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來匡琦,我有一要事相勸。”
“我知元龍好生食腥物,常以生魚膾為河海美味。”
“然而腥物中多有蟲卵藏於其中,若是生食,蟲卵久必成內疽。”
“我又聽吳普說,元龍數月前就因生食腥物而患病,胃中有蟲數升,險成內疽。”
“元龍萬不可自恃壯年體健、不肯忌口,再令舊疾復發啊。”
劉備語氣真摯,眼神中亦有擔憂。
人生在世,知己難逢。
陳登與劉備年齡相仿、秉性相似,文武膽志非常人能比。
不能與陳登共事於河北就已經讓劉備深感遺憾了,劉備委實不願在未來某一天聽到陳登因病而逝的噩耗。
見陳登面有驚訝,諸葛亮又補充了一句:
“將軍本要北上,忽聽聞陳太守曾因生食腥物而患病,憂心不已。亮勸將軍寫信相勸,將軍恐生意外,決意親至。”
諸葛亮是會說話的。
直接將劉備憂心陳登表現得淋漓盡致。
【玄德公竟為我考慮如斯!】
當得知劉備為勸自己戒掉生食腥物的習慣而專程親至,陳登的內心只剩下感動。
若不是家族重擔在肩頭,陳登真想辭掉廣陵太守一職,跟著劉備北上。
“玄德公的心意,我銘記在心。”
“自今日起,我不會再生食腥物。”
陳登面容一肅,語氣堅定。
“有元龍此話,我就放心了。”
劉備長長的呼了一口氣。
陳登一向重諾,既然許諾了,就定不會違諾。
見到了想見的人,聽到了想聽的承諾,劉備遂又起身向陳登作別:
“我本欲與元龍把酒言歡,然而下邳尚有數萬人身家性命皆繫於我一身,我不可因私事而耽誤了眾人北上。”
“來日我若能在河北立下基業,定會再來廣陵,與元龍不醉不歸!”
雖然很是不捨,但陳登也明白劉備現如今的處境不適合把酒言歡。
可讓劉備空手而歸,陳登又自覺失禮。
念及此。
陳登又道:“玄德公要回涿郡教學,豈能無書?我在下邳城的府邸中,存有藏書千卷,既有五經傳疏,又有諸子百家論著,玄德公可盡取。”
五經傳疏即註解過的《詩》《書》《禮》《易》《春秋》。
諸子百家論著包括法家刑名法術、道家黃老之學、兵甲戰略兵法、縱橫家外交策論、史家人物列傳、陰陽家讖緯術數、醫家醫理典籍、農家農事曆法等等。
漢代經學傳承多限於師徒私授且依賴於手工抄寫,往往是有錢都買不到。
名滿天下的大儒蔡邕,藏書也才萬卷。
陳登一出手就是千卷藏書,足見禮厚。
而能被陳登珍藏的千卷藏書,其價值絕不會低於萬兩黃金。
價值太大,饒是劉備也驚得不淺:“我豈能貪圖元龍藏書?”
見狀。
陳登笑道:“《孟》曰: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