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點錢只夠一家老小吃喝拉撒,官員們哪來的錢去快活?
一想到這裡,朱元璋不那麼淡定了。
“禁!必須禁!”
“你繼續查,有哪些官員不知檢點,全都記錄起來。”
“誰再違反,仗責六十。”
正所謂,飲食男女,食色性也。
他朱元璋也不是什麼道德衛士,不允許男子傳宗接代。
但此類支出過於高昂,官員不可能在沒貪汙的前提下日日流連忘返。
沒貪汙?他絕對不信!
朱標應了下來,“那扭轉災禍的法子怎麼辦?”
“給誰辦,也不能給這種人辦。”
今日之後,朱元璋給餘閒蓋棺定論了。
“老子飄零半生,就沒見過人夜裡耕百里地,百日還能行萬里路的。”
“什麼意思?”朱標疑惑道。
“意思就是,有李善長、劉伯溫坐鎮,就沒有破不了的局。”
朱元璋拍了拍兒子的肩膀,語重又心長。
“想當年,要不是這兩位點撥,咱也坐不上龍椅。”
“不就是個私塾先生嗎,餘閒能做的,韓國公和誠意伯也能做到。”
話是這麼說,但做起來就難了。
“兒臣不是信不過他們,只是大明不止有這兩人。”
朱元璋搖搖頭:“咱身邊最厲害的文臣都參破不了,還有誰能爭鋒?”
朱標幾番欲言又止,最後沉默下來。
如果餘閒的智慧止步於私塾先生,又怎麼能讓朱家父子三人、韓國公、誠意伯為難。
隱隱之中,朱標總覺得有些蹊蹺。
...
不知過了多久。
李善長、劉伯溫一路緊趕慢趕,又回到宮中。
朱元璋有些驚喜於二人的效率,但表情還算鎮定。
“一日不到,你們就破解了?”
二人不約而同的重重點頭,臉上洋溢著難掩的喜色。
李善長毫不猶豫的回答道:“雖然微臣徹夜未眠,但所幸參透玄機,所以特來複命!”
朱元璋眉毛上挑,轉而看向劉伯溫:“誠意伯也想到了?”
“微臣不才,剛想到暇思,便不敢再耽誤。”劉伯溫淡淡的說。
至此,朱元璋的心放回肚子裡。
“既如此,那就從韓國公開始吧。”
李善長被欽點,底氣更加旺盛,挑釁地看了旁人一眼,互望一眼後,劉伯溫猶如老泰山巍然不動。
見敵不動,李善長胸有成竹的上前。
“臣以為,應對冰雪期災禍,可用三步走!”
聲音響徹大殿的同時,朱元璋的胃口被吊起來了。
就三步?這麼簡單嗎?
不虧是朕的“蕭何”!
“第一步,廣積糧!”
“史書所記載的政局動盪,皆因百姓缺糧,憤起造反,如果人人吃飽飯,百姓心中就沒有怒。”
“我朝有官糧,為各地災情、糧草排程應急使用,可實際應用時,因層層上報錯過救急最佳時間,例子比比皆是。
糧食運送短則幾日,長則十天半月,這點時間足夠把老百姓逼成餓鬼!”
想到這,李善長雙眼暗淡:“官員不敢私自開倉放糧,因為不管大明律,還是自古以來,這都是違逆國法的重罪。”
“若要根治,必須建立義倉。”
“義倉?”朱元璋眉頭微皺輕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