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宋之鋒鏑長歌

第515章 致信湟州 (下)

他想起了劉然在信中的求助:“然當如何自處?”

他又何嘗不是如此?

良久,何灌緩緩睜開眼,目光重新變得銳利而堅定。

他提起筆,鋪開信紙。

首先,他給鄭居中回信。

信中,他感謝鄭相公的看重,對其擔憂西北防務之意深表認同,並詳細陳述了湟州現狀、党項動向,明確表示西軍精銳不可輕動,湟州兵馬初成,尚需鞏固,確難抽調。

他承諾會就西北防務的重要性上疏直陳,但通篇隻字未提蔡京、童貫,亦未承諾任何超出邊帥職責之外的舉動。

信寫得客氣,但保持了距離。

其次,他回覆童貫。

語氣恭敬,首先強調湟州屯田招刺乃奉皇命,一切皆為鞏固邊防,所有兵馬調遣,最終皆需聽候陛下聖裁和朝廷正式調令。

目前新兵訓練未熟,屯田初見成效,恐難當遠征大任。

至於聽調協援,他表示為將者自當以國事為重,若將來陛下有旨、朝廷有令,自當遵行。

這番回覆,滴水不漏,既未直接頂撞童貫,也未給出任何實質承諾,將一切推給了“聖旨”和“朝廷”,暫時堵住了童貫直接插手的口實。

最後,他給蔡京回信,這封信最難寫。

何灌斟酌再三,落筆極為謹慎。

他先是對蔡京的讚譽表示惶恐,將劉然之功歸於陛下天威和將士用”,謙稱自己教導無方。

對於蔡京描繪的宏偉藍圖,何灌表示感念太師提攜之恩,但當前湟州事繁,邊情未靖,實不敢好高騖遠,唯願盡忠職守,夯實邊備,以報陛下天恩。

對於劉然,他懇請蔡京多加教誨,亦望嚴加約束,使其恪守本分,勿負聖恩。

全信語氣謙卑,但核心意思只有一個:婉拒。婉拒了蔡京的拉攏,也婉拒了將其師徒綁上戰車的意圖。

寫完這三封回信,何灌感到一陣心力交瘁。

與這些朝堂巨擘周旋,字斟句酌,其兇險程度,不亞於沙場搏殺。

夜已深,窗外萬籟俱寂。

何灌最後拿起了給劉然回信的信紙。

筆懸在半空,良久未能落下。

他知道,自己寫給劉然的這封信,至關重要。

既要為弟子指明方向,又要為他抵擋來自京城的明槍暗箭,還要顧及西北的大局,更不能辜負陛下的信任。

種種掙扎,萬千思緒,最終化作一聲長嘆。

他想起劉然在青山寨的浴血奮戰,想起他面對強敵時的堅毅果敢,想起他散盡賞錢時的決絕背影……

這個弟子,有才華,有膽魄,有擔當,卻也因這亂世和朝局的汙濁,承受了太多本不該他這個年紀承受的重壓。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既然當日認下了這個弟子,欣賞他,栽培他,那今日他惹下的風波,招來的麻煩,自己這個做師父的,不替他扛起,又能指望誰呢?

難道真要看他獨自在那吃人的汴京城裡,被各方勢力撕碎,或者最終迷失其中嗎?

何灌的臉上露出一絲無奈,卻又帶著決然的笑容。

他深吸一口氣,筆尖終於落下。

“勉之吾徒見字如面:京中來信,盡悉一切。汝之處境,為師盡知……”

燈火搖曳,將何灌伏案疾書的身影投在牆上,堅定而沉穩。

他要用這封信,為遠在風暴中心的弟子,撐起一片天。

無論汴京風浪多大,湟州這邊,總有師父替他扛著一份。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