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蛇打七寸,他藉助馬鴻洲主動透露的訊息,在行動前制定了詳盡而又周密的計劃,針對為首的馬成曾沐二人進行圍剿。
有一說一,勳貴出身的褚博明還是很有能力的,率領著不到一千五百人,追著馬成曾沐麾下的大幾千人打,最後被他分割圍剿,消滅大半。
但沒等褚博明一戰竟全功,他就受到了來自馬鴻洲的背刺。
糧草被劫,兵械不足,行蹤洩露等等,不一而足。
褚博明在分兵圍剿西羌馬成部和白苗曾沐部時,反被其他小部落的人馬圍困,損失了近百兵員,才打通道路,撤了回去。
褚博明吃了虧,自知士氣已失,不能一戰竟全功,便集結隊伍,撤回了成都。
褚博明帶著怒氣,找到馬鴻洲質問,卻被他一問三不知搪塞過去,褚博明抓住此事不放,表示要上報都指揮使,徹查馬鴻洲。
卻不曾想,馬鴻洲早有準備,直接把一個鎮撫使扔出來,當替罪羊,先他一步便做好了一切工作。
在馬鴻洲統管配合下、獲得剿匪勝利的捷報與馬指揮使明察秋毫抓出勾結賊匪的軍中叛徒,兩條訊息一同送至都指揮使司。
四川都司就在成都,褚博明還沒來得及有動作,四川都司的嘉獎令就已下來了。
褚博明氣的當晚就寫了密信,交由特殊渠道發往京城。
這也是他第二個任務,調查馬鴻洲等人,貪贓枉法、養寇自重的情況。
如今馬鴻洲既然做出如此事情,褚博明自然要參他一本。
可不到一個月,上面的回信就下來了。
證據不足,只能證明馬鴻洲麾下有人暗通叛賊,卻不夠定馬鴻洲的罪。
而且那鎮撫使自述一切皆是自己所為,口供都交上去了。
褚博明這個虧,是不吃也得吃了。
打那之後,褚博明一邊整兵備戰,一邊時不時外出清剿賊匪。
尤其針對西羌馬成部和白苗曾沐部,打得更狠。
至於馬鴻洲前後反覆,也是官場上的慣用手段。
透露訊息給褚博明,一是送點功績給褚博明,想著褚博明得了功勞,停留個一兩年,也就該回京述職了,不會影響他。
二來,馬鴻洲也是想借著褚博明之手,敲打一下這些部族,老老實實的,不要有不該有的想法。
可惜,他沒想到褚博明那麼猛,是個真有本事的。
如果不是他及時出手,多番動作,讓褚博明吃了個虧,褚博明真就能憑藉著一千多人,一鼓作氣把馬成、曾沐兩夥人清剿乾淨了,進而藉著勝利之勢,掃除賊寇。
到了那時候,褚博明大功在身,加官進爵沒什麼事。
但要是馬成他們死到臨頭了,把馬鴻洲供出來,那他可是難逃一死了。
所以馬成和曾沐不能死,至少不能在那種情況下死。
馬鴻洲一系列操作,是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性命,但是他沒想到,兩年多平安無事,如今卻事發了。
他做的事情,還是被馬成和曾沐知道了。
兩人被褚博明圍追堵截,這兩年基本上都不敢出山。
現如今卻拿著了馬鴻洲的把柄,要挾馬鴻洲給二人走關係,赦免二人的罪行。
可馬鴻洲連褚博明那關都過不去。
褚博明想用規則內的手段剿滅馬成二人,但二人在見識到褚博明的戰鬥力後,就不正面作戰了,反而把族人打散,分散藏匿於群山之間,以及各少數民族部落之中。
如果褚博明不分好壞,大開殺戒,那隻會激怒各部族。
真要是引得他們支援馬成曾沐,造反自立,他就是罪人。
在褚博明不想自己動手的情況下,就只能等待合適的時機,如今這機會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