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因為昭武帝的影響,更是快速的發生著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趙地,鄉間酒肆。
周圍的議論聲,此刻都變得有些喧譁,似乎對於六公子贏辰,何時能夠登頂帝位有些猜測。
“要是現在登基的就是昭武帝就好了,生活在昭武帝的治下,管他什麼趙人、秦人還是楚人。”
農夫的臉色,多了幾分羨慕之色。
毫無疑問,對於天幕上盛世的美好未來,農夫的眸子中充滿著欣喜。
“你是覺得,始皇帝不好嗎?”
就在這時候,一道聲音響起,落魄士子的言論,當即引起了周圍人的爭論。
“始皇帝,趙人長平之戰的血仇,還沒和他算呢!”
“想當年,俺的小兒子,就是死在那裡啊。”
農夫淚眼婆娑,回憶起過往,情緒止不住的湧動而出。
“要是大趙沒有亡於秦,那麼俺們的生活,或許就不會那麼苦了。”
民力壓榨到了極限。
農夫的不滿,只是縮影。
即便是剛統一天下,大秦帝國表現出十分強大的姿態,但是內裡卻早已經如同朽木一般。
一碰就徹底分崩離析。
同樣的爭論,發生在齊地、魏地,乃至於韓地,楚地。
昭武帝的出現,就好似一道希望,這份希望能夠支援著六國的民眾,能夠短暫的接受秦的壓榨。
為的就是等現實的昭武帝上位,做到與民休息。
秦國之法是戰時商君之法,過去的嬴政是太自信,覺得什麼都不用改。
結果,天幕上告知了嬴政答案,那就是大秦會‘二世而亡’。
無法接受這種結果,嬴政也才因此允許,大秦進行改革。
讓贏辰的‘官山海’策,能夠順利的推動下去。
…
鹽鐵都尉府。
自成立以來,已過了一段時日。、
可贏辰始終按兵不動。
他反倒是藉助少府之力,陸續打造起一座座與鹽鐵相關的工坊,尤其在“鹽”的生產上投入極大精力。
大秦的鹽業,以“井鹽”與“海鹽”為主。所用的工藝,不過是“煮滷法”——以海水或鹽井滷水為原料,加熱蒸發水分,最終結晶成鹽。
然而,這一基礎產業卻長期被地方豪強與六國舊族把持。
私鹽氾濫不說,鹽價更是高昂到幾乎抵得上一人一日的生活開銷。“鹽比金貴”在當時絕非虛言。
想要打破這層盤根錯節的利益網,贏辰的準備自然要十分周全。
關於鹽業,他已在籌備新的替代方案——推行較煮鹽法更高效的“曬鹽法”。
如此一來,少府就能源源不斷產出更多的鹽,用來與鹽商對抗。
甚至無需動用權力,僅憑市場擠兌,就足以讓這些鹽商破產。
然而,對贏辰而言,真正麻煩的,卻在於“鐵礦”。
這東西,他不好貿然收回。
“六公子,如今關中幾大私營鐵礦的幕後主人,幾乎都是自孝公、惠文王以來就因軍功受封的老牌貴族。”
李斯神情凝重,將近日的經歷一一道來,“臣嘗試與他們交涉,可他們無一肯退讓,皆以‘祖產’、‘先君所賜’為由,拒絕官營。”
“更麻煩的是,其中數家在關中根基深厚,與軍中諸將皆有姻親與舊交。”
“若要強行收回……只怕會引來他們聯名上書,反咬六公子阻撓新政啊。”
話音落下,府內的氣氛瞬間沉寂下來。
片刻後,贏辰開口,聲音低沉卻透著凌厲:“他們阻撓,是他們的事。”
“把孤的旨意,明明白白下達到那幾家拒絕官營的鐵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