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天氣說變就變,南方地區罕見的大雪還在下著,遍地都是潔白的雪,厚厚的一層彷彿沒有邊際。
大雪把阿根廷變成白色的王國。
美利堅和英國宣佈停止對阿根廷供給煤炭,停止進口阿根廷牛肉等物資。
很多工廠因為停電被迫放假,而窮人為了取暖,在空曠處圍爐烤火。
柴火混著橡膠輪胎燃燒的黑煙在空氣中盤旋。
靠近牧區的市民們點燃自制的牛糞火爐。
好一些的就是在家裡用煤爐烤火,使用電暖器取暖。
整體溫度其實沒有那麼冷,但很多家庭沒有防範,所以凍傷的人很多。
寒風像刀刮一樣刺骨。
有些底層窮人凍裂的手指,已經形成了結痂,但也不得不出門領取救濟糧食,包括麵包,熟玉米,粥食,土豆以及各種罐頭。
因為家裡無法做飯,天然氣有的也停了,電也停了,水管凍結,街上的很多飯店也都關門了。
很多人出現了生活困難的情況。
阿根廷工業有所進步,國力比起聖赫塞上臺前又增加了三倍左右,雖然在經濟上的表現不是很多,但整體發展面是很好的。
今年阿根廷的經濟規模預計能直接突破630億美金,支解巴西后,阿根廷勢力像滾雪球越來越大,發展越來越順暢。
阿根廷儼然已經超越西班牙,墨西哥,成為西語世界的霸主,可以源源不斷的吸收周邊西語人才,跟美利堅人搶奪人才。
在阿根廷的刺激下,周邊國家也大力發展生育,整個拉美地區新生兒數量比原先歷史還要增加。
不出五年時間,阿根廷人口將突破8000萬,這並非不可能,目前阿根廷每年新增人口三百多萬,其中新移民保持60多萬的規模,加上280多萬新生兒,淨增加人口310萬。
所以小小雪災並不會對科恩內閣產生什麼嚴重困難。
阿根廷人口增長迅猛,若是不多搞幾個工業產業,未來這批人成長起來就會失業,那就是再次完蛋。
而且冬小麥種植剛好需要一場大雪,唯一比較麻煩的就是牧場上的牛馬羊。
對於各種糧食食品生產儲備自然比以往多了幾十倍,這次剛好拿出來救濟災民。
一些富裕的城市更是直接開辦大食堂,免費提供飯菜。
阿根廷中南部極少下雪,只有安第斯山脈地區才會有一些降雪。
今年科爾多瓦省發生異常雪災,北部竟然下起了雪,同期氣溫驟降至零下8攝氏度。
連續72小時暴雪使平原區累積積雪達15厘米,這超過了該地區過去十年降雪總量。
氣象學家歸因於極地冷氣團失控南下,如同巨獸撕破大氣層的保護膜。
好在如今各市實力不錯,救災迅速,沒有出現太多問題。
內閣正在處理政務,來自各省的審批單據像流水似的被送進來,小事省級財政撥款調撥金額小於200萬美金的,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審批,國營企業日常運營管理,這些內閣大臣都可自己做主。
若是大事,如主要文官任免,高官任命,軍事調動,農業災害,工業開發審批,那就必須由各部長寫成處理方案,請總理大臣處理判斷。
罕見的雪災考驗了科恩內閣的執政能力,聖赫塞宣佈設立潘帕斯應急委員會,調動精幹人員,全力負責災害處理。
應急委員會發布2號災難預案,各省軍區出動武裝力量進行救災,各市政廳組織警察廳進行救濟工作和除雪工作,並打擊犯罪。
阿根廷大部分地區的冬天會結冰但氣候很乾燥,有不少城市聚集人口多,修建通了暖氣才沒有那麼難熬。
軍隊用坦克和工程車輛改裝除雪車,機械工廠大量生產除雪裝置。
同時內閣還調集600萬噸陳糧儲備用於各大牧區,讓草原上牛羊們有吃的。
阿根廷最近五六年各地年年豐收,加上新開墾的農田連續增產,農業效率持續增長。
存糧已經開始積壓,甚至有的儲備倉庫中保管不好的已經開始黴爛,人人都有飯吃,多餘的糧食賣不出去怎麼辦,現在剛好拿來餵牛羊。
因為很多牧場本身冬天有應對預案,進行室內飼養,所以牛羊凍死的情況不算多,主要是潘帕斯草原北部地區凍死比較多。
開放式牧場沒有遮蔽的地方,而山地牧場降雪量過大,導致牛羊窒息而死。
全阿根廷凍死的牛羊數量達到百萬頭規模。
一些有應對措施的室內牧場情況好一些。
除了陳糧,各大糧食儲備公司調集1200萬噸新糧用於救災,防止一些糧商趁機漲價。
黴變儲備糧轉化為乙醇燃料原料,推動能源自主。
被雪花覆蓋的牛羊屍體被農業部以8成市場價進行統一收購,用工業化思維將災難轉化為資源。
用於緩解牧民的困難,因為不是病死的,所以一部分24小時內死亡的能用於食用,製作罐頭和軍用口糧。
死亡72小時內的進行無害化處理後,送往各大工廠進行統一處理,製作寵物飼料和有機肥。
超過72小時的用於製作工業明膠和生物柴油,全國新增12.7萬個臨時崗位,幫助災民就業。
各大國營糧食公司在全阿根廷發放救濟糧和短期保障金,開放各大公共場所,讓人們不用在街上烤火。
學校和體育館的開放,統一供應恆溫空調暖氣,發放食物和保暖衣物,建立三級供應體系。
全國建立11.2萬個臨時取暖點,臨時管控物價,處罰趁機漲價的商家,調撥救災物資,統一民族黨全員出動,在民間組織300萬人志願網路,由內閣進行補助。
供電系統全力供應住宅區和製作保暖衣物,電器的工廠,全阿根廷的鐵路系統都動員了起來,運輸各種救災物資。
全國電網進行聯網改造,搶修電力設施,優先建設極寒備用線路,幾個大型電網公司全力負責配合。
凍死牲畜對接生物製藥產業鏈,進行各種預處理,挽救損失。
對於無家可歸的人,由市政廳負責安置,啟動居民死亡追溯和追責,保障國民生命安全。
在羅薩里奧貨運站,戴貝雷帽的大學生和高中生幫忙轉運土豆,穿貂皮大衣的貴婦正彎腰擦亮煤油燈玻璃罩。
國家鐵路公司的一把手卡洛斯·摩根和他的奧拉西奧·阿爾瓦雷斯在鐵路公司動員會上,宣佈啟動新的鐵路排程系統,開放鐵路公司的車廂用於城市保暖。
鐵路公司多輪改革和重組下來,已經成為阿根廷經濟發展的大動脈,地方政府投資城際鐵路,債務問題,臃腫問題也大大緩解。
發行阿根廷鐵路建設債後,讓全國鐵路煥然一新,執行速度更快,門到門集裝箱聯運,牛肉,糧食專列,總貨運量達到3.6億噸,貨運週轉量達到300億噸公里。
阿根廷儲備的2000萬噸原煤用於各大火力發電廠,並從澳洲,奧格蘭,哥倫比亞的礦場進口更多煤炭,簽訂長期能源協議,徹底擺脫美利堅和英國的能源依賴。
本土開採煤炭和天然氣礦產加大生產力度,讓火力發電廠優先保障居民區,用於居民取暖。
電器工廠大量生產電暖爐等裝置,保證家庭取暖。
貿易公司進口更多原煤,
因為電網停電,加上冬天水電發電量本來就少,大量工廠被迫停工。
這樣的救災不是第一次,例如在1963年1月,薩爾塔省因為大量降水,導致洪災,差一點就引發貝爾梅霍河決堤,當時的新政府救援迅速,薩爾塔剛剛合併胡胡伊省進行磨合,新高官比爾·伯德直接申請調動軍隊進行救災,在軍事委員會的幫助下,將損失降低到最小。
工程兵部隊堵住決堤口,在民兵和農業合作社,新村莊的配合下,合作社24小時進行廣播傳訊,設立軍民聯合指揮所,沿岸村莊組織搶險隊。
挽救了下游數百萬阿根廷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聖卡洛斯合作社當場表決,徵用全部65輛運糧車改作防汛車,後來被總結為聖卡洛斯精神,寫入統一民族聯盟章程,被全阿根廷歌頌。
災後重建工作,大量省份籌集捐助物資配合生產,居民配合都增加了很多,為後來新薩爾塔省的發展奠定根基。
民兵永久水利部隊成立,負責巡查堤壩河流,軍械庫轉為農械站,
貝爾梅霍河上游成為阿根廷人最早馴服的一條河流,最近兩年已經修建了大量的堤壩和水電站,進行梯級開發。
隨著救災行動的持續進行,阿根廷人的凝聚力彷彿更加升高,各地人們團結一心,抗擊災難。
玻利維亞,烏拉圭,巴拉圭和奧格蘭都派出救災人員,在阿根廷進行幫助行動。
根據內閣估算,這場雪災將在半月後完結,這樣的小災難,不過是阿根廷崛起過程中的一個困難。
……
隨著氫彈的爆炸,阿根廷好國防部開始全面推進核武器小型化,以及遠距離導彈和航空火箭的發展。
包括月神計劃在內的幾個大型戰略,每年額外投入1億美金用於人才建設和扶持相關工業發展,今年因為財政盈餘較多,首次投入達到2億美金。
阿根廷的實驗型氫彈當量110萬噸,但技術落後,單體體積更是達到了5噸,整體效率非常低,只能說是大號的原子彈,並沒有太強的威懾力,所以阿根廷一直是秘密核試驗。
相比於美利堅百萬噸氫彈只有1噸甚至數百公斤,阿根廷氫彈實際作戰能力有限。
第三次氫彈實驗,氫彈2型,規劃當量130萬噸,但體積仍有2.7噸。
改進後的潘帕斯火箭三型載荷600公斤,射程800公里,無法搭載3噸級氫彈,無法形成中遠端戰鬥力。
如果重啟戰略轟炸機方案,需要更大的投入,阿根廷無力負擔。
核心方案是氫彈構型更新,這需要超級天才的帶動,阿根廷顯然沒有挖掘出這樣的人才。
如果只是普通版本更新,需要很長時間。
構型更新聖赫塞只聽說過兩種方案,泰勒構型和新華夏正在發展的新構型,前者阿根廷有機會,後者就根本不存在任何可能性。
阿根廷的氫彈構型本身是泰勒構型的劣質仿版,所以前一種更合適阿根廷。
經過社會毒打,阿根廷出現氫彈武器戰略級的可能性已經不可能存在。
阿根廷核物理學家埃米利奧·塞格雷提出穩健發展新構型的方案,並逐步最佳化。
解決方案是發展鈹反射層壓縮技術,將輻射壓需求從7.3太帕降至2.4太帕,減輕起爆原子彈當量要求三成。
並將乾式熱核裝藥替代溼式,但溼式氫彈液態氘氚需重型耐壓容器,鈹反射層壓縮聚變芯,輻射壓需求從7.3太帕降至2.4太帕,減輕起爆原子彈當量,並採用固態氘化鋰-6替代液態燃料,省去冷卻系統後,能縮減1噸左右的重量。
阿根廷現在生產的鈽-240雜質比較高,需全面升級離心機提純工藝,將純度提高到雜質低於1%。
為了防止工廠被美利堅和蘇聯破壞,內閣在阿根廷北部和南部都建立了2個備份工廠以及生產線,設計技術冗餘。
目前阿根廷材料技術還需要更大的進步,瑪雅化工材料研究所正在研發更強大的合成氨裝置,第五研究院的核潛艇耐壓材料已經有了眉目。
過渡方案是把箭系列戰鬥機進行彈倉擴容外表拉皮,改造成轟炸機,研發投入會降低,但可能面臨故障率和其他問題,不能和研發新款轟炸機相比。
同步發展空射火箭增程系統,在太空進行發射,但需要超級重型轟炸機。
聖赫塞很快否定了這個提案,效率低且未來應用不大。
經過討論匯總,他的決策仍然是優先發展陸基機動發射和核潛艇潛射雙體系,放棄轟炸機路線。
這正是美利堅放棄的超級空中堡壘重型轟炸機計劃,而且最主要的是後世根本沒有出現這樣的重型轟炸機,根據他的可憐的轟炸機知識,沒有出現在新聞上的轟炸機就是報廢技術,阿根廷能力有限,不值得投入試錯。
第五研究院給聖赫塞的另一個方案是發展過載火箭,將載荷從600公斤提高到1.2噸甚至1.8噸,同時把氫彈縮小,或者壓縮爆炸當量,進行武器小型化,發展分散式彈頭,將2.7噸的當量拆分成3個,每個900公斤。
目前已經開始啟動分導式彈頭風洞測試,分導式彈頭雖然會降低爆炸威力,但也能加強突防能力。
過載火箭方案將會是阿根廷材料學的革命,現在由月神計劃組和阿根廷航空火箭公司負責實現,第五研究院提供基礎理論。
比起美利堅的阿波羅計劃4萬工程師的規模,阿根廷的月神計劃目前工程師數量只有3500多人,這還是算上了很多兼職工程師的人數。
好在很多大學配套培養工程師,加上月神計劃的配套資金,很多優秀大學開設了航天工程,衛星設計,航天物理等專業,目前效果還不錯,去年航空航天相關招生人數達到了3000人規模。
阿根廷也有一定後發優勢,各個大學派遣了一批中高層管理人員,前往新華夏和美利堅學習研究工程控制論,深度學習系統工程管理,布蘭卡市南方設計局成為首個採用系統工程管理的設計局,也是月神計劃旗下最大的設計局,貢獻了最多的新技術。
布宜諾斯艾利斯理工大學開設系統工程管理專業排名阿根廷第一,教材直接翻譯自錢老著作,在校生30%參與軍方外包專案,如風洞測試和燃料配比。
布蘭卡市的幾所大學也是跟隨戰略,不僅核物理專業排名靠前,管理學也發展的很好。
南方設計局是亞當航空設計局的親兄弟,是第五研究院旗下的市場化分部,負責探空火箭、衛星設計和核武器運載,主攻液體燃料火箭。
南方設計局和國家軍事導彈公司合作比較深入,與中小型導彈研發形成錯開,但也多次進行交流。
比起南方設計局,國家軍事導彈公司研發比較差,但生產能力不錯,搞定生產製造,與設計局配合。
亞當設計局專注固體燃料導彈與戰術武器,主力產品是短程和中程彈道導彈,對空軍技術局和國防部負責。
布蘭卡南方設計局的規模遠遠超過了普通研究所,採用公司化運作,用於減輕財政壓力,總經理和總設計師雙負責制。
南方設計局本質上是一個披著公司外衣的蘇聯式戰略機構,對外以阿根廷南方太空科技公司名義運作。
設計局核心工程師和科學家數量達到600多人,彈道導彈部,航天運載部,核戰鬥部整合室,第五研究院聯合實驗室,突防技術組等核心部門。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缺乏3000公里以上彈道測算能力,這個有點超出聖赫塞預料,但也在合理範圍內。
幾個航天航空大學都提出了自己的測算方式,但缺乏驗證技術,比如後世的超級計算機,真正的問題在於人才。
其他的像是四個導彈火箭製造公司,宇航工業AAI,星河航天動力EADT,國家軍事導彈公司NMDC,阿根廷航空火箭AAR,
這些公司主要問題是創新研發能力弱。
還有薩爾塔航空航天大學,聖馬丁大學,阿根廷航空航天大學,目前潘帕斯之火專案也進入瓶頸階段。
這些短時間沒有辦法突破,只能繼續培養更多人才,希望能有運氣搞出真正的天才,或者用龐大的科研體系突破。
支撐性研發部門有400多人,這是南方設計局最強大的部分,做技術供應鏈外包,也是南方設計局和阿根廷航空火箭最大的區別。
南方設計局與布蘭卡冶金研究所共享專利,和阿根廷國家化工集團和南方石油,瑪雅化工共建燃料生產線和工藝,與科恩重工聯合開發焊接裝置,與雷恩軍工合作生產火箭導彈制導系統、電子裝置,與聖馬丁聯合飛機聯合生產航天發動機,
後勤保障部門500多人,有反間諜部門,安保部,供應鏈,生活保障,風洞運作,資料情報部等部門。
還有各大學的兼職學生超過1000人,這些學生大多負責外圍產品設計,在風洞模擬、燃料測試、半導體測試等工作中承擔基礎工作,釋放工程師精力,如果透過國家稽核可以參與核心秘密專案。
月神計劃已經設計了幾款新火箭的模型,進行了火箭實驗型的焊接和總裝。
薩爾塔月神火箭總裝工廠,各地運輸而來的零部件,將會在這裡組裝,工人們利用機器將零部件變成真正的火箭,讓阿根廷從南美大地崛起,並真正進入太空時代。
發射火箭並不是什麼大事,但獨立發射一枚能飛往太空的火箭,將是一個奇蹟,目前只有美利堅,蘇聯和印度做到了,印度發射的火箭更像是一個手工作品。
而義大利發射的衛星是美利堅人發射的,當然,羅馬的衛星技術確實還算不錯,阿根廷這次發射的火箭並不裝載衛星。
現在阿根廷和義大利工業水平差不多,經濟總量也已經超過,差距只在一些核心研發技術上,不超過五年就可以全面趕超義大利。
安第斯科學探測火箭2型計劃在8月7日升空,並進行全球直播,為月神1號運載火箭進行前期預演。
全球直播是阿根廷國際關係首秀,每個國家的直播片段均有不同,為了利益擴大化。
如果阿根廷航空火箭試射成功,將有效降低大家對巴拉那聯盟和巴塔哥尼亞氫彈地震的關注,並有可能獲得美利堅和蘇聯的拉攏。
這個發射計劃是聖赫塞智囊團三層套娃的推進,而且準備了15種不同應對預案,包括完全成功,部分成功,徹底失敗等情況。
火箭1型是第一代實驗型,主要技術來源於使用美製馬斯探空火箭上面級技術,1961年NASA公開的圖紙,秘密發射的單級固體,有效載荷42公斤,飛行高度250公里。
火箭2型採用更多新技術,深入吸收鑽石火箭技術和自主研發,載荷提升一倍,飛行高度980公里,突破卡門線,
箭體採用阿根廷最新航天發動機高能不鏽鋼,極大降低成本。
火箭2型將在普納高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這款由布蘭卡冶金研究所實驗出來的高能材料,也是阿根廷海神計劃核潛艇的主要材料。
擁有新款箭7戰鬥機同款航空陀螺儀和地磁導航系統,燃料採用硝酸—煤油配方,採用煤油深度脫硫技術避免發動機腐蝕,並創造性的使用新焊接工藝,第五研究院開發了雙層燃料罐,內壁鍍鋅鉛合金,外層用不鏽鋼波紋結構承壓,有效降低腐蝕性。
主要是箭體材料和噴管設計,讓火箭更輕,並進行動力系統最佳化,而燃料與彈道重構是重點,燃料只需要一步步實驗,彈道重構則是難題,目前阿根廷洲際導彈計劃陷入僵局,將核心人員發展二代遠端導彈開始重新安排技術團隊。
阿根廷的不鏽鋼工業提升後,箭體材料不再是問題,而是擁有發達的冶金焊接工藝,生產各種箭體都不是問題。
在建的核電站提取大量的武器級鈽,雖然實驗材料豐富,但技術落後,也需要提高。
實驗室研究所獲得一筆新的研發資金,2億美金用於新氫彈構型和小型化,載具搭配等,這是阿根廷財政部最大的一筆秘密預算。
液體火箭發動機,固體火箭發動機,運載火箭,二段式,三段式,五段式都交給各大物理研究所,大學物理系推演。
與核武器不同,火箭航空的發展不會受到明面上的限制,只是技術難度比較高,ANSA與各國航天局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合作。
如果成功發射火箭也能有效提高民族自信心。
……
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最大的食品集團,恩裡克食品集團,由墨西哥裔理查德·米勒創辦,旗下擁有11家工廠,僅僅5年時間就從30多人的食品小作坊發展到僱工達到1.2萬人,是阿根廷最大的綜合性食品公司之一。
墨西哥裔在一些人口不多,但經濟增速快的省份受到空前歡迎,雷里奧斯省今年吸收了5萬新移民中,就有3萬是墨西哥裔,成為阿根廷最大墨西哥裔聚集地。
墨西哥裔取代了巴西裔,成為1965年新移民數量最大的族群,人口部門估計,今年有15萬年輕墨西哥裔湧入阿根廷。
在非首都地區,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拉潘帕省,已經出現了墨西哥社群,他們一般就在當地社群旁邊,溝通順暢,統計部門很快把他們統計進阿根廷人。
墨西哥裔移民希望靠近主流社會,並因此獲得當地的善意,很多沿海省市建設的工業城新區缺乏勞動力,居住環境還可以,與渴求工作的墨西哥裔非常合拍。
沿海和工業城市規劃的移民社群要比大城市貧民窟,城市鄉村邊緣地帶好的多,滿足了移民對基本居住條件的期望,降低了遷移的定居成本,這一點對吸引家庭式遷移尤其重要。
這在很大程度上拯救了阿根廷勞動力市場,墨西哥農民比巴西裔華裔印度裔還勤快,他們還說西班牙方言,成為市場上最歡迎的僱工。
類似的新移民還有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秘魯等國家的新移民,他們很快承擔了底層的需求。
1965年墨西哥發生經濟危機,自1940年代起推行國家主導的工業化,透過高關稅保護本土產業,但國營公司效率低下、腐朽嚴重,虧損嚴重。
百萬計的墨西哥人在貧困和失業之中掙扎,阿根廷和美利堅是他們的去處,但美利堅需要偷渡,阿根廷卻張開雙手歡迎他們的加入。
布蘭卡的經濟規模已經超過墨西哥城,而且更加繁榮,工作崗位更多,所以吸引了很多墨西哥失業青年的加入。
國家證券交易所所在的聖馬丁大道的梧桐樹街道更是被稱為小華爾街,全長1.5公里,還有布蘭卡期貨交易所,國家黃金儲備局,泛美貿易公司等機構,以及50多家銀行。
梧桐樹街道集中全國6成金融資本,加速工業化融資,巨大的銅牛在街道和聖馬丁騎馬雕像隔街相望。
銅牛朝著北方,方位對準紐約,國家證券交易所成為拉美唯一能夠在資本量僅次於美利堅的大型證券交易所。
雙子塔建築,布蘭卡銀行大廈,巴倫銀行大廈,國家證券交易大樓,泛美貿易大樓,南方石油大樓這些都是著名的大樓,成為布蘭卡金融權柄的象徵。
拉普拉塔市最大私營銀行大西洋銀行,還有科爾多瓦省最大信貸機構,科爾多瓦農民信貸社都在這邊上市,併成功獲得融資。
墨西哥大量從美利堅銀行借款,以此維持工業化,債務問題越來越嚴重,土地改革失敗後,小農經濟破產,糧食進口激增,不得不從外國大量進口糧食。
墨西哥央行堅持固定匯率,但因為通貨膨脹率遠超美利堅,導致出口競爭力崩潰,富人和外資預感貶值,1965年上半年撤資超5億美金,這些資金要不回流美利堅,要不流出到其他國家。
美聯儲1964年加息讓美元回流,墨西哥企業償債壓力驟增,反而是像阿根廷這樣不依賴美元的國家競爭力增加了。
墨西哥人才外流情況嚴重,不少墨西哥汽車工程師加入阿根廷汽車公司,這批墨西哥人用了近10億美金培養出來的人才,成為阿根廷本土汽車發展的技術中堅力量。
相比之下,阿根廷中產規模和人口持續擴大,讓本土消費繁榮,不會過度依賴海外市場,浮動匯率加上資本管制,通貨膨脹率低於1%,民眾信心越來越強,本土工業企業崛起,不再依賴國外技術。
隨著收入的增加,和市場貨幣供給增加,外部債務問題也慢慢降低,阿根廷對內發債的價效比更高。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