷代都在沿用的慣例。
目的就是給百姓們一個適應的時間。
不過,現在的新朝沒必要照搬,可以沿用一部分,更改一部分。
比如軍制,就完全沒必要沿用大宋的軍制。
“六部可以沿用大宋的舊制,但是度支方面,以及軍制,沒必要沿用大宋的舊制,三省也沒存在的必要。”
何歡緩緩開口,三省六部制,發展到今日,三省幾乎形同虛設,三省的職權基本上都被大宋新設立的衙門所代替,偏偏三省沒有被裁撤。
戶部的錢糧,被大宋分割出去交給了三司,兵部的兵權,被大宋分割出去交給了樞密院,禮部一部分職權跟鴻臚寺重疊,戶部也有一部分職權跟司農寺重疊。
反正在大宋的改革下,絕大多數衙門都掛著羊頭在賣狗肉,真正的職權都在不起眼的衙門內。
何歡撫摸著自家閨女的後背,邊思量邊道:“你們二人記一下,我做如下調整。”
李光和辛贊分別執筆。
何歡思量著道:“裁撤三省,設政事堂、兵事堂、御史堂。政事堂下,轄戶禮刑工錢醫六部,兵事堂下,轄常備、京畿、鎮邊三部,御史堂下,轄吏部、巡查、監察三部。
宮中設內侍司,獨立於三堂外,互不統屬。
三堂不得干涉內侍司,內侍司不得干涉三堂。”
簡而言之,以後內廷不干涉政務,外臣不得干涉內廷的事情。
李光和辛贊聞言,臉色齊齊一變。
他們倒是不在乎內廷和外臣之間被劃分開了,他們巴不得這麼做呢,他們真正感覺到震驚的是,武人地位被抬高了,吏部被劃撥到了御史臺,錢和醫療成為了單獨的衙門。
何歡繼續道:“凡是職權重疊的衙門,該裁撤的裁撤,該併入這些衙門的併入這些衙門。往後每堂設堂官三人,有職無權,負責輔佐我處理大小事務。
政事堂三位堂倌,就由你二人和朱勝非出任。
兵事堂三位堂倌,就由劉光世、李顯忠、完顏阿魯補出任。
御史堂三位堂倌,暫由我舅父陳行一人出任,餘下的兩位,等我慢慢尋覓賢能。”
倒不是挑不出兩個鐵面無私的人來出任御史堂的堂倌。
而是,目前為止,新朝還沒有幾個能跟李光、辛贊等人相提並論的。
陳行那都是沾了皇親國戚的光,高抬了三分。
李光和辛贊聞言,臉色又是一邊。
李光幾乎毫不猶豫的開口道:“讓完顏阿魯補出任兵事堂的堂倌,只怕不妥吧?”
何歡點點頭,是不妥,但是必須做出這個姿態來。
目的嘛,就是做給其他民族的人看,新朝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論是什麼出身,都有可能成為新朝的高官。
如今新朝已經團結了漢、金、遼、苗、回、藏、彝等多個民族。
往後只會越團結越多,所以必須做出這個姿態來。
“我知道不妥,不過我麾下的藩人和藩將數量不小,我的目光也沒有侷限在我中原這一片地方上。
所以往後我們要接納的藩人和藩將還有很多,我們必須讓那些人看到,只要願意為我新朝出力,並且花費巨大代價獲得我新朝的認可,我新朝就不介意拿他們當自己人看。
讓他們享有跟我漢人一樣的待遇。”
李光和辛贊對視了一眼,辛贊要接替李光開口,何歡又道:“我剛剛不是說了嘛,進入三堂的人,往後不再掌權……”
李光和辛贊渾身一震,一下就明瞭了。
這是要解除完顏阿魯補的兵權。
完顏阿魯補的地位雖然提升了,可兵權沒了,以後就只能所在長安城內,做一個參謀。
這樣的話,那讓完顏阿魯補入兵事堂,並不是一件壞事。
“可天下人恐怕會非議……”
李光忍不住道。
何歡看向李光沒好氣道:“趙構認完顏亶為叔父的時候,也沒見他們非議出個所以然。”
趙構那等於是在認乾爹,天下人非議了半天,也沒見非議出個啥。
現在只是讓完顏阿魯補為新朝效力而已,有什麼好非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