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城頭,白幡如雪,沉沉垂落,壓得這江東大地透不過氣來。
江風嗚咽著拂過城郭,吹得滿街白幔翻卷不休,那沉鬱的哀聲彷彿自天際垂落,又自人心深處升起,盤旋在每一片屋瓦與街石之上。
江畔,一艘官船悄然靠岸。
劉賢步下跳板,踏上這片浸透哀傷的土地。他沒有直接去孫權府,而是與同行的魯肅徑直去弔唁周瑜。
再次踏上江東的土地,魯肅的心情愈發沉重,往日和周瑜相識的點點滴滴,瞬間湧上心頭。
劉賢的突然到來,自然引起了岸邊江東兵的警惕,有人急忙跑去稟報。
周瑜的都督府前,素白的帷幕層層疊疊,幾乎覆住了昔日威嚴的府門。
哀樂低徊,夾雜著院中女眷壓抑不住的悲泣,一聲聲,斷腸裂肺,在肅殺的空氣中瀰漫。
靈堂之內,燭火搖曳,映照著巨大棺槨幽深冰冷的輪廓,彷彿一頭蟄伏的巨獸。
“劉賢——!”
一聲飽含血淚的厲吼,如同驚雷撕裂了靈堂凝重的死寂。
靈堂兩側,肅立的江東武將瞬間化作撲食的猛虎。丁奉、徐盛率先搶出,橫刀立馬般封住劉賢去路,刀刃在燭光下反射出懾人的寒芒。
周泰一雙虎目赤紅如血,魁梧的身軀因激憤而微微顫抖,死死盯著劉賢,彷彿要將眼前之人撕碎。
徐琨更是直接拔劍出鞘半尺,劍身與劍鞘摩擦發出刺耳的聲響,口中咆哮:“狗賊!殺子之仇不共戴天,你竟然還敢來江東,主動送死?!”
上次討伐江東,曹彰在西津渡殺死的徐矯,是徐琨的親兒子。
殺氣,冰冷刺骨,瞬間凝固了靈堂裡的空氣。
呂蒙、徐盛、徐琨、周泰等人全都拔劍擋在了劉賢的面前,唯有陸遜,忙喚過一名親隨,俯身低語了幾句,催促那人速速去稟報孫侯。
陸遜不是一個容易衝動的人,劉賢突然來到江東,讓他驚訝之餘,也不由得生出了一絲敬意。
換了別人,未必有這孤身犯險的膽氣。
面對這刀山劍林,劉賢的身形紋絲不動,穩如磐石。
他目光沉靜,緩緩掃過一張張因仇恨而扭曲的面孔,最後落在那口沉默的棺槨之上。
他拱手,對著周瑜的靈位深深一揖,動作莊重而無可挑剔。
“惺惺作態!”徐琨將劍完全拔出,寒光四射,再次踏前一步。
他大聲質問道:“周都督英靈在上,豈容你這賊子假仁假義地祭拜!若非你這惡賊設下毒計,陷我江東兒郎於死地,都督何至於心力交瘁,病勢如山倒!若非你兵圍吳縣,逼得主公幾陷絕境,都督又何至於憂憤交加,嘔血不止!還有我兒徐矯,也被你所殺,你的手上不知沾了多少江東將士的鮮血,竟然敢來弔唁周都督。”
“徐將軍!”
一聲清叱,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孫尚香猛地從劉賢身後搶出,毫不猶豫地擋在了丈夫身前。
她鳳目含威,環視著殺氣騰騰的江東諸將,聲音清亮而堅定:“靈堂之上,豈容刀兵相見!我夫君前來弔唁,是盡故人之禮!爾等如此,是要讓周都督魂魄難安嗎?!”
“郡主!”
徐琨咬牙切齒,虎目含淚,聲音哽咽,“您難道忘了吳縣之圍?忘了此賊是如何將我江東逼入絕境?忘了都督是如何氣的吐血?”
劉賢向前踏出一步,平靜地迎向徐琨亮出的劍尖。
“徐將軍,”劉賢的聲音不高,卻異常沉穩,“還有諸位江東英傑。”他再次抱拳,對著靈位,也對著眾人,“我劉賢,乃是漢室宗親,討伐不臣,肅清叛逆,乃我職責所在,天經地義!我劉賢與江東的每一次交鋒,皆是為了朝廷大義,我無愧於心!”
“至於今日我登門弔唁,不為其他,只為周瑜周公瑾一人!公瑾雄姿英發,雅量高致,胸有韜略,腹藏錦繡,統兵佈陣,揮斥方遒,實乃百年不遇之奇才!其才情、其風骨,雖為敵手,亦令劉某心折不已!今日此來,只為敬他生前之能,惜他英年早逝!此心,天日可鑑!”
他一番話擲地有聲,將自己與江東的恩怨徹底歸入朝廷大義,又將今日弔唁之舉,提升至對周瑜純粹個人才情的敬重。
“休要惺惺作態!花言巧語!”
徐琨的怒吼再次打破了沉寂,他額上青筋暴跳,顯然劉賢這番“大義凜然”的剖白無法平息他的怒火。
“劉賢!你少在這裡拿大義壓人!你有何面目立於公瑾靈前?有何資格談惺惺相惜?!”徐琨的劍,又往前遞進了一些。
“徐琨!放肆!”孫尚香驚怒交加,厲聲呵斥,下意識就要拔劍。
劉賢擺手,說道:“不可亮劍,這是對公瑾的不敬!”
“劉中郎遠道而來,弔唁公瑾,情義可感。將士們性情剛烈,若有衝撞之處,還望劉中郎海涵。”
一個沉穩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壓,自靈堂入口處傳來,瞬間壓過了堂內所有的劍拔弩張與粗重喘息。
眾人心頭劇震,齊齊循聲望去。只見孫權一身素服,在顧雍、諸葛瑾等人的陪同下,緩步踏入靈堂。
他面色沉靜如水,看不出喜怒,唯有一雙眼睛,深邃如古井寒潭。
孫權目光掃過之處,方才還殺氣騰騰的丁奉、徐盛、周泰等人,立刻如同被無形的力量按住。
唯有徐琨,持劍的手依舊緊繃,劍尖仍固執地指著劉賢。
兒子被曹彰生生的掰下腦袋,而曹彰所做的一切,當時都是劉賢在指揮,這對徐琨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
他做夢,都想報仇,沒想到,劉賢竟然主動送上門來了,這豈非老天開眼?
其實孫權的心裡,對劉賢的突然到來,也很驚訝。
但他作為江東之主,自然不會魯莽衝動,若任由這些將領胡來,隨時會給江東引來滔天大禍。
孫權步履沉穩,走到徐琨身側,並未看他,目光卻已如實質般落在徐琨握劍的手臂上。
“徐將軍,把劍收起來吧,先讓劉中郎祭拜公瑾,其他的事情,之後再說。”
在孫權的注視下,徐琨只好壓下心頭的怒火,嗆啷一聲,收劍入鞘。
魯肅率先上前。他腳步踉蹌,幾乎是被沉重的悲慟壓著挪到靈前。他凝視著那口巨大的黑沉棺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