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祈願池

第171章

突然多了那麼一大批糧食,李景行並未表現出多少的興奮,匆匆散會後,揪著自己弟弟就走,他們漸行漸遠,爭吵聲也漸漸不可聞。

與會之人竟沒一個跟上去勸的。

宗言認為這倆人吵得再兇,他們兄弟之間也不會有什麼大的矛盾,李景升是不怎麼靠譜,可該說不說,景寧城的困境的確是緩解了。

雖說只是緩解,軍中肯定不缺糧食,民間就未必,將來城內定然糧食價格高漲,百姓生活會更加困苦。

不過少了軍隊這個吃糧大戶,做好統籌和賑濟工作,總能維持下去。

李景行看上去古板,卻非不知變通,否則也不會採納那麼多的建議了。

果然,下午再見面,李縣令只臉色臭臭地對之前一些政策做了調整,顯是捏著鼻子認了自己親弟弟的所作所為。

無論怎樣,景寧這小小縣城重新歸於了平靜。

可外界形勢發展,卻有些出人意料。

奉天大將軍的加冕儀式如期舉行。

劉莽在萬千臣民百姓的見證下,祭告天地,稱吳王。

從此後,李家兄弟,包括宗言在內,自動成了大吳的員工。

儘管,因這場席捲數省的大雨和洪水,加冕過程顯得不那麼完美,民間不少人視為不祥。

吳國這支農民起義軍為底色的新興軍政勢力也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

但吳王畢竟是一刀一槍拼出來的地位,其威望沒有多少消減,對各軍頭的約束力反而因稱王更強了。

在其強壓下,除了幾支部隊與北方朝廷產生了些小衝突,並未發生預想中的大戰。

景寧嚴防死守,前來打秋風的友軍也悻悻而歸。除了因接收了不忿難民,城裡壓力大了點,一切都還算平靜。

在海邊始終關注局勢的宗言,也不得不說聲佩服。

然後,他一邊教導兩個徒弟,一邊帶著人埋頭苦幹。

開闢新鹽田的工作異常艱難,本來麼,要是好弄,早幾年就搞出來了,只建那麼幾塊,是怕賺錢太多麼?

實在是景寧的海邊大多懸崖峭壁,有些平坦且潮差適中的地方又全是巨石。

然而現在面對更大的生存壓力,宗言不得不投入更多人力,將石頭挖出來,並挖溝,重新墊上一層泥土。

一干就幹到了冬天,總算將曬鹽場擴大了兩倍有餘。

然而還沒等新田出成果,城內有小吏跑來傳訊,請他儘快回返,同時帶來一個讓人吃驚的訊息。

之前稱王儀式都沒資格去觀摩的李景升,竟得了吳王青睞,他升官了。

還不是小升,而是連升四級,成了從四品的明威將軍,並領彭州刺史,年後赴任,主管彭州軍政事。

也就是說,他的地盤一下子擴張到了整個彭州,下轄數縣,包括景寧。

宗言開始時難以置信,他好歹算義軍一員,可沒少聽人吐槽劉莽,清楚這位絕不是個大氣的,突然如此看重原本一直處於邊緣位置的李景升,還連升幾級,怕不是有什麼大病。

等又得知吳王既未給錢,也沒給人,李景升升官升了個寂寞,反而覺得這才正常。

正好,入冬後海風越發冰冷刺骨,他風溼犯了,也是難熬。

將注意事項同留手小吏仔細交待一番後,宗言帶著徒弟,第二天就策馬離開海邊小村。

闊別三月有餘,景寧城除了多層銀裝,與以往似乎沒任何不同。

打發徒弟回家後,宗言勒馬注視著城外粥棚,見領粥的隊伍和他離開時一樣長,神色間卻少了那種絕望與惶恐,他才輕舒口氣,獨自去縣衙向李景行復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