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慢條斯理地品了一口茶,方道:“今日請諸位來,是要商議西南用兵的具體條陳。既然天意已顯,我等為人臣者,自當順勢而為。”
薛昂立即介面:“下官以為,當立即發文催促趙遹進兵。祥瑞顯現,軍心振奮,正是用兵良機。”
餘深雖在朝堂激昂,但私底下卻較為謹慎:“下官以為,還是應當穩妥些。可先命趙遹擬定具體進軍方略,同時籌措糧草,待一切就緒再行發兵。”
王黼此時笑道:“兩位侍郎所言都有理。不過下官以為,既然要借祥瑞之勢,就當速戰速決。不妨雙管齊下:一面發文催促趙遹進兵,一面從各地調集糧草支援。”
蔡京頷首:“此言有理。那就請王中丞起草催兵文書,餘侍郎負責糧草調配,郭侍郎擬定賞格細則。”
他頓了頓,又道,“方才高太尉提及劉供奉對禁軍的看法,諸位可有所聞?”
眾人皆搖頭。蔡京微微一笑:“據聞是一套促進禁軍與邊軍交流歷練的新策。官家甚為滿意,已命梁師成交由樞密院審議。”
餘深頓時明白蔡京的深意:“太師的意思是...”
“既然是促進軍制改革,自然需要試點推行。”蔡京目光掃過眾人,“若能借此機會調整西北與京畿防務,為我所用,豈不美哉?”
便在此時,忽有內侍來報:“啟稟諸位相公,官家召梁大官、高三官入後宮賞畫去了。”
蔡京眼中精光一閃,面上卻不動聲色:“知道了。我等繼續商議。”
待內侍退下,王黼率先笑道:“官家真是好雅興。想必是又得新作,要請二位官家欣賞了。”
餘深卻皺眉道:“這個時候賞畫...”
他話未說完,但眾人都明白其意:國事當前,官家卻仍有閒情逸致賞畫作樂。
蔡京抬手製止:“官家日理萬機,偶得閒暇也是應當。”他話鋒一轉,“既然如此,我等更應當儘快擬定條陳,以免耽誤國事。”
政事堂內的商議一直持續到午時。
待眾人散去後,蔡京獨留餘深,問道:“趙遹那邊,可有什麼訊息?”
餘深低聲道:“日前收到密報,趙遹似乎對速戰持保留態度。他認為卜列部落據險而守,強攻恐損失慘重。”
蔡京冷哼一聲:“武將畏戰,豈是國家之福?你私下給他去信,就說朝中已有決議,若他不能速戰速決,自有人可代其職。”
餘深心中一凜,應聲道:“下官明白。”
另一邊,鄭居中並未回府,而是邀鄧洵武、張康國、劉正夫等人至樞密院議事堂。
鄧洵武將西北軍報鋪在案上,神色凝重:“諸位請看,党項人不僅在大規模調動兵力,還在邊境修築工事。其心叵測啊。”
劉正夫皺眉道:“若是此時從西北抽調兵力南下,恐怕...”
張康國猛地一拍案几:“蔡元長等人這是要誤國!只為迎合官家喜好,竟置邊防於不顧!”
鄭居中相對冷靜:“光生氣無用。當務之急是設法讓官家明白西北形勢之危急。”
他看向鄧洵武,“鄧知事,能否將邊境形勢繪成圖冊?官家喜畫,或許可視象更易理解。”
鄧洵武苦笑:“某已試過。但邊境地圖枯燥,官家只看了一眼便擱置一旁。”
眾人沉默片刻,劉正夫忽然道:“或許可從劉供奉對禁軍的建言入手?”
張康國頓時不悅,衣袖一甩:“那劉然分明是蔡京一黨,怎會相助我等?”
劉正夫搖頭,手指輕點太陽穴:“非也。據我所知,劉然雖得蔡京提拔,但並未投靠於他。”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眾人,“況且劉然久在西北,深知邊防之重。”
鄭居中沉吟片刻,緩緩站起身來到窗前,望著窗外漸沉的夕陽。
餘暉將他的身影拉得修長,投在青石地板上。
“劉公說得有理。”他轉身面對眾人,目光堅定道:“看樣子,還得派人前往劉然那聊一聊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