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宋之鋒鏑長歌

第500章 各方思量

退朝的鐘聲尚在紫宸殿梁間縈繞未散,百官已各懷心思魚貫而出。

蔡京步履沉穩,目不斜視地走在最前,餘深與薛昂緊隨其後,三人雖無言語交流,但多年默契已讓彼此心照不宣。

行至廊下轉角處,蔡京方放緩腳步,餘深立即上前半步,低聲道:“太師,王黼今日之舉...”

蔡京唇角微揚,目光仍平視前方:“不過是見風使舵罷了。他既肯臨陣倒戈,便說明官家心意已明。”

隨後他微微側首,“餘侍郎,你即刻擬一道札子,將今日祥瑞之議詳述其中,重點提及西南將士聞訊振奮之情。”

餘深會意點頭:“下官明白。這便去尋書吏起草。”

“且慢,”蔡京忽然抬手製止,“讓子開去辦。”

他轉頭看向薛昂道:“肇明,你文筆更婉轉些,切記要突出天意與民心相合之意。”

薛昂躬身領命:“太師放心,下官曉得輕重。”

三人正言語間,忽聞身後腳步聲近。王黼滿面春風地走來,彷彿方才朝堂上的倒戈再自然不過。

他朝蔡京拱手一禮:“太師今日在朝堂上所論甚是在理,祥瑞顯現,正是天佑大宋之兆。”

蔡京神色淡然,還了一禮:“王中丞過譽了。不過是盡人臣本分罷了。”

他目光略過王黼,瞥見正從殿中行出的鄭居中一行人,便故意提高聲量,“中丞既然也認同祥瑞乃天意所示,不如一同往政事堂商議具體條陳?”

王黼何等精明,立即應聲道:“正當如此。下官雖不才,願助太師一臂之力。”

這一幕恰好被步出殿門的鄭居中、張康國等人看在眼裡。

張康國冷哼一聲,壓低聲音對鄭居中道:“好個王黼,轉臉比翻書還快。”

鄭居中面色如常,只淡淡道:“朝堂之上,本就如此。”

他目光掃過正與蔡京談笑風生的王黼,眼中掠過一絲冷意,“且讓他得意片刻。西北軍情緊急,不是靠祥瑞就能解決的。”

劉正夫湊近低聲道:“鄭公,眼下該如何是好?蔡京顯然要借題發揮,若是真讓他們促動西南用兵,西北防務空虛,後果不堪設想。”

鄧洵武此時也從殿中走出,見鄭居中一行人站在廊下商議,便緩步走近:“諸位可是在憂心西北軍情?”

他長嘆一聲,“今早接到的急報,党項人已在藏底河城增兵三萬,其勢洶洶啊。”

鄭居中頷首:“鄧知事所言極是。方才在朝堂上,某觀官家雖未立即採納進兵之議,卻也沒有否決。”

他沉吟片刻,“為今之計,唯有從長計議。不如請鄧知事將西北軍情詳細整理,我等聯名上奏。”

“正當如此。”鄧洵武從袖中取出一份文書,“這是今早才到的詳細軍報,諸位可先過目。”

幾人正要細看,忽見高俅悠然走來。

這位殿前指揮使彷彿全然不覺方才朝堂上的劍拔弩張,笑吟吟地道:“諸位相公還在商議國事?真是鞠躬盡瘁啊。”

鄭居中微微一笑:“高太尉不也是如此?方才朝上提出的調動禁軍之議,頗見太尉忠心為國。”

高俅擺手笑道:“鄭相公過獎了。我身為朝廷命官,只是為官家分憂罷了。”

而後他話鋒一轉:“聽聞劉供奉日前向官家進言了對京城禁軍的看法?”

此言一出,眾人皆怔。這事竟無人聽說。

高俅見狀,故作驚訝:“怎麼?諸位相公還不知道?劉然雖只是個西頭供奉官,但提舉教閱所已有段時日,對京城禁軍狀況頗為了解。他建言將禁軍與西軍優勢結合,互調軍官士兵交流歷練,據說官家頗為意動。”

說罷,他拱手一禮,悠然離去,留下眾人面面相覷。

張康國皺眉道:“劉然不過一個西頭供奉官,怎會突然進言兵制之事?”

鄭居中目光深遠:“看來,蔡元長佈局已久。他先是祥瑞,再升劉然升官,派往西壁禁軍教閱所,而後再是兵制改革,這是要全面掌權啊。”

與此同時,蔡京一行人已來到政事堂。

王黼果然跟隨之來,表現得極為熱忱。眾人剛落座,便有書吏呈上茶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