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宋之鋒鏑長歌

第508章 默許

梁師成心領神會,立刻道:“大家深謀遠慮,奴婢明白了。這便吩咐下去,一切依朝議而行,命諸有司盡心詳議,務求穩妥。邊關軍報,亦會加急處理,斷不敢延誤軍機。”

趙佶不再言語,似乎完全沉浸在了眼前的景緻與茶香之中。

梁師成知道該退下了,他躬身,腳步輕捷而無聲地向後退去,準備將官家這看似什麼也沒說,實則意味無窮的態度,精準地傳遞到那些翹首以盼的人耳中。

皇帝的輕笑聲和那句心憂國事,如同一聲模糊的號令,透過樑師成這座無形的橋樑,迅速而隱秘地傳遍了汴京權力的核心圈層。

對於蔡京而言,這意味著默許和鼓勵。

官家不反對爭論,甚至期待看到詳議的章程,這說明他推動此事的空間很大。

他立刻在都堂直房召見了王黼、餘深、薛昂等人。

“官家之意已明。”蔡京語氣平穩,眼中卻閃爍著精光,“心憂國事,好一個心憂國事。那便是認可我等亦是出於公心。詳議章程,便是要看我等能否拿出足以說服人、也能讓官家滿意的方案。肇明。”

“下官在。”薛昂立刻應聲。

“你聯絡臺諫,繼續造勢,文章要做得漂亮,緊扣祥瑞、新法、強軍,但言辭可稍緩和些,不必過於咄咄逼人,要顯出我等是務實建言,而非黨爭攻訐。”

“是。”

“原仲你負責與戶部、兵部、工部中我們的人通氣,開始草擬詳議的方案細則,尤其是關於清查空額、汰弱留強、軍械製造調撥、錢糧節省估算的部分,要做得細緻,資料要漂亮,要讓官家一看便覺有利可圖,有法可依。”

“明白。”餘深應道。

蔡京的手指再次無意識地捻動玉珠:“記住,所有條款,務必框定在文官職權範疇之內,涉及戰陣指揮、將領任免之處,一概模糊處理或推給樞密院按舊例。我們要的是統籌之權,是核查之權,是錢糧物資經過我們之手的機會,絕非兵權本身。此乃要害,切不可忘!”

“太師放心!”幾人紛紛點頭,深知其中利害。

對於鄭居中、鄧洵武等人而言,皇帝的態度則顯得頗為曖昧,甚至令人不安。

他們聚在樞密院的一間值房內,氣氛凝重。

“心憂國事?”張康國冷哼一聲道:“官家這是……坐山觀虎鬥嗎?還是真的被蔡元長的祥瑞之說和革新之言打動了?”

鄭居中花白的眉毛緊鎖:“恐怕兼而有之。官家樂見臣下有所建言,顯盛世氣象,但未必深究其中險惡。一句詳議,便將踢了回來。蔡元長必然藉此大做文章。”

劉正夫憂心忡忡:“若是詳議,蔡元長黨羽遍佈各衙,恐怕……”

張康國脾氣火爆些:“難道我們就坐視他們炮製出一個禍國殃民的章程來?”

“自然不能!”鄭居中斷然道,“他蔡元長會詳議,我們就不會嗎?鄧知事,你執掌樞密,對軍中弊病、邊關實情最為了解,立刻組織人手,針鋒相對,草擬一份奏議,詳陳革新之弊,尤其是當下邊情緊急、不宜妄動之理!資料要實,言辭要懇切,要讓官家看到眼前的危險!”

他又看向其他人:“我等亦要聯絡門生故舊,尤其是言官,不能讓他們一邊倒!要指出蔡京此舉名為強國,實為攬權斂財,禍亂朝綱!即便阻止不了,也要最大限度制約其條款,不能讓他為所欲為!”

而本非他們盟友的鄧洵武,此刻也不由一嘆。

對於高俅這類觀望者,皇帝的態度則讓他們更加謹慎。

高俅回到殿前司衙門,屏退左右,獨自沉思。

“心憂國事……詳議……”他琢磨著梁師成悄悄遞來的話:“官家這是要看兩虎相爭,或者……幾虎相爭?也好,且讓他們先去咬。蔡元長想要動禁軍的肥肉,也沒那麼容易。老子就在這兒看著,誰的價碼開得合適,誰更能讓官家滿意,我再下注不遲。說不定,還能從中撈點好處……”

他已經開始盤算,如何在可能的革新中,為自己麾下的禁軍多爭取些糧餉裝備,或者在新設的衙門裡插上一腳。

而對於此刻正身處漩渦邊緣的劉然而言,他雖未直接得到宮中的訊息,但何薊透過自己的渠道,以及拜訪的李綱、何粟等人帶來的朝爭訊息,都讓他清晰地感受到風暴的臨近。

他依舊日常例行公務,回到何府就閉門謝客。

但在書房中,他面前鋪開了紙筆,並非書寫奏章,而是開始默默梳理自己對禁軍、邊軍的瞭解,思考各種可能遇到的詰難以及應對之策。

皇帝的態度曖昧,意味著他這把刀可能很快就要被各方勢力拿起,砍向不同的目標。

他必須更鋒利,也更謹慎,既要保持自身的價值,又不能徹底淪為任何一方的私有工具。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