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車胄死了,輿情火了。
數萬人齊聚下邳,皆欲追隨劉備左右。
正是劉備北上的大好良機。
這個時間點,劉備其實是不適合前往匡琦的。
假使往返期間突發變故,會給劉備的北上增加不可預知的風險。
然而。
看著劉備那堅毅的眼神,諸葛亮又很清楚:匡琦,劉備是非去不可!
念及此。
諸葛亮沒有勸阻,反而自請相隨:“亮當與將軍,同往匡琦。”
劉備一愣:“軍師也要同往?”
諸葛亮點頭:“陳元龍乃當世俊傑,亮仰慕已久。”
劉備遲疑:“可我若與軍師都離開了,下邳諸事,誰來主持?”
決定親自前往匡琦見陳登,劉備是自恃有諸葛亮在下邳統籌大局,即便暫離幾日也無大恙。
可現在諸葛亮也請命同往,劉備就不得不權衡利弊了。
親往匡琦見陳登很重要,
帶親朋臣屬安然北上同樣很重要。
一時間。
劉備陷入了糾結。
“無妨。”
諸葛亮給了劉備一個“大可放心”的眼神。
“亮與將軍雖然離開了,但下邳尚有士元、元直、憲和、公祐、子仲等人謀劃,且有關司馬和張主簿掌兵,別駕曹宣等人相助。”
“短時間內,不會有大恙。”
“為護將軍安全,可再讓漢升同行。”
黃忠現在是客將,沒有直接參與掌兵,崗位排程上比關羽和張飛更為靈活。
假使沒有黃忠在,劉備若要親自前往匡琦,關羽和張飛得二選一護衛劉備。
見諸葛亮將諸事安排得明明白白,劉備心頭的糾結也隨之消散。
聞言。
劉備不再遲疑,道:“既如此,軍師可與我同往。”
為了節省時間。
劉備當即召集了諸葛亮、龐統、徐庶、簡雍、孫乾、糜竺兄弟、關羽、張飛、曹宣等人,將北上諸事安排妥當。
當日下午。
劉備就帶上諸葛亮、黃忠以及白毦兵十餘人,乘船南下直抵匡琦。
得知劉備親至。
正在匡琦督促官吏士民進行戰後安置的陳登,又驚又喜。
無顏見劉備的沮喪在得知劉備到來後瞬間被陳登丟到了邗溝中,陳登更是驅船入河,出城十里相迎。
“玄德公!”
“元龍!”
故人相見,一聲呼喚後,兩人各自立於船頭,竟然都無語凝噎。
直到許久後。
劉備才在諸葛亮的“咳嗽”示意下反應過來,忙招呼陳登一同靠岸,於岸邊支起篝火,一面溫酒烤肉,一面敘說舊事。
酒香和肉香,在篝火中撲鼻而來。
敘說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