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百祥沒在意玻璃上的氣泡反而在觀察玻璃的顏色,看完之後他對印度洋的沙子更加滿意了。
燒出來的玻璃因為氣泡的原因並不透明,但是顏色是純淨的白色,這說明沙子純淨。
若是吹出來的玻璃發綠說明沙子中含鐵,可以造出來當啤酒瓶(笑)。
沙子含有雜質的解決辦法也很簡單,只需要在玻璃液中加些氧化劑就能除去雜質,比如二氧化錳、硝酸鉀。
……
“對不起,林總長,這個問題,我不知道怎麼解決。”
林百祥沒有怪荷蘭人,玻璃液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乃是因為石英砂、純鹼和生石灰反應時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
要解決這個問題,只需要在燒製完成後,快速攪拌玻璃液就可以了。
“等下你把這些東西放入坩堝中繼續融化,等下再次燒好後,先不急著蘸取玻璃液吹取,反而需要大量攪拌一番,讓裡面的氣體散溢掉。”
詹姆斯聽命把鐵管上的球形玻璃敲掉放入坩堝中繼續回爐加熱。
因為玻璃液並沒有出爐太久,再加熱的時間不需要太久,一刻鐘再次取出。
為了保溫,坩堝沒有拿出窯口。
詹姆斯先用乾淨的鋼釺從坩堝口部伸入,快速攪拌鍋中的玻璃液,一氣攪拌了差不多五分鐘。
累的滿頭大汗的荷蘭人,詢問林百祥。
“可以了嗎,總長先生?”
林百祥也拿不定主意,他懂理論但是沒燒過。
“先取出來看看吧。”
詹姆斯用鐵管蘸取了一點通紅的玻璃液,馬上吹制。
這次吹出來的球形玻璃上的氣泡明顯減少了,但是仍舊存在氣泡。
不過這樣並不影響日常使用,林百祥覺得可以了。
“先吹出個成品出來吧。”
詹姆斯聞言臉部表情略有為難,但他還是繼續吹制了。
這下子看出半吊子的水平了,荷蘭人怎麼吹制也吹不成型。
在場的人都覺得好笑,但是林總長在這裡,他們也不好笑出聲來。
林百祥也看不下去了,叫停了荷蘭人。
“先這樣吧,不過玻璃液不能浪費,可以先製成平板玻璃。”
製作平板玻璃很簡單,直接把燒好的玻璃液倒在鐵板上,再用鐵板一壓就能成型。
為了讓平板玻璃成形,這裡就必須用到鐵框子。
林百祥讓人提早製做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鐵框。
倒入玻璃液壓制成型後,這還不算完成,這些玻璃須得送到退火窯中冷卻。
不然這些玻璃會十分易碎,因為燒製過程中玻璃中積累了許多應力,需要在退火窯中冷卻,才能消減這種應力。
退火的時間也需要不少時間,林百祥趁這時間,拉著幾個人鐵器科的工匠研究起製作玻璃模具的事來。
後世的玻璃廠,燒製玻璃器具都是有模具的。
這些模具都是生鐵做的,常用的玻璃器具都可以透過模具快速製造。
等日後玻璃工坊的工人熟練了,可以直接嘗試自主吹制玻璃件。
時間很快過去,到了晚飯時間,退火窯中的玻璃已經恢復到了室溫。
看著眼前的平板玻璃,林百祥十分感嘆,自己算是解鎖了穿越神器三大件中的玻璃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