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帝國崛起

第370章 外交失利和軍備發展

目前阿根廷對士兵兵源基本上無差別,入籍一年的新移民也都有資格加入阿根廷軍隊,所以防務軍也成為民族融合的大熔爐。

目前移民和本土白人的土地衝突慢慢減少,但民族隔閡還是存在的,這個只能由科恩內閣負責打破,畢竟新移民大量湧入也是科恩內閣造成的結果。

新移民也透過參軍加速阿根廷身份認同,改善生存生活情況,可以更好的融入。

最近5年,整個國家在一步步穩步前進,以農業為國家根本,以工業為發展重心,休養生息,治安情況大幅度好轉,官員精明能幹,阿根廷人民的生活也普遍得到了提升。

防務軍不管是對內鎮壓暴亂,還是對外禦敵,整體形象都遠超國防軍時代,欺壓普通民眾的情況徹底被杜絕,從防務軍打進布宜諾斯艾利斯維護治安開始,就徹底成為阿根廷人心中擁護的好軍隊。

防務軍軍隊目前已經擴充到40萬,其中陸軍是28萬,士兵義務兵役制度和志願兵相結合,讓很多優秀青年選擇當兵。

目前阿根廷有30個師,包括3個坦克師,4個混成旅,2個空降旅,對空導彈旅2個,擁有坦克1600輛,步戰車1200輛,裝甲車800輛,各類火炮火箭炮7000多門。

海軍6萬,阿根廷海軍進行了擴編,淘汰了很多老舊艦艇,3200噸的布蘭卡艦和門多薩艦戰力不明,奧托號和奧蘭號仍然沒有完工,目前只能呆在海軍基地裡釣魚。

潛艇部隊僅由4艘常規動力潛艇組成,這是布蘭卡軍艦廠生產的樣子貨,動力採用國產柴油機,潛水深度大概是50米左右,被海軍士兵稱為活棺材。

如果真的攻打馬島,補給線只能依賴老舊運輸船,若開戰需7天集結兵力,而且缺乏兩棲登陸艦艇,徵用商船的話倒是能加快速度。

阿根廷空軍6萬,包括10個戰鬥機飛行隊,各類作戰飛機350架,其中空軍導彈部隊1.5萬人,缺乏空中加油機與預警機,制空範圍侷限南大西洋沿岸。

1964年英國武裝力量總人數約為42.5萬人,阿根廷在軍隊人數上倒是快趕上英國了,但質量上是完全無法相比。

英國陸軍約22.3萬人,其中萊茵河集團軍駐西德兵力約5.5萬人,配備百夫長坦克與戰術核武器,承擔北約中歐防線任務。

遠東司令部在馬來亞、新加坡駐軍約3萬人,應對印尼對抗衝突。

北愛爾蘭約1.2萬人,維持治安,防範愛爾蘭共和軍活動。

第16空降旅約5000人,保持快速反應能力,可以在48小時內投送至全球熱點地區。

皇家海軍約10.2萬人,擁有航母戰鬥群,包括7艘航母,搭載掠奪者攻擊機與海雌妖戰鬥機,還有核潛艇部隊,3艘無畏級攻擊核潛艇服役。

海軍在直布羅陀、馬耳他、亞丁、香港等基地駐守約2.8萬人,維護殖民地航道安全。

皇家海軍的航母戰鬥群可以在200海里外封鎖阿根廷海軍。

皇家空軍約10萬人,包括V型轟炸機中隊,48架火神、勇士轟炸機攜帶藍鋼核導彈,執行對蘇聯戰略威懾任務。

空軍在塞普勒斯、肯亞、巴林等地部署閃電戰鬥機中隊,覆蓋中東與東非制空權。

據國防部的估算,英國目前擁有450枚核彈頭,擁有全球基地,工業體系完整的大英,不是小小阿根廷可以碰瓷的。

阿根廷目前仍是區域防禦型軍隊,國產裝備戰鬥力差,一半以上軍事裝備依賴進口,缺乏戰略縱深,工業基礎薄弱,工業體系不完整,還是差英國佬一大截。

1964年阿根廷財政收入首次達到72億美金,用經濟規模527.35億美金來計算,應該是達到90億美金。

阿根廷最近幾年都在進行大規模減稅,出口退稅,為了刺激農業發展,內閣對農業稅也進行了減免和退稅工作。

徵稅機構為了推動經濟繁榮,很多小公司小工廠並不列入徵稅範圍,非正規經濟未納入統計範圍,保證底層人民收入。

所以過去一年財政收入的增長並不是很明顯。

出口退稅使阿根廷的淨出口收入減少8.7億美金,其他退稅和補貼政策讓阿根廷稅收減少7.5億美金,加上徵稅問題損失5—10億美金稅收。

財政支出75億美金,包含3億美金赤字,透過發行國債補充。

工業相關支出合計29.5億美金,包括重化體系發展投入14.2億美金,構建從石油開採,煉化,合成材料,重型機械的完整產業鏈,基礎設施投入9.5億美金,國企運營與改革6.2億美金,包括石油公司技術發展,鐵路改造,技術裝置引入。

奧蘭市氯鹼一體化,內格羅-內烏肯煉化基地專案,布拉託港液體天然氣碼頭等新專案已經陸續開建。

農業補貼與轉移支付6.8億美金,教育和醫療社保7.5億美金,債務償付4.5億美金,行政服務支出5.1億美金,國防支出5.28億美金。

其他專項支出4.92億美金,主要包括各種秘密計劃如核工業海神計劃等,這些不列入國防支出。

拉潘帕省經濟規模136.7億美金,財政收入25.9億美金,其中布蘭卡市經濟規模108億美金,全阿根廷第一,財政收入21.6億美金。

奧托市經濟規模11.92億美金,布拉託市3.2億美金,科羅拉多港市3.26億美金,聖羅莎市3億美金,其餘城市7億美金。

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經濟規模104.7億美金,財政收入18.8億美金。

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經濟規模83.8億美金,財政收入15.9億美金。

科爾多瓦省經濟規模40.02億美金,聖菲省29.25億美金,雷里奧斯省20.58億美金,薩爾塔省18.11億美金,門多薩省16.38億美金,聖地亞哥省9.66億美金,查科省12.1億美金,科連斯特省11.82億美金,相簿曼省5.05億美金,聖胡安省4.48億美金,內格羅河省16.96億美金,丘布特省8.95億美金,聖克魯斯省8.46億美金,火地島省0.26億美金。

就經濟規模來看,拉潘帕省已經開始斷層式領先布省,而且重工業體系開始發揮威力。

但布省完全體的話是超過188億美金,整體還在高速發展。

其餘省份來看,科爾多瓦暫時排名第四,聖菲和雷里奧斯發展很快,內格羅河合併內烏肯後經濟實現暴漲,薩爾塔省擁有三個大城市,門多薩省則是中西部經濟最強的省份。

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統計顯示,阿根廷大部分農業省份的財政收入是赤字的,工農業倒掛,農業稅比例控制在15%左右,但是上繳到的利潤算在出口省份或者財政收入,需要沿海強省進行補貼和轉移支付。

阿根廷工農業倒掛表現為工業品價格高於價值、農產品價格低於價值的系統性失衡。

這種倒掛導致農業利潤向工業轉移,農業省份雖承擔糧食生產責任,卻難以透過市場機制獲得足夠收益。

科恩內閣設計了一套合理的體系,保證農民收入的同時,為工業發展積累足夠的資金,而不是依靠國際貸款,所以目前阿根廷各地的債務情況也屬於非常合理的。

查科地區主要以農業為主,經濟底子比較差,其餘省份也主要以農業為主,目前工業發展來看還是比較差的。

減稅法案生效後,有效的刺激阿根廷國內的消費,消費稅迅速增加,汽車、鋼鐵行業利潤激增讓企業所得稅迅速增加,關稅也在增加。

不過隨著國營體系,特別是壟斷型國營公司,銀行的發展壯大,阿根廷國營公司上繳利潤達到12.5億美金,可以讓阿根廷擁有更加富餘的財政收入,用於補貼布宜諾斯艾利斯-拉普拉塔-聖馬丁-羅薩里奧-科爾多瓦-聖菲-巴拉納重工業體系發展。

阿根廷還出售了一批低能效,競爭力差的國營公司,有效的啟用了市場,很多大型國營公司的市場競爭力迅速增加。

如國家石油公司單位成本下降,利潤大幅度增加,阿根廷菸草集團規模迅速擴張,上繳菸草稅規模突破歷史。

1964年阿根廷國防預算達到5.28億美金,1965年則達到8.68億美金,在財政收入寬裕的情況下,阿根廷將對防務軍的軍費進行了大量的提高。

阿根廷國防壓力沒有那麼大,國防預算除了用於改善士兵待遇,其餘大部分用於新的軍事裝備採購和扶持阿根廷本土軍工體系的發展。

空軍方面,聖馬丁聯合飛機的箭5戰鬥機效能也只比F86強一點,只能說是個披著新塗裝的老舊貨色,箭5和箭2的設計水準是一樣的,超過箭2只有一個原因,它能量產,而且適合阿根廷空軍,足夠便宜,故障率也不高。

遍數全球主流戰鬥機,美利堅的F-4鬼怪II極速2.23馬赫,目前確立全球空中霸權,可以掛載8枚導彈,包括4枚半主動雷達中程制導導彈AIM-7麻雀,以及4枚紅外製導短程格鬥導彈-AIM9響尾蛇,因為沒有機炮,近戰能力比不上米格—21。

F-鬼怪還可以使用AGM-12小牛空對地無線電指令制導戰術導彈。

F-105D雷公專職對地攻擊,載彈量6400公斤,主要使用響尾蛇導彈。

蘇聯人的米格-21極速2.05馬赫,1964年全球共產量超1500架,是東德、埃及、印度空軍主力。

米格—21採用,K—13環礁空對空導彈,仿製美利堅的AIM-9B的紅外格鬥導彈,憑藉輕量化機身和機動性,對抗美利堅的戰鬥機。

蘇-7B裝配匠轟炸機實力強大,是雷公的主要對手。

英國佬的閃電F.3,極速2.27馬赫,是全球最快量產機,部署西德對抗米格-21。

法國人的幻影IIIC三角翼無尾佈局,SEPR火箭助推器實現2.2馬赫。

北歐奇蹟瑞典Saab35龍,雙三角翼設計,極速2.0馬赫,可公路起降。

新華夏的殲-6仿製成功,年產量已經達到300架。

聖馬丁飛機和科爾多瓦軍用飛機廠的箭6,箭7,箭8專案立項多年,仍然面臨量產難題。

聖馬丁飛機正在繼續最佳化做箭5改進型。

箭5極速只有1.05馬赫,爬升率35米每秒,作戰半徑600公里,沒有彈射座椅。

箭5C升級版極速1.25馬赫,效能有所提高,但戰鬥力並沒有增加,箭5D強化版速度和箭5一樣,換裝了全新國產機炮,可以配雙發威力更大,可以攜帶更多彈藥進行轟炸,但戰鬥機測試壽命和使用時間下降嚴重。

譚克博士仍然執掌阿根廷戰鬥機工業的設計,併成為阿根廷國防工業委員會的一員,獲得阿根廷愛國勳章,聖馬丁勳章,阿根廷飛行勳章,是阿根廷國家科學院副院長,院士,布蘭卡航空航天大學榮譽院長,布蘭卡大學名譽創始人,目前也正式在阿根廷定居,加入阿根廷國籍,育有5個小孩。

阿根廷航空工業唯一的問題是戰鬥機設計人才的培養並非那麼容易,布蘭卡航空航天大學,阿根廷航空航天大學,薩爾塔航空航天大學這些成立沒多久航空大學的根基還是相當薄弱,國防部的資金讓他們把重心投向到月神計劃和潘帕斯之火計劃。

聖赫塞的投資重心仍然是戰略性武器,對於戰鬥機專案的投入並沒有其他計劃那麼多,人才傾斜也是。

目前只有實力弱一點的布蘭卡理工大學、聖馬丁工業大學和科爾多瓦工業大學對航空戰鬥機專業比較看重,為阿根廷培育戰鬥機設計人才,發動機設計人才,空氣動力學人才,為了支援人才體系建設,科恩財團旗下的伊蓮娜理工大學也投入資金髮展戰鬥機專業、金屬材料學。

布蘭卡理工大學作為其中實力最強的,建立譚克學者計劃,每年選拔20名青年才俊進入培養通道,單獨建立戰鬥機系,飛行器系只設立飛行器設計-動力工程-材料科學-控制技術四門專業,其他幾個大學也有相應計劃,稍微從高考中搶了一點天才。

大一學生直接參與箭系列戰鬥機的風洞試驗,大三進廠實習,布蘭卡理工大學用3倍薪資從加拿大龐巴迪、瑞典薩博挖來12名導師。

科恩內閣上臺後帶來的好處就是,腐敗問題變少了,這讓很多國防部的財政撥款可以有效的花在鋼刃上。

譚克博士利用他在國家科學院副院長身份,推動立法《阿根廷航空人才保護法》,規定核心技術人員離職需國防部審批,同時引入更多資助,大幅度提高了待遇,吸收外國的人才,如瑞典和加拿大。

譚克博士主導的戰鬥機專案在巴西解體後迎來了一定轉機,獲得了不少巴西航空研究院的人才,組建亞馬遜戰鬥機設計研究院。

並秘密從義大利馬基公司引進了新技術,聘用了部分技術人員,進行聯合培養,新飛機採用40度後掠翼和翼根邊條。

聖馬丁飛機廠從英國和法國招聘了一批發動機研發人才,花重金引入法國斯奈克瑪Atar9發動機技術,從南非獲得了退役發動機羅羅AvonRA.7發動機,成立仿製IA-78潘帕斯2發動機專案組。

法國對南美技術轉讓較開放,為阿根廷提供部分圖紙與培訓,讓阿根廷可以對Atar9發動機進行逆向工程後設計屬於自己的發動機。

阿根廷國家軍用飛機廠有J65維護經驗,秘密推進J65戰鬥機發動機逆向工程簡化版,拆解5臺J65,完成2D圖紙繪製,並進行了全面仿製最佳化工作。

阿根廷在高溫合金材料方面經過鋼鐵冶金工業高速發展,特殊材料突破後,已經能生產多種特種合金,用於戰鬥機發動機的開發。

1962年6月,工業部和化工部,拉潘帕省冶金工業廳牽頭成立國家高溫材料實驗室,前身為拉潘帕冶金材料研究院,現在獲得內閣財政資金支援。

集中攻關航空航天合金和核潛艇合金做準備,明面上是為了實現阿根廷合成氨裝置的完全國產化。

高溫材料實驗室的組建,瑪雅化工出了一半人才和三分之一的資金,羅德冶金公司、雷霆工業、恩科電氣,阿根廷核電公司等多家公司也有投資。

實際上是為海神計劃,月神計劃和導彈計劃,核電工程做準備,很多新合金也同樣可以用於戰鬥機的發動機和外殼生產。

同年10月薩爾塔省發現大型鎳礦與鉻礦,11月與聖保羅合作開發錸礦提純技術用於渦輪葉片塗層。

同年12月,阿根廷與蘇聯秘密簽訂的《鎳-鋁協議》規定,阿根廷每年出口3000噸鎳,換取米格-21機身圖紙,讓阿根廷可以有更強的技術資料投入到箭6和箭7的研發。

聖馬丁飛機廠則在加拿大和瑞典收購了一批航空電子技術,從法國引進了航空戰鬥機雷達技術進行輔助研發。

全新改進版的超音速多用途戰機箭6專案,目前研發立項時間已經超過了5年,從布蘭卡市立項開始,總投入達到了9000萬美金左右,燒錢比箭5系列高了2倍左右,這還是在箭5專案擁有經驗的基礎上。

箭6採用國產仿製發動機IA-78潘帕斯2非加力渦噴發動機,推力5500公斤,同時參考結合蘇聯R-11發動機技術,設計極速1.8馬赫,內建裝甲油箱,載彈量1200公斤。

由阿根廷最大的電氣公司恩科電氣研發的國產航電系統,可掛載3枚國產神行者紅外製導短程導彈和3枚獵殺者雷達制導中程導彈,並配備新科恩重工研發的30毫米G-6修羅氣動式單管機炮,也可以換裝雷恩軍工火炮廠研發的20毫米6管加特林式機炮。

D-2神行者導彈和H-2獵殺者導彈分別由阿根廷航空火箭公司和阿根廷國家軍事導彈公司研發,仿製美利堅和蘇聯的導彈型號,配備國產化技術。

是目前兩款導彈的迭代升級款,

布蘭卡無線電公司負責自主研發新一代戰鬥機雷達,配合法國雷達技術,效能上可以達到鬼怪的八成左右。

國防部電子戰對抗實驗室負責電子干擾系統研發,布蘭卡無線電公司的雷達需與電子干擾系統整合,恩科電氣負責專案分組,進行二次開發,形成完整航電系統。

渦輪葉片、燃燒室等高強度零部件製作由聖馬丁鋁業和布蘭卡鋼鐵廠負責加工。

雷恩軍工的火炮技術,坦克炮生產研發技術都是阿根廷最強的,目前阿根廷效能最好的T63式坦克就是雷恩軍工坦克工廠,生產線引入戰鬥機質量控制體系。

而新科恩重工目前的主力坦克型號仍然是在60式坦克。

箭6戰鬥機機身利用最新國產鈦合金,由核潛艇生產工廠,阿根廷海神工廠負責代工鈦合金機身框架,海神專案團隊目前開發巴塔哥尼亞高嶺土提純工藝,用鈦鐵礦電弧爐熔鍊法替代進口鈦材,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

阿根廷新科恩重工材料公司研發機身非承力結構,改用陶瓷配合鋁蜂窩夾層材料,強度重量比提升1倍以上,工時減少。

聖馬丁飛機公司利用汽車生產專案管理辦法,將戰鬥機生產分解為21個標準模組,讓聖馬丁汽車工廠等50多家工廠進行代工,有效降低了成本,戰鬥機專案員工也從幾年前的4000多人增加到8000多人,研發速度提高了很多。

1958年阿根廷向美利堅求購F-86被拒,黑市中間商報價達到52萬美元1架,後來國防部採購的二手F-86價格也要42萬美金,好在當年虧本賣給國防部的第一批箭5戰鬥機40架,讓聖赫塞數千萬美金的投入沒有打水漂。

箭5戰鬥機第2批國防部採購了80架,訂單金額3200萬美金,科爾多瓦獲得800萬美金訂單。

箭5第一代沒有中距導彈能力,依賴目視格鬥,被英國佬稱呼為南美空中拖拉機,可靠但已經過時,以32萬美元的製造單價和低維護需求,成為可靠的選擇。

全面替代空軍部老舊的F-86佩刀和格羅斯特流星,強化對地攻擊能力,可以有效利用低空1.05馬赫速度突防,規避敵方雷達。

箭5在安第斯山脈4000米機場仍能滿載起飛,高原效能非常優秀可靠,發動機可以在野戰機場用通用工具拆卸和安裝。

簡化版本的航電操作,飛行員僅需150小時訓練即可作戰,曾是國內統一戰爭期間拉潘帕防務軍的可靠幫手,讓拉潘帕防務軍對國防軍形成了空中優勢。

這是一款經過戰爭檢驗的優秀戰鬥機,具備日間截擊、夜間轟炸、海岸巡邏等多工能力。

在火地島吞併戰役中,有效的威脅了智利空軍部隊,對抗智利霍克獵人,形成了空中火力威懾。

現在箭5戰鬥機最佳化型可以掛載箭5戰鬥機最佳化型和新式機炮,採用鈦合金主樑和複合材料蒙皮,機身強度提高,加裝了布蘭卡無線電公司研發銀環蛇電子對抗模組,戰鬥力和生存大大提高,只是單架次成本提高到50萬美金。

箭5第3批訂單採購了120架箭5戰鬥機最佳化型,用於替換老款的二戰戰鬥機,專案金額達到6000萬美金,分配給科爾多瓦軍用飛機廠1200萬美金的訂單,幫助聖馬丁飛機廠代工,同時讓科爾多瓦軍用飛機廠繼續完成箭7系列的研發工作。

到1965年,箭5系列已生產320架,防務軍空軍使用240架,成為南美最大規模現役機群。

箭5最佳化型與改進型不同,效能稍微好一點,但成本有所縮減,很多零部件的國產化程度更高,總體成本也沒有增加多少,新訂單可以有效填補箭6專案研發赤字。

聖馬丁飛機廠甚至向古巴,南斯拉夫,南非等國家出售了差不多80架箭5最佳化型,成本補貼價下來和F86全新差不多,但維護成本和配套武器便宜,與美利堅不一樣,沒有附加任何政治條款,所以獲得了很多國家的青睞。

外國訂單可以讓戰鬥機生產線維持運轉。

箭5的第四批訂單也下來了,這次的訂單已經全面改為升級版的箭5C和箭5D,效能達到F-86的1.1倍。

箭5C可在3分20秒內爬升至12000米攔截高空偵察機,對U-2等目標更具威脅,而且還可以同時掛載國產神行者D-1導彈和獵殺者D-1導彈。

國防部訂單價格提升到60萬美金,加上工業部每架補貼5萬美金,已經開始為聖馬丁飛機帶來合理的利潤,至少不需要聖馬丁汽車進行補貼了。

國產神行者導彈一代和獵殺者導彈一代的維護成本僅法制產品的一半左右,效能約為法國貨的8成左右。

最近幾年科恩內閣對軍工行業的巨大投入,讓聖馬丁飛機也能共享裝置和材料,加速了戰鬥機專案的研發。

箭6單機成本從290萬美金降低到187萬美金,戰鬥效能達到設計圖紙的9成以上,原型機今年已經開始多輪試飛,效能已經得到空軍部小夥子們的肯定,就是價格還比較高。

聖馬丁飛機廠建造的前後投資近千萬美金的風洞,不僅成為阿根廷戰鬥機的重要設施,還是阿根廷火箭導彈研究的超級輔助。

阿根廷國家軍用飛機廠則從阿根廷軍工製造總局獲得了普爾基系列戰鬥機技術和工程資料,改進了箭7系列生產,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

箭7系列屬於國家軍用飛機廠申報的,可以媲美米格-21的設計方案,採用雙發動機方案,很多配件是聖馬丁飛機廠配套提供,通用箭6的配件。

陸軍方面,阿根廷目前人口大量增加後,當兵已經不再是強制性要求,透過小學每年一次的軍事訓練,初級中學每年一次一週的軍事訓練,可以替代服兵役。

目前阿根廷服役的軍種主要是陸軍和海軍相對缺人,比起空軍這樣的技術性軍種,阿根廷的海軍可以說是大量的海軍陸戰隊組成的,配備了一堆只能在沿海地區巡邏的老式軍艦,就組成了海軍。

當然,空軍的人數中,後勤人員數量也很大,他們大多是簽約長期合同僱員,現在也被統計進軍隊人數中,屬於後勤部,還有部分普通軍種是負責戰鬥機的維護,安保工作,同時配合阿根廷本土戰鬥機公司進行測試,飛行等。

為節省成本,大部分戰鬥機的試飛員由空軍現役飛行員兼任,協助飛機公司完成適航認證。

阿根廷小學階段植入防務軍英雄故事,中學增加軍事史辯論課,高考增設國防科技應用選考科目,為國防工業選拔人才。

而且小學文憑已經達不到服兵役的要求,一般需要達到中學畢業後才有資格當兵。

很多士兵服役3年後,可以選擇續期,但名額有限,只有優秀骨幹才能選擇續期,還需要進行大量的考核。

財政收入的改善,讓軍費投入到裝備研發,士兵待遇改善,還可以透過當兵解決很多底層人民,特別是農村地區的工作問題。

阿根廷現在有了新的坦克,新的合作武器裝備,很多裝備的操作難度很高,所以需要更優秀計程車兵。

在阿根廷當兵在訓練營就要學習很多基礎技能,相當於免費進短期職業大學,還有工資賺。

阿根廷為了培養足夠多的職業青年,在教育體系之外的軍隊,也設定了很多類似的培訓課程,主要是陸軍,除了正規軍事院校外,為阿根廷工業化培養人才,不僅鍛鍊身體素質,還增強他們退伍後的就業競爭力。

當然,隨著地方警察體系的飽和,如今大部分退役士兵需要透過文化考試才能進入警察部隊了,但大多數工廠也樂意招聘退役士兵。

培養出來的優秀士兵,發展成為統一民族黨成員,也能夠成為地方的優秀骨幹,迴歸當地後可以成為統一民族黨的觸手,改善當地的人員素質。

退役士兵經文官考試考核後。進入統一民族黨基層,填補地方治理真空。

軍隊的愛國主義教育也是最強的,阿根廷引進蘇聯和美利堅,新華夏愛國主義軍隊教育體系,讓軍隊凝聚力和戰鬥力有了顯著的增強。

阿根廷目前還開闢了軍事廣播電臺,軍事電臺,少兒電臺,農業電臺等多個科普軍事的電臺節目,在全阿根廷的收聽率越來越高。

幾家電子公司生產的收音機價格也越來越低,很多普通收入的家庭也可以購買,有些有錢的人甚至開始購買黑白電視機,就是節目數量不多。

有了防務軍作為強大後盾,未來也會讓對英國的馬島新一輪談判順利不少。

.......

10多輪文官考試,大學考試下來,大量的人才被挖掘篩選出來,加上新移民的人才,整個國家都出現了人才湧現的情況,實現公平競爭,打破階級固化,尊重人才成為科恩內閣最成功的政策之一,構建了一個人才資本主義內閣生態系統。

很多地方家族豪強把控政局的局面在進行多次改制後,勢力也都已經大大收縮,建立了工業發展型政府。

正義黨,激進黨兩個最強在野黨的勢力已經衰退,相當於共和黨和社會黨加起來,其他政黨的勢力反倒有所增長,如民主黨,自由公民黨,藍色社會黨改制更名的進步黨,還有阿根廷人民黨等組織都有進步。

多輪集權下來,科恩內閣的權威也大大增加,政策執行下來也變得更加順暢,越來越多的大型發展建設工程開始啟動,如更大的發電站建設計劃也可以實施了。

如潘帕斯運河水利綜合樞紐工程,上游建立了水庫發電站,目前已經形成了運河沿岸3.8萬平方公里灌區,拉潘帕省的小麥玉米種植面積增加了240萬公頃,糧食產量穩定達到1200萬噸。

去年拉潘帕省的牛肉年產量提升到550萬噸,豬肉產量550萬噸,約佔阿根廷總產量的一半左右,拉潘帕省成功實現從牧業省到飼養省的轉變。

阿根廷農業報紙為了宣傳拉潘帕省,起了個標題《農業超級大省崛起》,全面介紹拉潘帕省農業發展進步,號召農業省向拉潘帕省學習。

美利堅的《時代週刊》的新一期封面是卡斯特羅舉著雪茄站在哈瓦那街頭,雜誌內頁最新的一篇文章是《阿根廷的牛肉如何滋養古巴革命》。

過去一年阿根廷大量出口拉潘帕圈養牛肉和小麥,儘管圈養牛肉口感上比起潘帕斯放養牛肉要差不少,但是價格十分便宜,成本遠低於大草原。

牛肉出口量重新超過澳大利亞,成為全球最大牛肉出口國,每年為阿根廷賺了大量外匯。

對於美利堅來說,阿根廷的威脅正在變大,美利堅國內開始吹風,針對阿根廷的輿論開始擴散,各種媒體試圖渲染阿根廷農業的威脅,給阿根廷潑髒水。

備受關注的紅杉集團曝光和阿根廷的資金交易往來,中情局已經打算儘快下手,聖赫塞指示很多分部撤離阿根廷工作人員,並大量銷燬賬本。

潘帕斯草原南部因為潘帕斯運河工程每天新增水汽約120萬噸,增強南大西洋低空急流,使巴塔哥尼亞東側年降水量增加50-80mm,拉潘帕省整體氣候環境也有不小改善。

在布蘭卡模式基礎上,建設水鐵聯運樞紐,規劃12條支線鐵路銜接運河碼頭,實現港口腹地半徑擴充套件至800公里,布蘭卡市經濟腹地面積全面擴散到西部和南部地區,而且切入布宜諾斯艾利斯腹地。

為了保證潘帕斯運河和科羅拉多河下游的水流量,阿根廷計劃開闢內格羅河南水北調工程。

工程總建設長度380公里,採用明渠和管涵組合方案,前200公里利用自然沖溝改造明渠,減少開挖量三成,後180公里採用直徑6米預應力混凝土管涵,防止蒸發損耗。

內格羅河年均流量達1000立方米每秒,上游已經開始修建多級水壩群,具備年調水50億立方米,透過最佳化水庫排程,繼續擴大潘帕斯南部地區的糧食種植面積。

未來科羅拉多河下游植被恢復後,地表反照率降低,吸收的太陽輻射能轉化為潛熱通量,使巴塔哥尼亞邊緣帶夏季地表溫度下降1.2-1.8℃,改善整體氣候微環境。

新運河需穿越巴塔哥尼亞臺地東緣緩坡帶,參照美利堅中央河谷工程建設經驗,規劃了3級泵站系統,整個工程需克服128米高差,每年耗電量約2.1億千瓦時。

還有查科省利用查科河支流建設6座梯級水庫,總庫容達120億立方米,保障旱季200萬公頃耕地的灌溉。

同時推廣本土培育的新型耐旱作物品種,使單位耗水量降低。

針對雨季洪澇問題,查科大開發計劃省農業開發組設計並建設網格化暗管排水系統,結合地勢修建截洪溝渠,可以讓使溼地水位下降1.2-1.5米,目前已經釋放可耕地380萬公頃,並進行了大量改造。

40萬公頃鹽鹼邊際土地種植鹼蓬飼料,年產牧草480萬噸,支撐肉牛養殖120萬頭,建立棉花-花生輪作體系,使纖維強度提升15%,油料自給率提高25%。

目前整個查科地區成為阿根廷的重要糧倉,大規模改造工程可以充分釋放巴西裔新移民和本土農業公司的潛力,整體糧食產量已經突破1500萬噸,未來長期糧食潛力在3000萬噸以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