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抓起電話就喊,“周遠!通知辦公室,馬上擬檔案——給鄭懷城同志記市級勞動模範,記一等功!趙瑞剛同志記一等功!參與試驗的研究員每人發五十塊獎金。三零八研究所瓦窯支部給配臺新光譜儀!”
電話那頭的周遠連聲應著。
呂振邦放下聽筒,又看向趙瑞剛:“你師父老鄭紮根廢墟多年,早該給他這份榮譽了。你這年輕人敢想敢幹又有能力,這功你也當之無愧!”
他語氣十分鄭重,“這配方只要在全省推廣開來,你們就是鞍陽工業,不,是華夏工業的功臣!”
趙瑞剛沉吟片刻抬頭道:“呂局長,重獎就不必了。只是,上次咱們說的事,是不是可以著手辦了?”
呂振邦眼裡倏地閃過一絲上位者的銳利。
他點點頭,聲音沉了下來:“你不說我也記著。時機確實到了。”
他走到窗邊,望著遠處的煙囪,“有些人總以為靠著老資歷就能糊弄事,拿著國家的資源佔為己有,是時候讓他們明白,工業戰線容不得半點虛的。”
趙瑞剛沉聲道:“人終究要為自己的錯付出代價。”
呂振邦的手指在窗臺上輕輕敲擊,節奏沉穩得像在下定某種決心:“你放心,該查的賬、該糾的錯,一個都跑不了。”
趙瑞剛的嘴角輕輕一勾,沒再多說。
第二天一早,周遠就又開著那輛半舊的吉普車送趙瑞剛。
他一邊把著方向盤一邊道:“呂局長特意交代,讓我把您送回大隊部。他說等處理完手頭的事,親自去瓦窯大隊給鄭懷城同志和您,還有研究所的同志頒獎。”
鄉間的土路顛簸不平,吉普車開得十分緩慢。
周遠壓低聲音道:“趙同志,您是不知道,昨兒晚上呂局長就讓我聯絡了紀檢組的同志,準備去查馮一濤負責的專案檔案……”
趙瑞剛望著路邊後退的白楊樹,只點了點頭,沒再接話。
他知道,如今鍊鋼合格率取得新突破,呂振邦再沒有了後顧之憂。
那些藏在技術壁壘後的貓膩,也是時候該見見光了。
回到瓦窯大隊,趙瑞剛沒有直接去研究所支部,而是先去了一趟瓦窯大隊車間。
最近一直忙碌耐火磚的事兒,趙瑞剛已經好久沒去車間裡檢視了。
雖然有孫玉明把控全場,但他還是需要把握一下專案程序,看看有什麼需要調整的地方。
瓦窯大隊車間現在今非昔比,北荒農場專案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車床轉動的“嗡嗡”聲裹著機油味撲面而來。
十幾個工人穿著藍色工裝在工位間穿梭,額頭上的汗珠映著燈泡的光,十分晃眼。
大哥劉忠國一見到趙瑞剛來,十分開心地迎了上來:“自從你開始忙鍊鋼的事兒,就沒來過車間了。”
趙瑞剛笑道:“鍊鋼的事兒告一段落了,就趕緊來看看專案到哪一步了。”
劉忠國嘿嘿笑道:“我帶你去看看,第一批套件都已經完工了!就等著檢驗合格後,發往北荒了。”
一邊說著一邊引著趙瑞剛往車間深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