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
諸葛亮又尋到龐統和徐庶,將分兵計劃告知二人。
得知諸葛亮要親自前往小沛牽制王忠,且只帶二百白毦兵和三百青壯,龐統和徐庶皆是一驚,相繼道:
“自古用兵常勝者,大抵以多欺寡,孔明,不可託大啊!”
“要牽制王忠,有關司馬前往即可,孔明何必親往犯險?”
諸葛亮感受到了龐統和徐庶的關心,笑道:“亮視王忠,如視一鴨。我軍戰馬兵甲太少,正好找王忠借用。”
見龐統和徐庶憂慮不減,諸葛亮又道:“並非是我驕矜自恃。曹操為了抵擋袁紹,幾乎抽盡了諸縣強兵。”
“王忠麾下,不過一群烏合之眾。雖有兵力、武器和甲冑上的優勢,但其將無略其兵無勇,何足懼哉?”
“反倒是盤踞在東海、琅琊一帶的泰山六將,麾下兵馬精銳善戰,還需士元和元直善加謀劃,方可助將軍安然北上。”
聞言,龐統和徐庶皆是一凜。
諸葛亮並非胡言。
王忠不是善戰名將,麾下兵馬只是曹操放在昌慮提防泰山六將反叛的。
利用昌慮的地利,王忠守城有餘。
離開昌慮沒了地利,王忠攻取不足。
而臧霸、昌豨等人自黃巾亂起時就橫行青徐了,十餘年的大浪淘沙,即便是個笨賊也會變成精英賊。
“此間有我和元直,孔明大可放心。”
“孔明,萬望珍重!”
二人拱手,不再相勸,眼神亦變得堅毅。
以劉備目前的微末勢力,是沒資格事事順心意的。
想在夾縫中存活且成長,就得比常人更拼命。
膽大的才有得吃,膽小的只能餓死,這才是現實。
北伐期間,諸葛亮鞠躬盡瘁,事必躬親,不是諸葛亮貪權專權而是蜀漢人才凋零,難有良才為用。
而如今。
有龐統和徐庶在,諸葛亮不用事事都攬在肩頭。
諸葛亮不由開懷大笑:“有士元和元直在,亮無憂矣!”
兵貴神速。
當日傍晚,諸葛亮就帶上關羽、夏侯博,並白毦兵二百、青壯三百以及大量旌旗前往小沛。
不避艱險如斯,令人驚歎敬佩!
後世有稱:
遍觀中華五千年之春秋,可稱千古完臣者,非諸葛丞相莫屬。
其以一人之力柱一國之社稷,以一州之力抗十四州之虎狼,稱權而不欺上,善攻而不亂武。
舍性命於國事,立基業於亂世。
論智、勇、賢、忠一體,千古無二,無出其右。
可見一斑。
下邳城頭,斜陽西斜。
劉備舉目眺望小沛方向。
雖然諸葛亮等人早已走遠看不清,但在劉備眼中:
諸葛亮的挺拔英姿,始終不改!
直到斜陽徹底西垂,劉備這才徐徐轉身,號令眾人。
“諸君,隨我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