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海叔完全沒猶豫,當即表示願意。
畢竟一個太監墓就幹了一百,這要真是個陪葬的配菜,那主菜得出多少貨啊!
況且這趟拼車,大家相處的也很融洽,目前既然各自都沒新點子,那沒道理不繼續幹。
於是周伶直接分配了任務。
她負責去打聽訊息,查查資料什麼的,長海叔他倆則要去開闢個據點。
因為這事兒一時半會根本望不見頭,住賓館就不方便了,得租房子,對應的生活用品也都要準備一番。
至於我倆,一件事——送貨!
郝建民是本地古董商,有自己的店面。
位置大家應該都聽過,就在號稱“濟南潘家園”的英雄山文化市場。
我倆也是到了才知道,原來這裡和南郊賓館只隔了一條馬路,走著也才十多分鐘。
不過那時候,文化市場正處在大規模建設時期,隨處可見拆改建,滿眼都是髒亂差,再加上我們趕到時已經過了五點,很多人都開始收攤了,看著就跟淪陷區難民逃荒似的。
我跟建新哥轉了好半天,才在一個角落裡,找見一處掛著“寶潤齋”字樣的小門臉兒。
初看不大,也就七八平米。
正中間是一堂桌椅,兩側是多寶閣,瞅著跟尋常古董店沒區別。
但進來後才發現,右側靠門處,還有個不到一米寬的通道,由於店門是朝裡開的,門一開,門板就會擋住通道口,不進屋根本發現不了。
所謂“門道門道”,這個詞在郝建民店裡,就以這種方式具象化了。
不能說玩古董的底子都不乾淨,但基本搞這種花活兒的,手上都會沾點灰。
當時郝建民有客,安排我倆在外頭先坐會。
送貨就是這樣。
並不僅是送到就完事兒了,必須得等買主過眼,確認沒問題才能離開。
古玩行裡,不少人都在這上吃過大虧。
甚至你一個不注意,貨就被掉包了,完後人家不但說東西不對,還要反咬你一口,說你找事兒。
當然郝建民肯定不至於,否則周伶就不會讓我倆送貨了。
過了大概二十分鐘,一個四十來歲的男人從裡頭走了出來。
這人西裝革履,相貌堂堂,看著似乎很有錢,見到我倆時,還微笑著主動點了點頭。
送走他後,我們跟著郝建民穿過通道,裡頭果然別有洞天,是一間二進格局的茶室,古香古色的非常講究。
郝建民很客氣,給我倆沏了茶才開始看貨。
我一直惦記著帶鉤,但俗話說防人之心不可無,如果直接問,保不齊他會獅子大開口。
於是來的路上,我就想好了說辭:“郝老闆,我剛入行,是個門外漢,您看您方便給我長長行市不?”
郝建民不疑有他,笑了笑便道:“刨除一些特別的物件,你們這行出貨,基本在市場價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我們出的時候,大概就是加兩倍的入手價。”
“不過嘛,具體的出價得根據買家看,像剛才那位姜老闆,有錢卻不懂行,往往就會狠一點,反之就得本分一些,這要說起來,學問就大了,你不在這行裡混上些光景,是不好入門的。”
我心說紅魚帶鉤他是六千收的,要是他沒蒙我,那賣價不就得一萬八?
我感覺有點貴。
因為我當時的心理價位是八千塊錢。
“那我們這批貨,您一般多久才能出掉?”
“不會太快。”郝建民指指桌上的物件,說我們這都是熱乎的生坑貨,如果不急著用錢,肯定要留一段時間,盤一盤再出掉。
我眼珠滴溜溜一轉,又“老老實實”的說:“對不住啊郝老闆,我啥也不懂,問題可能有點多,這個生坑,還有熟坑,他們之間啥區別啊?”
其實這個概念周伶給我普及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