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在嘉靖年間

第277章 嘉靖的無奈

徐孝先同樣不是第一次見嘉靖對自己毒舌了。

這讓又開始懷疑,朱希忠跟陸炳是不是在騙自己呢?

嘉靖哪裡就對他好了?

不過轉念一想仁壽宮給他騰出的那一間小屋,徐孝先又覺得可能……刀子嘴豆腐心?

“昨日你與成國公、陸炳一同去見了沐朝弼?”

嘉靖拿起茶盞放在鼻尖嗅了嗅,一副被茶香陶醉的模樣兒。

徐孝先因為朱希忠跟陸炳的叮囑,自然是實話實說。

甚至包括了沐朝弼給他們三人好處,讓他們三人在嘉靖跟前替他美言的事情,徐孝先也是沒有絲毫的隱瞞。

對於沐朝弼,以及雲南沐家的事情,徐孝先相信只要稍微有判斷力的人,都能看出來,沐朝弼的兩個襲爵的侄子絕對不是因病而亡。

“皇上,這黔國公的爵位,難道就非得沐朝弼不可了?”

廊亭內此時也沒有外人,除了安靜專心為嘉靖沏茶的菽安,便是黃錦了。

所以徐孝先說起話來也是沒有絲毫顧忌。

而嘉靖好像也很享受跟徐孝先這般沒有任何束縛的談話。

“那你的意思呢?”

嘉靖的問話,讓徐孝先倒是一愣。

這種事情自己說了又不算,我問你是想知道你怎麼想的,不是讓你問我怎麼想的。

但面對嘉靖的問話,徐孝先還是說道:“要是臣的話,絕不會把爵位讓沐朝弼來繼承。

畢竟,自己兩個侄兒暴病身亡的事情……終究是還是太蹊蹺了。”

嘉靖看了一眼徐孝先,彷彿有千般心事的嘆了口氣。

“你以為朕就不知道這件事情不簡單了?

之所以拖到如今,不就是朕現在也沒有拿定主意。”

“您一道旨意,把這黔國公的爵位傳給沐家其他旁支不成麼?”

“要是有那般簡單,朕還需要猶豫再三?”

嘉靖淡淡笑道:“沐家世代替大明鎮守雲南,黔國公這三個字可是比千斤還重啊。

想要把黔國公換承,哪有你想的那麼容易?

就說弘治年時,沐琮過世後,但他膝下無子,於是只好過繼了宗族旁支,也就是由後來的沐琨襲爵。

朝廷那時候也想過趁此機會把黔國公將為當年的西平侯。

可最後怎麼著?

朝廷的旨意到了雲南,就遭到了沐氏與當地官員的反對。

並上疏:滇人知黔國公不知西平侯也,侯之恐為所輕。

最終孝宗皇帝也不得不更改旨意,同意沐琨襲黔國公之爵位。

而這件事情細細算來,這才過去多少年?

要是朕也一意孤行,朕怕這雲南會亂啊。

所以……。”

嘉靖意味深長的看著徐孝先,緩緩道:“這皇帝不好當啊。

要是像你這般只從對錯公理出發,這大明怕早已經不是大明瞭。

因而一些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且沒有了任何挽回的機會,那麼不妨就睜一眼閉一眼,學會從大局出發,為江山社稷考量。

至於對和錯,就讓沐氏一家子去爭論。

總之,大局為重。”

徐孝先默然,站在嘉靖的角度他自然理解嘉靖的想法。

而且他也知道,一個傳承百年的權貴家族,若是沒有一些見不得光的齷齪事情,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見徐孝先默然不語,嘉靖今日卻是顯得有些健談。

繼續道:“你以為當了皇帝凡事就能為所欲為了?

雲南沐家的事情,朕在對錯公理上就得睜一眼閉一眼。

而這朝堂之上,朕何嘗不是如此?

遠的不說,就說眼前……。”

“您這是……要拿我舉例了麼?”

“你也配讓朕頭疼?”

嘉靖毒舌道。

不過一轉眼接過手裡的茶盞,又是無奈的長嘆一口氣:“你也就配讓朕罵幾句了,粗手粗腳的,這麼好的茶盞……。

算了,說正事吧。

朝堂上就像這徐階跟嚴嵩,你以為朕真的對他們沒有任何意見與不喜?

可朕能怎麼辦?

革了他們?罷了他們?

這說起來容易,可罷免了他們後,誰來頂替他們?

朝堂之上放眼望去,在處理朝堂政事上又有幾人能像徐階、嚴嵩這般有敢於獨斷專行的魄力?

哪一個不是到了朕跟前都是唯唯諾諾,朕說什麼就是什麼?

那麼要是朕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對的,俺答去年怎敢擾京?

可若要是每一件朝堂政事都要朕來拿主意,那麼朕要他們這些臣子又有何用?

就像剛剛那李士翱,身為戶部尚書,賦稅被工部挪用擷取都不知情,只知道不斷上疏。

難道他就不能變通一下?

身為六卿,他若是強要見朕,朕豈能不見?

可他呢?

榆木腦袋不知轉彎,一根筋的接連上疏,你說這樣的臣子,朕豈敢放心他座於內閣處置朝堂政事?

都像他這般不知變通,不懂迂迴,這天下豈不是就要大亂了?

所以說朕在諸多事情上也很無奈啊。

就像徐階跟嚴嵩結為親家一事兒,朕不滿,可又能如何?”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