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宋之鋒鏑長歌

第509章 蔡京的試探

距那場暗流湧動的紫宸殿朝會又過去了幾日。

汴京的天氣依舊悶熱。

何府門前依舊車馬稀疏,但無形的關注卻從未離開過這座看似安靜的府邸。

劉然正在書房中閱讀一卷書,心緒卻難以完全平靜。

朝爭的訊息透過各種渠道零星傳來,皇帝曖昧的態度,各方勢力的動向,都讓他感覺自己正站在一個逐漸加速的漩渦邊緣。

不過,這也是他所預料的事。

“郎君,”管家福伯的聲音在門外響起,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謹慎,“那位文先生又來了。”

劉然手中翻頁的書一頓,而後他緩緩放下書本,心中瞭然。

該來的,果然他孃的又來了,而且這一次,可能更麻煩。

“請文先生到花廳稍坐,我即刻便到。”

稍作整理,劉然步入花廳。

文修彥依舊是一身素雅青袍,正悠然品茗,欣賞著廳中懸掛的一幅山水畫,彷彿只是一位偶然來訪的風雅老友。

見到劉然,他立刻放下茶盞,笑容可掬地拱手行禮,姿態比上一次似乎更隨意親近了幾分。

“劉供奉,叨擾了。老朽不請自來,還望勿怪。”

“文先生哪裡話,您能蒞臨,寒舍蓬蓽生輝。請坐。”劉然還禮,吩咐福伯換上更好的茶點。

兩人分賓主落座,一番關於天氣還有汴京繁華的閒談過後,文修彥輕輕將茶盞擱在几上。

文修彥笑容依舊溫和,目光卻多了幾分探究的意味:“劉供奉,日前朝堂之上,因您面聖時所陳兵事見解,可是引發了一番不小的議論啊。”

劉然面色平靜:“然人微言輕,不過據實陳情,豈敢妄議朝政。竟引得諸位相公爭論,實非然所願,心下甚是不安。”

“誒,供奉過謙了。”文修彥擺擺手,語氣懇切,“正所謂言者無罪,聞者足戒。供奉久在邊陲,深知軍旅實情,所言必是切中時弊,方能引起如此大的反響。太師對此,亦是十分重視。”

他身體微微前傾,聲音壓低,顯得推心置腹:“不瞞供奉,今日老朽前來,正是奉太師之命。太師言道,劉供奉乃難得之實務幹才,其所見所思,絕非泛泛而談。”

”既然朝議已決,要諸有司詳議兵制革新之事,太師意欲深察供奉對此的高見,尤其是關於京畿禁軍弊病的具體看法,以及……可有任何初步的設想章程?畢竟,革新之事,千頭萬緒,總要有個入手之處才好。”

劉然心中警鈴大作,面上卻露出恰到好處的惶恐與謙遜:“太師垂詢,末將惶恐。然一介武夫,只知些粗淺的邊塞見聞,於國家大政、制度革新,實無見識,豈敢妄言設想?萬萬不敢當。”

“供奉不必過謙。”文修彥的笑容如同春風,卻帶著不容拒絕的力道,“太師常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供奉便是那知兵事者在行伍之人。您但說無妨,不必拘泥於朝堂格式,只當是友人間的探討。譬如……”

“老朽聽聞,京畿禁軍最大的積弊之一,便是空額糜餉甚巨?若行革新,清查空額,汰除老弱,當是首要之務,亦是見效最快之舉。”

“不知供奉在邊軍時,可曾聽聞此類情事?又以為,該如何清查方能徹底,而不至於下面陽奉陰違,敷衍了事?”

不等劉然回答,他又接著問道,語速平緩卻步步緊逼:“再者,禁軍裝備雖看似光鮮,然多不堪用,武庫中所藏兵甲亦多有朽壞。而邊軍卻常苦於軍械不足、破舊。”

”若能統籌天下軍器製造與調撥,優選工匠,統一制式,依各軍鎮實需及操練情況分發,是否更能物盡其用,強軍節用?”

“還有,”文修彥目光微閃,丟擲第三個問題,“禁軍與邊軍,如同涇渭,彼此隔閡。邊軍鄙禁軍之孱弱,禁軍妒邊軍之犒賞。若能促進二者交流,譬如定期互調部分軍官、資深勁卒,或可使之互通有無,京營能習戰陣之氣,邊軍能感中樞之威?當然,此事需謹慎,尤以不損兩邊戰力為前提。”

劉然沉默地聽著,心念電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