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我的印度洋帝國

第88章 燒製玻璃(中)

第一鹽場距離港口營地只有五里路,這點路程要不了多少時間。

等他們到達的時候,牛車上的移民也都發現了林總長到來,自是一番熱鬧。

等到鹽場員工去工作了,鹽場的工長曲長榮來到了兩位領導跟前介紹鹽場的情況。

“第一鹽場原有員工35人,新派工人45人,共計80人。

過去一年鹽場共出產食鹽10780斤,累計鑿取鹽田40畝,經測算現在每畝鹽田月產粗鹽在180~200斤之間。”

聽到一座小鹽場一年的功夫產出5噸多食鹽,林百祥大感滿意。

古法的曬鹽完全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人力少了之後生產基本難以維繫。

而且第一鹽場完全是從零開始,起初只是煮鹽,產量更低。

後來開鑿出鹽田後,在旱季利用日光曬鹽產量才大幅提高的,鹽田內截留的海水是利用每月兩次的大潮。

若是有機械力量可以自行抽取海水,再擴大鹽田範圍,鹽的產量還會大大提速。

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還可以製造鹽酸,未來必須要大力發展製鹽業。

“嗯,不錯,你們乾的不錯。”

曲長榮得到領導稱讚,臉上露出笑意,“這不是小人的的功勞,全賴趙局長領導有方,時常教誨我們要專心愛崗,創出佳績以報總長的大恩。”

趙大安此刻也是笑眯眯的,畢竟他在鹽場事務上也是耗費了不少心血。

林百祥看著面容黝黑的曲長榮,點頭笑道:“殖民地初建,各方面都是草創,大家自當團結互助,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

你們愛崗敬業該當誇讚,我和趙局長的功勞都是其次,但是你們也不能驕傲,畢竟咱們的殖民地會越來越大,你們的任務還很重,萬不能鬆懈!”

曲長榮得到林總長教誨自然是微笑點頭,口中也不忘回答:“是,是,總長您說的是,我們鹽場一定會好好幹,踏實幹,絕不讓總長和趙局長失望。”

三人說著話,來到了堆積食鹽的倉庫,看著倉中堆積的食鹽,林百祥伸手拿起一點放入口中。

苦澀粗糲,這些粗鹽還需要進一步的提純,做成精製鹽才好給人食用。

“總長,這邊是粗鹽倉庫,精鹽的倉庫在隔壁。”

林百祥吐掉口中殘液,跟著曲長榮去了隔壁倉庫。

這邊庫中儲存的正是細白的精鹽,這種鹽已經去掉了大部分雜質,適合人體直接食用。

林百祥照例捻起一點細鹽送入口中,鹹味直衝味蕾,並無苦澀之感。

他嗯了一聲,正要開口稱讚兩句,誰知腦海中突然閃過三個字“澄清劑”。

“氯化鈉,澄清劑……”

趙大安和曲長榮兩人都有些懵,“林總長您怎麼了?”

林百祥被提醒後,哈哈大笑起來,“我想起來了,食鹽啊,食鹽正是玻璃的澄清劑!”

說完,他對著曲長榮道:“快給我裝一袋精鹽,我有用。”

大老闆發話了,曲長榮自然不會的遲疑,很快拿著布袋裝了十多斤精鹽遞給林百祥。

林百祥接過鹽,快步向外走。

“趙局長我想起一事,先回去了,你在這邊繼續看吧,有什麼問題幫他們解決一下。”

說完,林百祥就策馬疾馳離開了。

只留下趙大安和曲長榮面面相覷,良久曲長榮才開口道:“趙局長,總長說了要解決問題,我們現在缺的是人力和運力。

人力是想要架設一架翻水車,在旱季時主動把海水翻到鹽田中,不用等待大潮了。

而運力則是再給我們加一輛牛車,運送柴火和食鹽都需要。”

趙大安拈鬚沉吟了一陣,“翻水車可以,但是這牛車是別想了,其他地方都急用,我們爭不過建築局他們築路運送建材更緊急。”

曲長榮聞言也不失望,他早料到這個結果了。

“那翻水車什麼時候能開工?”

趙大安搖了搖頭,“最起碼等那些水輪機安裝完成以後吧。”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