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宋之鋒鏑長歌

第510章 日常 (上)

而另一側,則是另一番景象。

何灌之子何蘚,已是個半大少年,身形挺拔,眉宇間頗有幾分其父英武之氣。

此刻,他正凝神靜氣,挽著一把硬弓,對準遠處樹蔭下懸掛的箭靶。

咻!箭矢離弦,釘入靶心邊緣,顫動的箭羽顯示著力道不俗,卻稍偏了些。

何蘚皺了皺眉,顯然不甚滿意。

他繼承了何家出色的箭術天賦,臂力眼力皆是上乘,但心性似乎還有些毛躁,缺乏其父何灌那種百步穿楊、舉重若輕的沉穩氣度。

劉然走了過來,沒有立即點評,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是夠了。但射箭之道,非唯力取,更重心靜。你心不靜,氣息便浮,指尖細微之處便有偏差。”

他接過何蘚手中的弓,掂量了一下:“好弓。但你可知,你父親當年在河東,有時用的並非這等制式良弓,甚至是繳獲的敵弓,亦能箭無虛發。為何?”

何蘚抬頭,眼中帶著詢問。

說實在的,自劉然一開始來何府,他曾隱隱約約生起敵對的心態。

但奈何,他這位兄長,劉然劉勉之,與他曾經想象中的輕騎郎君,實在是太過一致。

而他恰似少年慕艾的時候,難免被劉然身上沉穩的氣質所拜服。

“因其心已與弓合,與箭合,與目標合。外物之優劣,已不能擾其心志。”劉然緩緩道,目光似乎透過院牆,看到了遙遠的邊塞,“你且莫只盯著靶心。先試著調整呼吸,感受弓弦的張力,感受風向……讓這一切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而非需要你去克服的障礙。然後,再引弓不發,體會那種將發未發之際的平衡與寧靜。”

何蘚似懂非懂,但還是依言照做,深吸一口氣,緩緩拉開弓弦,閉目凝神。

劉然在一旁靜靜看著。

教授何蘚箭術,既是回報何灌的情誼,也是為自己尋一件事做,更是一種姿態,一種不結黨營私的體現。

庭院裡,槐樹的葉子被陽光曬得有些發蔫,蟬鳴依舊聒噪。

劉英練槍的呼喝聲,弓弦繃緊的咯吱聲,箭矢中靶的悶響,交織成一幅看似尋常的武將之家午後圖景。

但劉然的心,卻無法完全沉浸在這份日常的寧靜裡。

他的耳朵留意著門外的動靜,每一次馬蹄聲略作停留,每一次陌生的叩門聲,都會讓他心絃微緊。

文修彥那溫和卻帶著深意的笑容,李綱憂心忡忡的面容,以及何粟年輕,揮斥方酋的自信,甚至皇帝那模糊不清的“純臣”的評價,都會在不經意間掠過他的腦海。

他知道,這份看似平靜的閉門不出,只是一種暫時的平衡。

他就像站在一條剛剛開始融化的冰河之上,看似穩固,腳下卻是暗流湧動,不知何時就會裂開一道縫隙,將他吞噬。

教導的間隙,他會直起身,目光不經意地掃過庭院的高牆,彷彿能穿透磚石,看到外面那些窺探的目光。

他的表情恢復平靜,甚至有些淡漠,只有眼底深處,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警惕與思索。

“英兒,今日就到這裡。去擦把汗,喝些水。”

“蘚弟,你也歇歇。射箭非一日之功,心性的磨練,比技藝更重要。”

他吩咐著,聲音平穩。待兩人各自散去,他獨自一人站在庭院中,負手望著天際緩緩飄過的白雲。

汴京的天空,廣闊而深邃,卻也同樣令人捉摸不透。

他輕輕撥出一口氣。

謹慎,並非怯懦,而是為了在風暴真正來臨之時,能站得更穩,看得更清。

在這座繁華而危機四伏的帝都,他必須像教導何蘚射箭一樣,沉心靜氣,等待那最適合發出致命一擊。

而現在,他能做的,只有等待,並在等待中,磨礪自己,也磨礪著身邊值得磨礪的人。

這看似枯燥的日常,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應對。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