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廚房只要一二三等丫鬟,不要粗使丫鬟。
秦嬤嬤話說的明白,粗使升三等要鳳瀾院的話,她們大廚房不管。
“想進來也容易,鳳瀾院提了她三等,管事房記了名,大廚房平著調。”
柳家的一腦門子漿糊,琢磨好久才明白。
秦嬤嬤還講,不止大廚房,針繡房、老太太太太院,都不要粗使丫鬟。
那是頭兩年的話了,老太太見粗使丫鬟沒月錢,自然於心不忍,乾脆將主子院與執事房的粗使丫鬟都提了三等。
這事情雖然不大,可鳳瀾院偏偏嫌麻煩就是不肯。
現在的寧國府長房裡,只有鳳瀾院剩了幾個粗使丫鬟。
柳家坐在臺階上,掰著手指頭對梨月複述了一遍。
梨月越聽心越涼。
粗使丫鬟想調院子必須升等三等,若是鳳瀾院不給升,就永遠出不去。
這可不是拴繩套兒,一環扣一環,又圈回來了?
柳家的也沒了主意,只勸著讓她彆著急。
梨月想著鳳瀾院這幾年的事兒,如同冷水澆頭的一般。
“娘,茄鯗和鴨掌你留著吃酒。”
柳家的不肯要,梨月還是她留下。
她只提著蘿蔔絲和醃黃瓜回去,全沒了來時的興奮。
她們這幫粗使小丫鬟,有些是莊子裡挑的,也有人牙子送來的。
進府的時候五六歲,教養兩年就幹粗活。
府裡給碗飯吃給件粗布衣裳,連月錢都不費。
將來二十歲打發莊上配人,又可生育小奴才滋生人口。
還是老太太年邁積德,不願苛待粗使丫鬟,才把人都提拔上去。
可鳳瀾院不在乎,沈氏有的是孃家帶來的丫鬟。
梨月心裡掂量,沈氏不想讓粗使丫鬟得臉,也存了壓制的心思。
三年前沈氏嫁過來,老太太、太太極為重視,各處選人尖兒來服侍。
一等二等三等丫鬟不必說,就是粗使小丫鬟,都挑模樣性格好的。
梨月相貌出眾會調湯水,環環圓胖可喜忠心耿耿,秋盈手腳輕便伶俐討巧,其他小人兒也都水蔥兒似得。
可沈氏過來後,只讓孃家丫鬟近身伺候,婆家的丫鬟都不當人看。
更指著世子爺不在家,自己用不到人,把正院、書房裡寧國府的丫鬟都打發出去了。
新媳婦剛來就這麼幹,旁人家裡就怕惹眼。
可她畢竟是新婚就夫妻分別,老太太、太太一向憐惜疼愛她。
沈氏也怕府里人議論,便留下幾個粗使丫鬟裝樣兒。
可還嫌梨月她們淘氣兒,全攆到到廚房、雜院粗使,不許她們進屋兒。
往後只有一條路,就是在鳳瀾院裡拼上三等。
這裡的難處自不必說,梨月腦殼兒都疼了。
不管怎麼說,總得混上去!
她給自己鼓勁兒。
小廚房已開始忙午膳了。
梨月忙回屋,放提盒藏銀包,脫了新花襖。
再回來打水洗菜,才見環環手忙腳亂燒倆灶,秋盈不知道哪裡偷懶去了。
午膳沒什麼大事,只是廚娘大嬸開特例,讓梨月做了回洞庭春團。
梨月做細點手巧心靈,廚房大嬸早看出來了。
讓麵點娘子帶她做過幾回,都做的不錯,這回放她單獨做去。
春團兒是春日時令點心,可梨月做的洞庭春團兒,是寧國府改過的新方。
糯米粉加上粳米粉,蜂蜜白糖,艾草汁混橘葉汁,揉成淡綠色粉團。點染深綠青草渣兒,捏成銅錢兒大的團兒,每個糰子用一片橘子葉夾著。
重點就是艾草汁裡頭要加橘葉汁,還要橘子葉點綴香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